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囊派教義▪P3

  ..續本文上一頁如境界就是園成實性。現前的這一些五法叁自性的法相,始終不外一心,只悟自心,不向外求即可契證圓成實性,所謂正智,是由識轉智,得自覺內證聖智,以正智觀察五法叁自性的法相,則本性完全顯露,則爲如如之境,此如如即是本覺法性。

  覺囊派不承認五法叁自性爲唯識學,說此廣見于末轉*輪的經典之中。笃補巴說,若說五法叁性是唯識見,那麼《般若經》亦多談叁性,《般若經》應成爲唯識的經典了。叁性之說亦多見于《辯中邊論》(《了義海論》265頁)。

  五法叁自性是決擇二種無我的,通過觀察名相所構成之叁種妄想空無我和法的存在,離二執後則可徹見自心本性

  又覺囊派所說解脫理趣,關于對所依根和能依根的認識,他們把宇宙萬有世出世法歸納爲二十五法,此出自《大盤涅經》、《大法鼓經》、《央掘羅魔經》等。二十五法的分法之中二十四法爲世俗法屬有爲能依,余下一法爲勝義法屬無爲,爲所依。他們又說一切法都可以總歸爲蘊、界、處叁科。蘊中之色蘊,處中之心意,十八界中之內法界,概括起來則萬法總不除色、心、及不相應行叁法之外。具體分法:蘊、界、處叁法

  二十五法之建立,主要在通過蘊、界、處和心意識等人,法兩方面的分析觀察來決擇人法皆僅是假名安立全無人我法我可得,實際存在的僅是由蘊界和合之産物,並無實體。換言之客觀物理,影響主觀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下所産生的現象或作用,並無實有可得,所謂人法之我皆假名安立,于是可以悟到人法二種無我,清除二障,證二空智,但二空後並非空得全無所有,故在此基礎上可以徹見萬法之所依,自覺自明自然智,現證勝義法性本元之實相,和光明智慧之法性。以上是概略敘述,欲求詳細,請閱多羅那他著《修心講義》、《講解甘露》和藏文本《文選──覺囊派》等書。

  又覺囊派總的教義,即其因、道、果叁者之建立。一、關于因,認爲衆生欲求佛果,衆生因地本具光明如來藏之佛果,佛與衆生所具無二無別,此則所謂因地果地無別之見。肯定衆生因位本具有佛性,但衆生由于忽爾垢障虛妄分別,障複真性而不顯了。故需離戲無分別智,破除分別實執,分別實執猶如垢衣,光明如來藏本覺妙智猶如寶珠,除去垢衣則珠光之自然本有智慧覺性顯露閃耀。二、關于道即除障之法,總有兩種對治法門,一依顯教道:破人法二種無我,清除煩惱及所知二障,通過加行道等五道十地修行,至九、十地時始能初證離戲光明法性,悟清淨如來藏。但此須曆劫修行,不能園證佛果。第二則依密乘道之殊勝方便和上師密決,束氣歸脈,徹底清淨障複如來藏上無始以來所積業及煩惱和無明種子習氣,故製心而外還須製氣,本性猶如虛空,分別實執猶如雲霧,雲霧去後虛空仍舊,悟此本元心性,一切現成但須保任,無修無治任運自然,密乘即入無有分別離戲大智大手印叁摩地、即所謂空色大手印之雙運叁摩地(《文選》333頁)。叁、關于果,若此內界中因地果地無別之本有妙色光明智慧獲得現證,則法身本具一切身智德相盡皆顯露,本具身智無增無減,此勝義自然智,果因無別,果因一體(《文選》)290和326頁)。笃補巴說:衆生因位之如來藏與佛毫無差異(《了義海論》28,29,30,53頁)。此則果因無別之見也。

  第五、 覺囊派的實修。覺囊派的實修方法亦重顯密兼修,除了在見解上是依他空見的解釋外,其修法與藏傳佛教其他派別如薩迦、噶舉、格魯、甯瑪都無大差別。

  在顯教修心方面亦須修前行支分之各種緣想,如觀人身難得,死無常,輪回苦,深信業果乃至皈依,發心,小乘之出離心,大乘之菩提心,勤行戒定慧叁學,六度以及止觀法門等,這些與藏傳佛教其它派別的觀法完全相同。

  他們認爲只修顯教的止觀,觀蘊、界、處等皆是假名無實,可以證得人法二空境界。但即此空,僅是自空境界,尚未獲見空明樂空的不二智的他空境界,佛的身智功德未能顯發;若無身智功德,則即身不能成佛,因此尚須結合修密教的果乘,即顯發佛的身智法門。自空,不是了知即空,自然而空,若無密乘的風脈修法,執著束縛之無始熏習不能斷除,故須修圓滿次第風脈修法才能斷除。

  密教方面也分四續部,作、行、瑜伽和無上瑜伽,總爲上下二部。上部即無上瑜伽,其中也有父續,母續,不二續,本尊有勝樂、密集、大威德、金剛持赫魯迦等。依本尊修生圓次第、修幻身、光明、雙運等,這是藏傳佛教之通規。不過本派特重本初佛時輪金剛的六支行。

  密法的首要就是要承認衆生是佛、衆生皆有如來藏,如來藏的功德,光明、大樂、離戲不二等在衆生因位時不易顯發,因爲這些是瑜伽者及佛所行境界。必須依時輪六支行,才能證得空明雙運、樂空雙運、果因無別之不二智,逐步獲得果位。故必須顯密結合。他們說他空見與密乘見極爲契合,承認此見是融通顯密之大見。他們說要通過密宗修法才能證明他空見之是否正確。這指證明佛的功德都是本具,是勝義實有,引《桑布紮密經》證明衆生身中皆住有如來藏,遍一切有情,自心本性就是光明自覺的如來藏本面。“世尊金剛持·赫魯迦之自性遍于一切虛空等等”(《二谛論》19頁)。引《密集勝曼續》證明“五蘊即五佛,五大即五佛母,認衆生之身即是智慧本尊佛”。十二處、十八界均爲天身自性。甚至連“本尊、壇城、種子字,印契等均認爲是自心本具,什麼勝義叁寶,百部天尊,共一意趣”(《土觀宗派源流》220)。謂世俗空了,其根爲勝義,具體就是天身、明咒。“佛在身中住,其他處即無”身有無余大智慧,此智超出聲聞、獨覺之最殊勝智慧,佛的功德爲衆生本具,此指佛之一切智慧法相,叁身四智,五眼六通等,皆爲本具並引據大量密經而爲證成。

  他們求證的就是如來藏的實相本來雙運智,即不二智,(《知識總彙》548頁),或謂證空色大手印,空色光明,離戲光明等。

  他空見具體貫徹在密乘中即修不二智與空性,即修明空雙運與大樂和合。此稱爲樂空雙運,或稱爲密乘之他空大中觀見,指出“一切諸法之本性即心性光明,空去一切戲論及形相,自己本體法性妙覺,具有自覺之性,是本自元成”(《知識總彙》中557頁)。認爲此爲密乘中甚深中觀之見。未修密前入壇場,灌頂,受叁味耶戒,一般密乘事相與各派相同。具體做法是在觀想天身時從空寂中所出種子和印契明現于六根六塵上,所謂“空”者指若對此明現取相執實,即不超出輪回,不執不著,不起分別,可阻妄念起動。屬于涅。但尚未離有毒之性,故應修明空雙運,即明現之時即空,即空之時而又能明現,此爲明空雙運之見,或輪回涅無別見,這時,境成現空雙運,心成明空雙運,從定起時仍不離佛慢。上系有相瑜伽,還應修無相的圓滿次第。修空色光明,將天身,壇城在整持,隨滅二次第中清淨。則全無所緣而住,此則名爲禅定。在此境中可以阻止自空之分別戲論。然此尚未親證自覺智,還須修空色大印,樂空雙運,由燃滴力引生四喜俱生喜樂智親證如來藏之實相光明大樂,則本來真性及佛所具之智慧德相皆全部顯露出來。

  又覺囊派的特法──《時輪六支行》之修法主要是修空色大手印。一、收攝,其它派密法指如臨終時四大五蘊之收攝,覺囊派則指叁種遠離,使本性由根塵中解脫出來,進入叁空境界,初見空色光明,即法身本有妙色。二、禅定,心住于所緣之空色光明,初證光明由內顯發他空之真實性。所以他們特重空色光明之觀察,不過,覺囊派說這種色相是內界勝妙之空色乃聖人所證境界非一般凡夫所見之粗色塵(《文選》111頁。叁、命勤,由金剛誦收納全身風息,強製進入中脈,用寶瓶氣,封閉上下二門,可以得自在風息,控製四大。四、持風,由修風脈明點之樞要,掌握不壞明點風息可以主宰生命。五、隨念,修燃滴四喜,初證樂空雙運智。六、叁摩地,空色與大樂融成一味,入樂空雙運定。通過上面修法則可現證叁身圓滿正覺而成佛。

  

《覺囊派教義》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覺囊派的特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