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之中泾渭分明
覺禅
甯靜之水自然映顯萬物,水動則物相全消;
甯靜之心自然平息煩惱,心動則煩惱複萌。
初習禅定,愈想入靜,愈難入靜——雜念紛纭,浮想聯翩,反而生出諸多煩惱。
然而,想入靜之“想”當時在哪裏?比如,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當然不見飛塵。當一束陽光射進窗來,頓見光束之中飛塵無數,當下心中必猛然警惕。這警惕一念即是“覺”,繼“覺”而行“正思惟”便是“悟”。
覺是明察;悟是明理。
倘若因睹飛塵之多而生疑惑想,怖畏想,隨即煩惱徒增,更難入靜。
暗室喻無明,陽光喻智慧,飛塵喻雜念。
明察飛塵之多,看似壞事,實爲好事,是你覺的開始;悟究其理看似難事,實爲易事,于禅定中即能體驗。
煩惱人人都有,飛塵室室不空;
覺悟者心明室淨,執迷者神昏室暗。
覺與不覺,禅定之中泾渭分明!
禅刊 1998年度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