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当今中国第一尼——隆莲法师(李豫川)▪P3

  ..续本文上一页四川省政协委员。

  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隆莲法师提出了简化修行的主张。她认为,在社会高速运行的今天,广大信众的修行,应依简化的法门。禅宗的行坐住卧,修行简捷明了自不待言;净土宗“纵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也是简化;律宗的“善观三业”,密宗的总持,都可以融汇在一起。如此,就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事务中,不舍一法,自在解脱。

  1990年9月11日,峨眉山金顶华藏寺隆重举行重建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隆莲法师应邀出席,并代表因病住院的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致贺词。又作《峨眉山华藏寺重建志庆》七律一首,诗云:

  “西南一桂峙神州,苍翠浮空静不流。

  双展黛痕天地秀,半轮玉魄古今秋。

  至人大愿恒无尽,游子归心志必酬。

  华藏庄严恢净土,天龙万祀护金瓯。”

  从1981年到1999年的十八年中,隆莲法师接待了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朝鲜、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孟加拉国、韩国、柬埔寨、越南、老挝、不丹等二十余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佛教界来访人士。客人们对她在佛学、修持和比丘尼历史研究方面所具有的高深造 诣,极为叹服!对她为增进中外佛教界的了解和友谊所表现出的热忱,甚为感激!比丘尼的始祖国斯里兰卡的佛教界人士,还礼请她为该国的比丘尼授戒。

  1993年6月13日下午,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齐云塔院-中国第一座比丘尼道场钟鼓齐鸣,众诵佛号,四百多名沙弥尼、比丘尼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远道而来参加白马寺建寺一千九百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并担任白马寺传授二部僧戒尼和尚的隆莲法师。她们匍伏在法师脚下,顶礼膜拜,虔敬备至。法师在接见记者时发表谈话,她说:“佛门文化博大精深,要培养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僧尼,不仅要办大型佛学院,各个寺庙也要千百计办学,使出家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千百年来,佛教在中国人民中扎下了很深的根。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体现着佛教积极向上的精神。一般人认为:法是有阶梯的。这是一种误解。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一些在家人认为出家是为了逃避现实,这也不是佛子出家的本意。”“物质文明,利用厚土,诚为社会发展之基础。倘若无精神文明帅之,物质文明可反为祸源。”

  从容的谈吐,每捷的思维,令人肃然起敬!

  四个月后的10月20日,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隆莲法师继续当选为副会长,并担任佛教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隆莲法师发表的佛学文章甚多,除前已述外,尚有:《三皈依观初修略法》、《四分比丘尼戒本讲义》、《能海法师弘法业绩述略》、《能海法师年谱》、《佛教道德观》等等。译著有:《比丘尼二部僧戒羯磨》(汉译英)、《空行母仪轨》(藏译汉)、《绿度母四曼荼仪轨》(藏译汉)、《毗卢仪轨手印》(藏译汉)。法师著有《隆莲诗词存稿》(未刊稿),所收近千首诗词,功力深厚,脍炙人口。其艺术感染力之强,令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如她二十五岁时所作《甲戌春题乌尤寺》七绝一首:

  “江上林峦画不如,春风闲品美人图。

  九嶷自是无膏沐,明镜烟鬟让彼姝。”

  婉约清丽,一唱三叹,天然入妙,不可凑泊。

  又如1955年第二次游峨眉山所作五律一首:

  “笑展两眉弯,山林喜我还。楼台新岁月,祖国好河山。

  日薄峰峦近,秋清栋宇闲。何当逢白象,载我踖云烟。”

  再如六十年代初期所作《成都昭觉寺》五律二首:

  “元戎藏豹略,帷幄此栖迟。未觉英风远,长留去后思。

  人天瞻笔阵,山鬼避光辉。应化厚无尽,慈云水护持。”

  法师自注:朱德总司令解放前曾避地照觉寺,传尝为观音阁题额,文曰:“应现人天。”

  “常啼流血地,千古众香城。难化长弘碧,如闻杜宇声。

  心长七年短,恩重一身轻。日暮春风里,黄尘扑面生。”

  法师自注:《大般若经》云:常啼菩萨在众香城鹄立七年候昙无竭菩萨说法,刺身血洒地。西藏信徒谓众香城即成都,洒血处即昭觉寺,故其土红色。”

  再如1980年12月所作《赴京道中》七绝二首:

  “又上征轮出剑门,十年风雨定惊魂。

  喜看慧日披云出,万岭千峰礼世尊。

  千古高风两智炫,蜀人为法好周旋。

  宗门有幸开新运,我亦来看雨后天。”

  再如1985年12月所作《新都宝光寺传戒法会圆满纪盛》七律一道:

  “一会灵山尚宛然,紫霞佳气出云端。

  千华佛子明心地,八部威灵护宝坛。

  断惑文殊挥智剑,度生弥勒泛慈船。

  衣珠无价从今获,水在澄潭月在天。”

  现如1993年所作《未必五首,诃五欲也》: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阮囊何事堪羞涩,富有恒沙是佛陀。

  未必芳菲始是春,枯槎老干见精神。

  近来学得平心法,罗刹当前化美人。

  未必名高位便增,泥中曳尾羡庄生。

  青山断发成长往,不识人间有转轮。

  未必肥甘便永年,饭蔬饮水乐吾天。

  道人自有长生诀,物与民胞即是仙。

  未必清闲便是仙,金仙原是火中莲。

  骄阳当午池塘静,映日荷花别样鲜。”

  这五首诗深为赵朴老称赞,他亲笔抄录此诗,发表在《佛教文化》杂志上。

  隆莲法师的书法清秀娟丽,韵味隽永,自成一格,川中诸刹及名胜之地多有收藏镌刻,被列为国家文物。

  禅刊 2000年度第五期

  

《当今中国第一尼——隆莲法师(李豫川)》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投子义青(心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