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加行班小結 輪回過患叁▪P2

  ..續本文上一頁候,爲了造惡業——爲了殺生、爲了偷盜或者爲了做其他的壞事,那你起床這個行爲就是惡。如果起床是爲了學佛,爲了修行,爲了衆生,你起床的這個行爲就是善。你早晨一醒過來,就發一個好心、一個好願,這樣,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修行。

  洗臉刷牙的時候也是,你是爲了什麼洗臉刷牙的?爲了自己舒服一點,爲了自己漂亮一點,那就是貪心了,就是造業了。在我們的自性當中哪有幹不幹淨、好不好看的啊?沒有。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是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包括我們的臉和口也是,它本身就是不垢不淨的,本身就是不生不滅的。你認爲“我的臉不幹淨,我的口不清淨”,這本身就是你的煩惱,你的習氣,你的業障。你把這些業障都洗掉、刷掉,這就是消業,這就是積福。這樣洗臉刷牙也沒有罪過,還有功德。這就是修行嗎!如果你還有更高的見解,你自身就是壇城——最圓滿的壇城,你莊嚴自己是莊嚴壇城,清淨自己是清淨壇城。你看,多大的功德啊!

  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實際行動當中這樣學修,才是真正的落實了。飯菜都做好了,你吃一口得一口,不是光說的。光說有什麼用啊?我們得在實際行動中做啊,我們得把這些佛法都運用起來啊!

  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心裏有顧慮,“我既然學佛了,我就不能打扮,不能化妝啊。”你可以打扮,你可以化妝,但是你打扮、化妝的時候,心態得調好。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學佛的人應該是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應該像個樣子。如果學佛的人都那麼破破爛爛的,都那麼稀裏糊塗的,東北話是“傻了巴唧”的,我們藏地有個諺語:一百個人看見了,讓一千個人傷心。很多人不學佛、不信佛,一看,“哎喲,學佛的人都是這樣的啊”,都不敢學、不敢修了。不能這樣。

  我們本身也是一種表法啊!自心就是佛性,自身就是壇城。莊嚴自己是莊嚴壇城,愛護自己是愛護佛性。這都沒有什麼事,你的心得調整好。如果你的心沒有調好的話,怎麼都是造業的。你化妝也好、不化妝也好,都是造業的。心裏特別想化妝,但是你不好意思就沒化妝,這有功德嗎?這沒有功德。你心已經不清淨了,這不還是造業嗎!這是裝的,這不是真的啊。你想化妝就可以化妝,你不願意化妝就不化妝。不化妝也行,學佛的人幹幹淨淨、平平淡淡,也行。如果你想化妝,你可以化妝,但是你心得調好。你的念沒有轉過來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惡事。念一轉過來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善事。如果你念沒有轉過來,雖然你沒有化妝,但是也造業了。如果你心態調整好了,即使你化妝了,也是積福,也是做功德,不會造業。

  我們做飯、洗菜、切菜的時候也是,洗的是我們的業障和煩惱,切的也是我們的業障和煩惱。吃飯的時候先供養,然後自己吃。把上師叁寶觀想在自己的喉間,所吃的都供養。如果你有更高的見解的話,自身就是壇城,吃也是供養,穿也是供養,喝也是供養。如果你沒有那麼高的見解,你就可以先供養,然後再自己吃、穿。我們每天供佛之後,這些供果撤下來自己吃,這就是加持品嗎。一樣啊,我們平時吃的、穿的,也可以先供養,然後自己吃、穿,這也都是加持品。你既然供養了,心裏想到了上師叁寶的功德,想到了利益衆生的事情,你穿也有功德了、吃也有功德。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造業,甚至還可以做功德;我們不消福,甚至還可以積福。如果你沒有這樣發心,就是消福的。你沒有積福,還總消耗福報,有一天肯定會窮盡。

  我們走路的時候,將上師叁寶觀在自己的右肩上,走路也是繞佛的。工作的時候,爲人民服務就是爲衆生服務,人民也是衆生嗎。你爲什麼不發心呢?這些都是與你有緣的衆生,你幫助他、保護他,這也是幫助衆生、保護衆生。

  在家裏也是,“家裏活都是我一個人幹,他什麼也不幹”,有些人就想不開。別這樣!他不願意幹,但是你得幹,這就是因果嗎。前世你欠他的,前世肯定他幹活,你沒幹活,今生就是你幹活,他不幹活。輪回就是這樣。我們一定要超越因果,我們超越因果了,才能夠超越輪回。沒有超越因果之前,就是欠債還債。就像個特別貧窮的家庭一樣的,今天從這裏借點還這邊,明天從那裏借點還這邊。

  今天我幹點,你閑著,就還了;明天他幹了,我閑著,就又欠了。就那麼互相欠、互相還,都是自己的因果。那怎麼辦?我們要超越這個因果。幹活的時候,我們不能怨他、恨他,應該知道,這是我自己的因果,應該忏悔。以前肯定是我權力大,我能力強,我沒幹活,讓他幹活了。今生反過來了,輪到我幹活了,沒辦法,我欠他的,我得應該幹活。幹活的時候,你心裏頭想:他是衆生,我給他幹活就是給衆生幹活,我爲他服務就是爲衆生服務,他是需要我照顧、關心和幫助的衆生,我應當幫助他、照顧他、關心他。這樣才能了這個緣、還這個緣。這個緣還清了,以後就不用了。我們就心裏總是想不通、想不開,又不平衡。沒有什麼不平衡的。如果自己有智慧、真相信佛法的話,沒有什麼。

  在單位也是,“什麼都我要來幹,什麼什麼人不幹……”說這些話沒有用,這都是因果。人家不幹活,人家那麼容易的賺錢,這也是因果,是人家前世修的。你那麼辛苦,還掙不到錢,這就是你的因果,沒有什麼可怨可恨的。你說“他的文化沒有我好,他的能力不如我,但是他升官了,我怎麼還沒有升呢?他漲工資了,我怎麼還沒有漲呢?”心裏不平衡。他沒有文化,他也沒有太大的能力,但是他就是升官了,他就是發財了,這就是他的福報,是他自己前世修的。有文化不一定有福報,有技術也不一定有福報。你看,現在很多大老板、大企業家都是,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但是人家當老板了。很多官員也是,有文化、有技術的就在他手下幹活。沒辦法,就是自己的因果嗎,自己的福報跟不上他,沒有什麼想不開的,沒有什麼可怨的。你也可以當官啊,你也可以發財啊,你怎麼沒有發財呢?你怎麼沒有升官呢?你也不是不願意發財,你也不是沒有努力,這就是自己的因果,沒辦法。那怎麼辦?心平氣和的承擔這些事情,面對這些事情。這就是我的福報不夠,我的業障深重,應該消業,應該積福,這樣來調整心態。能調整心態,所作所爲都是善;如果沒有調整好心態,所作所爲都是惡。自認爲自己信佛了似的,自認爲自己學佛了似的,你看看自己的心,心裏學佛了麼?信佛了麼?如果心裏沒有學佛,沒有信佛的話,還是沒有學佛,沒有修行。

  如果不把學佛修行的事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上,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在造業,每時每刻都在消耗福報啊!這不都是福報麼,我們現在吃、穿、住的,這都是生生世世修的。現在正在用,這就是消耗福報啊。你也沒有積福,整天消耗福報,有一天肯定會窮盡。整天造業,以後肯定要感受痛苦。每時每刻都是關鍵的時刻,每一個起心動念都特別重要。

  我說過,念佛就是念這顆心,修行就是修這顆心。觀察自己的心,調整好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調整好了,一切都會改變;如果沒有調整好,不會有改變的。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在家裏也好、在單位也好,你得學會尊重別人、照顧別人、關心別人。關心別人實際上是關心自己,尊重別人實際上是尊重自己,照顧別人實際上是照顧自己。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的工作當中,所有的工作、生活都變成修行了,我們不就圓滿了嗎!

  很多人都把修行和生活分開了,“哎呀,我也想學,我也想修,但是沒有時間。工作太忙,家裏事太多了。”你看看,這就說明了不會修行、沒有修行。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外,你想學、你想修,那就太難了。把生活和工作變成修行,我們才能解脫、才能成就。

  我們都得到了佛陀的教育,都得到了上師的竅訣。飯菜都做好了,直接吃就行了,吃一口得一口。必須得落實,直接落實到生活當中。這樣的話,你看看你的變化——身體上的變化、工作上的變化、家庭上的變化。身體會越來越健康,工作會越來越順利,家庭會越來越和睦,生活會越來越美滿,就是這樣不可思議。

  佛法的功德、上師叁寶的加持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你要得到,必須得自己學、修。到時候一定會有的,天上掉餡餅也會的,不可思議。現在都想發財,好好學、好好修,會發財的,不知道怎麼發的就發了。但是你越要,它就離你越遠。我們不要放棄,但是一定得放下。老牽挂沒有用,老追求沒有用,我們該做的得做,該辦的得辦,一定要盡責任、盡義務。

  不管是什麼緣,既然結了就要還,這叫隨緣。我們也不是懈怠,也不是懶惰,也不是放棄,這是不執著,這是放下。這樣的話,一切一切都會好。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議,上師叁寶的加持不可思議。你好好學、好好修,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會發生在你的身上,發生在你的眼前。真的,都會發生的。

  都好好的學,別欺騙自己。我們這些凡夫人都特別得愚癡顛倒。都一樣不願意感受痛苦,都一樣想獲得安樂,但是我們不會,有時候就像個孩子似的。所有的這些凡夫人,不管是老的、少的,不管是男的、女的,在一個智者面前、在一個大成就者面前,有時候就像個孩子似的,不懂事。一會高興、一會傷心;一會好,一會壞。有時候就像個瘋子似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就什麼都去做,自認爲這就行了似的。

  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好好的修。多發慈悲心,修智慧。有慈悲心了,我們的心量就大了、心胸就打開了,就像大海大山一樣,那麼穩固,不會總是計較這些。有智慧的話,不管是遇到什麼事情,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心態都會穩定,都能把握住自己,都能想得開、想的通,不會那麼著急上火,也不會那麼煩惱痛苦。爲什麼要發大願、發大心?心胸寬闊了,什麼都能容納,什麼都能圓融,那個時候我們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希望都能好好學,好好修,解脫不難,成就也不難。如果我們不認真、不老實的話,現在是末法時期,法弱魔強的時候。我們假當成真、苦當成樂,很難分辨真假,很難分辨有價值和沒有價值的東西。但是我們要觀察、選擇,自己把握住自己。抓緊時間,別那麼虛僞、懈怠懶惰,一定要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學、修,一定會解脫,一定會成就的。

  今天就到這裏了。祝大家吉祥圓滿,紮西德勒!

  

  

《加行班小結 輪回過患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