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四川省政協委員。
爲了弘揚佛法,廣度衆生,隆蓮法師提出了簡化修行的主張。她認爲,在社會高速運行的今天,廣大信衆的修行,應依簡化的法門。禅宗的行坐住臥,修行簡捷明了自不待言;淨土宗“縱然忙似箭,不廢阿彌陀”,也是簡化;律宗的“善觀叁業”,密宗的總持,都可以融彙在一起。如此,就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事務中,不舍一法,自在解脫。
1990年9月11日,峨眉山金頂華藏寺隆重舉行重建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法會。隆蓮法師應邀出席,並代表因病住院的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致賀詞。又作《峨眉山華藏寺重建志慶》七律一首,詩雲:
“西南一桂峙神州,蒼翠浮空靜不流。
雙展黛痕天地秀,半輪玉魄古今秋。
至人大願恒無盡,遊子歸心志必酬。
華藏莊嚴恢淨土,天龍萬祀護金瓯。”
從1981年到1999年的十八年中,隆蓮法師接待了尼泊爾、日本、斯裏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泰國、朝鮮、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孟加拉國、韓國、柬埔寨、越南、老撾、不丹等二十余個國家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佛教界來訪人士。客人們對她在佛學、修持和比丘尼曆史研究方面所具有的高深造 詣,極爲歎服!對她爲增進中外佛教界的了解和友誼所表現出的熱忱,甚爲感激!比丘尼的始祖國斯裏蘭卡的佛教界人士,還禮請她爲該國的比丘尼授戒。
1993年6月13日下午,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齊雲塔院-中國第一座比丘尼道場鍾鼓齊鳴,衆誦佛號,四百多名沙彌尼、比丘尼以最隆重的禮節,迎接遠道而來參加白馬寺建寺一千九百二十五周年紀念活動並擔任白馬寺傳授二部僧戒尼和尚的隆蓮法師。她們匍伏在法師腳下,頂禮膜拜,虔敬備至。法師在接見記者時發表談話,她說:“佛門文化博大精深,要培養一代受過高等教育的僧尼,不僅要辦大型佛學院,各個寺廟也要千百計辦學,使出家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千百年來,佛教在中國人民中紮下了很深的根。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體現著佛教積極向上的精神。一般人認爲:法是有階梯的。這是一種誤解。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一些在家人認爲出家是爲了逃避現實,這也不是佛子出家的本意。”“物質文明,利用厚土,誠爲社會發展之基礎。倘若無精神文明帥之,物質文明可反爲禍源。”
從容的談吐,每捷的思維,令人肅然起敬!
四個月後的10月20日,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代表會上,隆蓮法師繼續當選爲副會長,並擔任佛教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一副主任。
隆蓮法師發表的佛學文章甚多,除前已述外,尚有:《叁皈依觀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講義》、《能海法師弘法業績述略》、《能海法師年譜》、《佛教道德觀》等等。譯著有:《比丘尼二部僧戒羯磨》(漢譯英)、《空行母儀軌》(藏譯漢)、《綠度母四曼荼儀軌》(藏譯漢)、《毗盧儀軌手印》(藏譯漢)。法師著有《隆蓮詩詞存稿》(未刊稿),所收近千首詩詞,功力深厚,脍炙人口。其藝術感染力之強,令讀者久久不能忘懷。如她二十五歲時所作《甲戌春題烏尤寺》七絕一首:
“江上林巒畫不如,春風閑品美人圖。
九嶷自是無膏沐,明鏡煙鬟讓彼姝。”
婉約清麗,一唱叁歎,天然入妙,不可湊泊。
又如1955年第二次遊峨眉山所作五律一首:
“笑展兩眉彎,山林喜我還。樓臺新歲月,祖國好河山。
日薄峰巒近,秋清棟宇閑。何當逢白象,載我踖雲煙。”
再如六十年代初期所作《成都昭覺寺》五律二首:
“元戎藏豹略,帷幄此棲遲。未覺英風遠,長留去後思。
人天瞻筆陣,山鬼避光輝。應化厚無盡,慈雲水護持。”
法師自注:朱德總司令解放前曾避地照覺寺,傳嘗爲觀音閣題額,文曰:“應現人天。”
“常啼流血地,千古衆香城。難化長弘碧,如聞杜宇聲。
心長七年短,恩重一身輕。日暮春風裏,黃塵撲面生。”
法師自注:《大般若經》雲:常啼菩薩在衆香城鹄立七年候昙無竭菩薩說法,刺身血灑地。西藏信徒謂衆香城即成都,灑血處即昭覺寺,故其土紅色。”
再如1980年12月所作《赴京道中》七絕二首:
“又上征輪出劍門,十年風雨定驚魂。
喜看慧日披雲出,萬嶺千峰禮世尊。
千古高風兩智炫,蜀人爲法好周旋。
宗門有幸開新運,我亦來看雨後天。”
再如1985年12月所作《新都寶光寺傳戒法會圓滿紀盛》七律一道:
“一會靈山尚宛然,紫霞佳氣出雲端。
千華佛子明心地,八部威靈護寶壇。
斷惑文殊揮智劍,度生彌勒泛慈船。
衣珠無價從今獲,水在澄潭月在天。”
現如1993年所作《未必五首,诃五欲也》: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阮囊何事堪羞澀,富有恒沙是佛陀。
未必芳菲始是春,枯槎老幹見精神。
近來學得平心法,羅刹當前化美人。
未必名高位便增,泥中曳尾羨莊生。
青山斷發成長往,不識人間有轉輪。
未必肥甘便永年,飯蔬飲水樂吾天。
道人自有長生訣,物與民胞即是仙。
未必清閑便是仙,金仙原是火中蓮。
驕陽當午池塘靜,映日荷花別樣鮮。”
這五首詩深爲趙樸老稱贊,他親筆抄錄此詩,發表在《佛教文化》雜志上。
隆蓮法師的書法清秀娟麗,韻味隽永,自成一格,川中諸刹及名勝之地多有收藏镌刻,被列爲國家文物。
禅刊 2000年度第五期
《當今中國第一尼——隆蓮法師(李豫川)》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