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麼辦
慈容法師
一元複始,回顧過往一年中亂象頻起,大家不兔憂心仲仲,許多人不禁問「我們該怎麼辦
」乍聞斯語,雖帶有茫然落寞的意味,然不霄爲自覺自悟開端,在此我謹提出四點意見供各位參考:
一、從複雜中求取單純——在工商時代的激烈競爭之下,人際之間爾虞我詐,關系複雜,不知與誰相交已成爲時人共同的慨歎;由于長久以來的濫用資源,地球開始反撲;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物我之間的關系因而日趨微妙,人類進退微谷,不知如何是好;影響人類生存空間的生態汙染已然嚴重,而劣勢日益擴大,如密網一樣繁複,直接影響百姓禍福的政治汙染更是叫人不知何去何從。一些人悲觀地說:「這些都是世界末日將要來臨的迹象!」但佛教認爲世事無常,再惡劣的時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重新改造。面對複雜的人生,我們若能回歸單純,必能重拾昔日的和諧。如何求取單純呢?筆者認爲:
1.持戒能得到單純:佛教中的五戒十善、八關齋戒,不但能夠規範我們的身心,更可以簡化我們的生活。
2.惜福能得到單純:不知感恩的人總是用盡機巧行事,結果許多的福報都在無形中漏失殆盡。要過單純美滿的生活,必得從感恩惜褔做起,不但要愛護金錢、物質,更要珍惜感情、緣分。
3.直心能得到單純:如赤子一般的直心真意是六度萬行的根本。星雲大師以「信仰第一」的單純心念支持陳履安先生,獲得大衆的一致喝采,可見直心才是人心所向。
4.正念能得到單純:慧嵬法師由于心念正直,再可怕的鬼怪都無法動搖他的心志;道樹禅師因爲知見確實,再厲害的法術也對他莫可奈何。同樣地,只要擁有正念、正定、正知、正見,再複雜的世間,我們也能執簡禦繁,突破萬難。
二、從變化中求歐認同——兩岸關系從明朗樂觀到扡格難行;修憲過程從責任內閣的趨勢到總統權利的擴大;外交策略從重本務實到位階判立;社會現況從新人類的出現演變爲新新人類的當道。世事變化之急速,頗有令人措手不及之感。于此,我們不但必需認定自己的目標,才不致于隨波逐流,無所適從,更應該認同現實的環境,才能因勢利導,伺機待發,如何認同呢
筆者認爲:
1.歡喜能得到認同:本著「皆大歡喜」的目標,瞻前顧後,照顧全部,必能得到大衆的認同。
2.融和能得到認同:觀世音菩薩以叁十二應化身度脫有情,地藏王菩薩不惜與地獄衆生爲伍以爲拔濟。唯有水乳交融,和合相處,才能同事攝受,施展抱負。
3.忍耐能得到認同:世間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刀槍炮彈,而是容忍耐煩。故副總統陳誠先生曾說:「爲做事,必需委屈;爲求全,何妨忍耐。」能屈就忍自能成就大業。
4慈悲能得到認同:禀持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認同環境,隨順機緣,爲他人設想周到,才能改善社會,褔利大衆。
叁、從多元中求取統一——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由多民族彙合而成,世界上先進民主而成;世界先進民主的國家都是采取多黨政治;便利的交通泯除地域的差異,使得各國文化多向交流,彼此影響;進步的科技反戰出多種替代品,例如:通訊器材從電話、大哥大、二哥到小哥大;食物形態從燒餅、米飯、面包到漢堡;建築式樣從中式、日式、美式到歐式;視聽娛樂從收音機、電視機、錄音機到光盤及......讓人目不暇給,不知所取;而人們意見的分歧、觀念的差異更是紛雲擾攘,叫人莫衷一是。多元化雖然帶來生氣,卻也形成無邊的爭端,抵消了社會進步的成就,誠爲可惜!于今之計,我們惟有從多元中求取統一,才得以在和諧中創造幸福。如何求取統一呢,筆者認爲:
1.溝通能得到統一:隨著民主意識的發展,專製獨裁的思想已爲人垂棄在自由爲尚的社會裏,多多開會溝通,努力與人協調,才能統一步伐,集中力量。
2.團結能得到統一:國家社會是大家所共有,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國富民強,然而團結不是一味地強求對方和我合作,必須彼此都擁有誠意,才能共建美好的家園。
3.建設能得到統一:過去的十大建設,凝聚朝野的力量,成爲美談。如今,我們不但需要以物質的建設來達成共識,最重要的,我們還應該加強精神建設來喚起國人的覺醒。
4.包容能得到統一:五指有長有短,能力有高有低。世間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情,惟有包容異己,異中求同,才能得到實質的統一。
四、從混亂中求取安定——去年一年中,我們可說飽受混亂的恐懼,你看!夫妻、親子之間意見不同,導致家庭悲劇叢生;師生、學生之間立場不一,造成校園風波頻起;貪汙、舞弊、賄選、黑金,正加速腐蝕數十年來辛苦經營的政治基礎;資金外移、景氣低迷、股市重挫、金融風暴等經濟亂象,足以讓人心驚膽跳;勞資雙方的沖突、毒品色情的泛濫、黑道槍枝的滲透、犯罪案件的激增,使百姓生活在治安惡化的陰影中;而全球各地也充滿著劍拔弩張的氣氛,波斯尼亞、朝鮮半島、南沙群島、乃至臺海兩岸,似乎隨時都有引爆沖突的可能。面對眼前的混亂,求取安定可說是世人一致的願望。如何求取安定呢
筆者認爲:
1.守法能得到安定:法治是國家富強安樂的基礎,我們惟有廢除特權,同遵法規,才能共享幸福的生活。
2.尊重能得到安定:古德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說:「敬人者,人恒敬之。」彼此敬重,守望相助,大家才能共享安樂的生活。
3.平等能得到安定:所謂「不平則鳴」,亂源大多起因于不平,然而現象界的平等很難達成,我們惟有掌握「佛性平等」的真谛,以平等的態度來看待一切衆生,並且爲大衆創造平等的機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
4.無我能得到安定:推向九一切爭端的本質,皆由「我執」而來,若能以無爲有、以衆爲我,互相謙讓,同心協力,必能得到安定。
佛教認爲「萬法唯心造」,一切亂象無非也是人心顛倒妄想所致,然而壓抑排拒只會造成日後更強大的反彈,惟有采取疏解溝通的方式,才是正本清源的良方。「我們該怎麼辦
」在迎向新年度的開始,願以單純、認同、統一、安定,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