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致虛雲老和尚函

  致虛雲老和尚函

  明真法師

  (上)

  慈悲的導師:

  您老爲了爭取佛教的光明,祖國的團結,人類永久和平事業的實現,不惜以一百一十叁歲高齡的病後之身,莅臨京滬,隨機攝化,我們除了極度的崇敬、愉快與感奮外,總覺得您老太勞累了。

  滬上法會圓滿後,我們懇切地迎請您老回湘作一個適當時期的休養,不但我們便中得以禀承慈晖,藉慰孺慕;而且您老的健康,也是世界酷愛和平的良善人民所極度關懷的呀!我們代表叁湘的四衆弟子,向您老致以最高的敬禮。

  四衆弟子明真等頂禮

  一九五叁年元月六日

  (原載《獅子吼》一九九零年年第二十九卷第五期)

  (二)

  上虛下雲老和尚 绀目:

  奉讀十日惠複,欣慰無限,因利用今日星期,重邀四衆弟子莅寺、傳達老人意旨,衆謂老人過于謙抑,過于客氣,如言爲我輩請安,此實使我輩折福不小。

  老人要我等對老人作自家人看待,以老人德臘俱尊,海內無偶,卻言爲我等請安,是老人先已不將我等作自家人看待了。湘中四衆弟子,俱視老人爲師、爲父,決不敢將老人作外人看待;亦望老人視我等爲徒眷、爲子孫,亦不作外人看待。

  老人法會圓滿後回湘,湘中老祖道場,屈指難勝,何處適老人意,老人即可憩居何所,權以爲家,若必堅執要回廣東,視莅湘爲過路,爲挂單,是我等欲望老人作自家人,老人終不屑視我等作自家人也。

  老人今日已爲世界和平老人,爲海內四衆弟子敬信依戀之古佛,湘中四衆弟子,亦決不敢以老人爲私有。惟老人喜京,住京中;喜滬,住滬上;喜粵,無妨住粵;喜湘,無妨住湘。應以老人適意爲安,健康爲重;必視爲窟宅,湘爲客舍,京滬及其他爲旅泊,殊非海內四衆所望于老人者。因視老人爲師、爲父,不敢作外人,故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畏嫌,不避罪,信口開河,好也講,不好也講。老人得勿斥弟子輩過于頑劣乎

  

  老人誠我等不要客氣,弟子等認爲歡迎鋪張,無益浪費,是客氣;若請老人回湘,些許路費,亦要老人自備,雲水數千裏,舟車搖簸,無適當人護侍,亦漠不關心,此即有失誠敬,決非視老人爲師、爲父之理。老人可呵此爲客氣乎

  此事已另函真空禅人、劉約真老居士相機辦理。總之一切根據實際情況,我輩對老人決不敢有絲毫客氣,老人亦視我輩如徒眷,如子弟,而不忍以外人相看待也。

  會中比丘悟性、比丘尼明意、翊蓮、優婆夷吳海琴、湯佛定等共叁十有八人,推弟子肅函老人重申微誠。自慚筆劣,不能摹其情狀,姑拾古人語曰: “如饑思美食,如嬰思慈母,如久病思良醫,如大旱望雲霓,且聞長沙迎請老人者數矣,終以因緣未熟,未能果來。老人當悲憫衆心枯渴,而有以照潤之也。翹動東隅,依戀曷盡。

  敬頌

  化樂無量!

  私淑弟子 明真頂禮

  一九五叁年元月十八日夜

  (原載《獅子吼》一九九零年第二十九卷第五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