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奉如來戒 住持法王城--乞請受戒的辦法
性妙
一、爲什麼要乞受叁壇具戒?
“戒是無上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出家人不求人天福報,要追求的就是涅槃寂靜的根本解脫和續佛慧命住持叁寶。因此每個出家人乞受叁壇戒法,是今生修行中的最重要的裏程碑,也是趨向自在涅槃寶城的重要一步。受戒是爲了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品行道德,以達到防非止惡,見性成佛的目的。
二、怎樣才能受戒?
受戒是非常嚴肅、非常認真的大事。在律藏中世尊有著鄭重的、嚴格的諄諄教誡外,隨著社會的變化,我們不僅要繼承傳統的東西,也該適應現實生活的要求,所以現在求戒的沙彌(尼)還必須達到下面的要求才有資格向傳戒寺院報名乞求受戒:(一)必須是信仰純正的沙彌(尼),要愛國守法(沒有任何法律糾紛)。(二)六根具足,身體健康(包括無生理缺陷)。(叁)年齡須在20至59歲之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剃度後在寺院修學達一年以上(尼二年以上)。(四)必須持有有效身份證、度牒和當地佛教協會及所在寺院的證明信。(五)能夠背誦《朝暮課誦》、《沙彌十戒》和《毗尼日用》。(六)跨省求戒,必須有常住寺院所在地省佛教協會、縣市宗教部門及常住寺院開具的證明。(七)香港、澳門、臺灣及境外求戒者,還須攜帶有效證件,以及所在地有關團體、寺院的介紹信,由傳戒寺院經省佛教協會商得省級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同意,報中國佛教協會備案後,傳戒寺院接受報名。
報名後,在登壇正式秉受戒法之前,除要師從十位引禮大德學習日常行止攝持威儀的規矩外,還要在阿闍黎前懇切至誠,按照戒律的要求進行遮難的問答,通過之後的沙彌(尼),方可最後登壇圓受具戒。這些都是祖製佛規,不可有絲毫偏廢和半點的馬虎,其具體的內容在此暫不贅述。
“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受戒就要學戒、持戒,《十誦律》雲:“佛製比丘,五夏以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可學經論”。受戒的目的重在持戒,持戒就是要消除生死舊業,長養法身慧命,“戒爲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持戒就是要加強對自己行爲的自我約束力,應當是積極的,自我的行持,而不是去做別人的監護人或警察。別人的善行是我們的“老師和尊長”,別人的錯誤是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觀回照,對他人善意的勸告就是依戒如法的羯磨,切不可因他人的過失而助長了自己的貢高心、驕慢心,更不能四處張揚幸災樂禍。持戒就是要使自己輕安、僧團清淨,持戒就是要令佛法久住饒益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