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我、身的區別與聯系

  人、我、身的區別與聯系

  明真法師

  現在東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爲人、以身爲我,這就勢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則究竟什麼是我?什麼是人?人與我的實質爲同?爲異?這還是今天東方人、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筆小小的糊塗賬。以身爲人、以身爲我,並不是現代人類的創造發明,而是遠古人類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陳陳相因,積非成是。這兩個觀點,在現代人類日常生活中,已成爲鋼鐵澆鑄、莫能搖撼的傳統習慣勢力了,成爲天經地義不可非議的“真理”了。人類需要有強大精神力量,需要有人的自我尊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以身爲人,以身爲我,人、我、身還混淆不清的舊思想,顯然與當前人類新時代存在著尖銳的矛盾。早在十多年前,我就發現人、我、身,名叁而實一的矛盾。就是說人、我、身名稱雖有叁個而實質卻只有一個,——這個實質究竟算是人呢?算是我呢?亦或算是身呢?我默默地想:人肯定是有精神的,但精神的實質是什麼?在哪裏?人能不能掌握自己的精神?怎樣才能掌握自己的精神?我是一個研究佛學的佛教徒,我認爲佛教所說的心、心所就是現在所說的精神,我應該以佛學作爲借鑒,下苦功夫研究人的精神,或許對人類能做出一點貢獻。因爲我對佛學的研究不深不透,對于人的精神的研究,始終停留在明滅不定浮光掠影上。我在研究精神的過程中,正苦于不能結合生活實際、徹見自家精神時,卻于無意中解決了“人、我、身名叁而實一的矛盾”。事情是這樣的:我在研究人的思想感情時,認爲人的思想感情是密藏在身內而又是與身外縱廣無邊無盡的世界相通達、相往來的。思想感情是屬于精神範疇的,是無形無相的,任何人都不能直接掏出以示人。但又是有力用的,人必須利用依附于身的語言和動作,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是我們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事實,每一個人或者一群人都是在當下可檢驗的。不借助于物質,精神就陷于癱瘓,物質不被精神發現加工製造,雖是金玉珠寶,亦將等于瓦礫。這就是精神與物質的關系。我從中也發現了人是密藏身內,而又與身外縱廣無邊的世界相通的。生活在新的時代,還繼續堅持“以身爲人”的舊思想、舊習慣,這是完全錯誤的。

  人,絕對不是指的具體的人,而只是一個概念,一個標志生物類別的概念,即人類。人是屬于人類的生物,比其它類別的生物具有極大的優越性。生活的事實也完全徹底證明:人類不但在大地上創建自己的社會,並且有智慧和力量把自己的社會不斷的推向前進。個人即使智慧賽諸葛,勇過張飛,亦是不能孤獨生存的。人必須靠人類始能生存,人亦是人類的一份力量。人與人類的關系,猶之樹與森林的關系。樹雖不是森林,然離樹則無森林;人雖不是人類,然離人則無人類。因而人是尊嚴的,能代表人類的,能與人類一道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做人須有人的規格,亦即通常所說的人格。不能代表人類,與人類一道推動自己的社會前進,也就喪失了做人的資格。人之所以爲人,是有他的特質的,這決不是我與身所得而有的。

  什麼是我?人類的一切人皆即是我。人是有身、有精神的,我亦是有身、有精神的。幾千年來基本上皆是身我不分,以身爲我。我身在社會中是由我家養大的,我身、我家是血肉相連、休戚與共的一個整體,遇事皆以我身、我家的利益出發,不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這是形成精神汙染、精神空虛的主要原因。我作了一點小小的調查研究:有許多人到理發館,不惜重金理時毛發型,頭發能有自我感覺嗎?能有審美觀念嗎?能有趕時毛的興趣嗎?——沒有,沒有,根本沒有。是誰在爲頭發裝扮呢?是我,是執身爲我的我。說明身與我是有區別的,執身爲我是完全錯誤的,況我不僅僅是身,還是名,名能流傳久遠,古今有智慧的人把理想信念、事業、文學技藝與名相聯系,而追求我的不朽,此人之異于牛羊犬豕也。人類的每一個我,都要依賴大自然才能生活,要依賴人類社會才能生活。人類的每一個我都是與大自然、社會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我們能說我只是一米七嗎?離了人類的一切人,我是不能生活的,因而一切人中的每一個我皆應關心一切人,愛護一切人,尊重一切人。這樣就形成了“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局面。這是我的特質,決非人與身所得而有的。

  生活的詭秘確有使人不易理解者。通過反複認真的對“身”觀察研究,我認爲身是活細胞組成的有機物質,是與精神互相滲透、分解不開的。人與我通體即是精神,是密藏身內而又能與身外縱廣無邊的世界相接觸的,于何證之?曰:(一)我們內心不動,口即不能講話;我們內心不動,腳即不能走路;我們內心不動,手即不能做事、寫文章。推而廣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學術思想、文學藝術、軍事、宗教等等,皆是人的內心觀察客觀形勢需要,而先從內心構思出來,後使用物質表示之。我們應當反複的檢查,看這種情況敘述的對不對?(二)絕大多數人的內在思想認識是能明辨是非、美醜、善惡的;內在的感情是厭惡假、醜、惡的,這就是人身之至寶。(叁)熱愛祖國,同情世界人民已成爲人類思想精神共同發展的趨勢。這是現代國與國、族與族之間的人民互相諒解、互相尊重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與進步一條重要渠道。沒有共同的美好的心靈,能夠做得到嗎?在現時的生活中,人類皆承認人是有思想認識、感情欲望、意志等等精神元素的。我亦是有這些精神元素的。絕未聞身是有這些精神元素的。試舉一小例以證明之:二人對話,實際是二身對話。古今中外絕無說“二身對話”,而必說“二人對話”者,爲什麼?人雖目不可見、手不可觸,而是有精神的,能驅使身講話的。身是物質,雖然能以目視、能以手觸,畢竟只是物質,是不能講話的。

  我是欣賞這篇不像佛學的佛學文章的。它有一點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但能不能符合生活的現實?我渴望聽到不同的意見。肯定地說沒有佛學的啓發和幫助,我是寫不出這篇文章的。對我啓發和幫助最大的就是“五蘊皆空”這一句簡單的佛語表達的人、我、世界、現象與本質的辯證統一,過去是真理,現在是真理,未來仍是真理。我爲了解決人、我、身混淆不清的問題,十幾年來一直在心裏琢磨,現在總算初步解決了。人也感到有些疲倦了,准備舒舒服服休息半年後再寫一篇“五蘊皆空”論。

  (原載《法音》一九八八年第八期)

✿ 继续阅读 ▪ 明真法師年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