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教信仰自由的二叁事

  宗教信仰自由的二叁事

  明真法師

  近日回湘,間與新知舊友聚晤,在談話中涉及宗教信仰自由的二叁事,極感人,因錄出以飨同道。

  雙峰縣馬段華林寺循規,人極誠厚,與群衆關系很好。解放後,年老多病,政府時加照顧。1956年冬,當地農業社把他列入五保戶。黨支書交代群衆盡可能的照顧他,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1956年11月他臨死的時候,要求給建造一個塔,黨支書答應了。他死後,動員十多個人花了幾千塊磚,替他砌了一個塔。因爲他和群衆的關系好,除僧衆外,還有好多群衆替他送殡的。

  來陽縣城關鎮同德善堂常儀,熱愛勞動,熱愛社會主義,只要對人民有利益的事,他都肯幹,舍得幹。在1958年京廣鐵路改建鋪爲雙軌的時候,穿過湖南這一段的鐵路,也要改建鋪爲雙軌,他和湖南勞動人民一樣,歡喜欲狂,要求參加修路。當地居民就舉他做修路連的連長。在修路的時候,大家還是照顧他的“素食”習慣,對他很好。他每晚履行宗教生活時,大家也很尊重,相戒絕不打擾他。在打“牙祭”的時候,群衆還說: “我們連長不吃肉,我們都跟著他吃素吧。”

  衡南縣岐山仁瑞寺,是明代創建的一個道場。清末中興恒志禅師,是一位禅宗大德,也是一位勞動苦行僧,率領寺衆墾荒植林,做出很大的成績。現在環寺叁四裏,都是綠壓壓的竹樹。楠竹粗大的截斷可能做小水桶。解放後,由于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執行,對寺內佛像、藏經、法器、文物等都保護得很好。寺僧叁十余人,利用士地的優越條件,種植生姜、百合、白薯等經濟作物,收入比附近的一般農民還要高,因此他們生活也很好。現在寺內裝有電話,有事可以直接同公社、縣委聯系。縣委特別重視環寺的竹樹,曾召集附近生産隊、工廠、學校大會,對環寺竹樹,任何人都不得自由砍伐。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日于長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