..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你不實踐行禅,那你將無法受益,我也無法受益,而且所有有情衆生也都將無法受益。
當你放慢腳步來行走時,起先你可能會感到不太平衡,像個嬰兒初初學步一般。但要跟隨你的呼吸,正念覺知地踩下你的腳步,那麼你將很快找到平衡感。注意觀察牛或老虎緩步行走的狀態,牛踩著非常幹淨利落且尊嚴的步子,而老虎是溫和且優雅地移動著。如果能有規律地來練習行禅,你將發現你的步伐也會變得幹淨利落、穩重且優雅!
這樣行走將使所有衆生都平和
在大清早或深夜時,戶外的空氣顯得格外清爽與潔淨。沒有比清淨的空氣更能滋養生命的能源了!當你行禅時,你將可吸入這份能源,並且使你的身心感到更爲強壯。如果能經常性地行禅,則你的生命將逐漸的轉化。你的動作會變得更爲輕巧敏捷而不拖泥帶水,並對你當下在進行的事情更爲清楚覺知。在人際關系及下決策方面,由于有更好的洞察力及更大的悲心,你將發現自己更爲沈著堅定。所有衆生--不論遠近、大小,也不論從日月星辰到枝葉蟲蛹,都將因你覺知的腳步而變得平和。
真愛來自你的正知正見
在結束之前,我要吐露一些我心裏由衷的想法。我說過在這娑婆世界具足了淨土上所有的奇奧嚴妙。現在我則必須告訴你,這個娑婆世界其實是比淨土還好的,因爲這兒有苦的存在。如果我躊躇于進入淨土,其不僅因那兒沒有楊桃樹及檸檬樹,更因彼處沒有任何的苦,佛陀第一個覺察澈見的就是苦的存在。如果你無法認知四聖谛中第一谛的苦谛,那麼你是無法真正成爲一位佛教徒的。對苦的覺知會産生慈悲,而慈悲正是修道的願力。如果你不能看清這事實,不能了解這事實,那麼你的愛還不是真愛,其可能只是一時的激情、興奮或欲望罷了!
在我去協助那些海上難民之後,我再度回到歐洲,那時我感到西方式的生命並不是生命,我對其感到陌生。看完那麼多受苦受難而能在海上存活的難民之後,我飛抵在巴黎的機場,並開車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經過裝飾著五彩霓虹的城市與超級市場。這場景就好像走在夢幻之中。這世間的境遇爲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這兒的人們正在霓虹燈下飲酒尋歡,而那些在海上的人們卻被殺、掠、淫、迫著。在真正覺知苦之後,我再次摒棄膚淺的生存方式。
在佛土上,雖然阿彌陀佛和所有諸菩薩恒常地向我們提醒著四聖谛與八正道,然而佛法的字句又怎能取代這直接來自對苦的體受呢?在越戰期間,西方人能在電視熒幕上看到戰爭的景象,但我疑惑他們又能從其中真正了解多少呢?我同樣也看到這些畫面,我並不認爲這些畫面能真正傳遞其間真正的苦痛。
不要忽視了你法藏的另一半
我想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好的訓練場。大乘佛教的師父常常用良善與美妙來描述佛法的寶藏。當他們說:“翠竹黃花無非妙道,白雲明月即是真理”時,在我們本具的特質中,其實有一半是被隱蔽的。我們本具特質的真面目,同時也包含貪、嗔、癡的泥沼與汙水的!真理同時也是人們加諸于彼此的苦痛與傷害。在淨土中,天鳥的歌聲會演化成法音;而在這世間也是相同的,鳥的歌聲一樣能宣露出我們本具的特質。
有位老法師曾說過:“無始以來,有情衆生是不生不滅的”,他還作一詩偈來證:“春來之時,千花競放,黃金鳥在綠柳間吟誦”,對我們而言,鳥兒的歌聲代表著喜悅、美好及清淨,並喚起我們生命中的活力與愛。但當我們再深觀一些,我們將會了解鳥兒的歌聲中同時也承載著苦痛的軌迹。有一天當我在林中靜坐時,因聽到一只鳥的叫聲,突然間驚嚇了一跳,我清楚地看到隱藏在樹葉下或樹洞中的昆蟲也正和我一般地受到驚嚇。鳥叫聲會震懾這些昆蟲,正如你們聽到老虎的咆嘯而感到害怕一樣,也會引生恐怖與苦痛啊!
選擇菩薩當你同行的伴侶
踐行行禅將開啓你對于這宇宙間的奧妙之視野。可以轉娑婆爲淨土,擺脫憂傷煩慮,而帶來心的平和。當然行禅也會幫助我們看到、覺知到苦痛與煩悶的存在。當我們能了了分明時,我們便能看清生命中所發生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經常告訴禅修的學生說:“如果不能看清在你眼前及周遭所發生的事物,你又如何能了解你的自性呢?要看見你的自性並非以閉起的眼睛來達到的,相反的,你必須張大你的雙眼,清明覺醒于這世上的真實狀況,這樣才能完全洞見你的圓滿本具的法藏及法身,並將了解如*、饑餓及對財富名利的追求等都你與你的自性不相離的。”
穿越帶有稻香的稻田小徑、沿途有竹蔭夾道的泥路、被暗灰幹燥的落葉覆蓋公園……,這些都是可供你行禅的路徑,請好好享受其中。他們不會使你忘失正念,反倒會帶給你看清世間實相所必須的正念覺知。不論是小徑或是大道,這世上的每一條路都是行禅的路徑!即使是在貝魯特(Beirut)的偏僻的小巷或在越南的公路,尚存有等待挖掘的地雷且可能取走孩童與農夫性命的道路。只要你是清楚覺醒的,你將不會躊躇于走入這些道路。
你將還會有苦,但你的苦痛並非來自于你自己的憂悲恐懼,而是源于你對有情衆生的慈悲,因爲你已是具有覺悟的有情。亦即菩薩的悲心了!
如此一來,這一路上你所具發的慈悲心將形成無數無量勇猛無畏的菩薩。
《行禅指南(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