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把握自己是利益衆生的前提

  把握自己是利益衆生的前提

   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大乘行者,現在應該去利益衆生。這個是沒有錯的。但是發菩提心和行菩薩道,第一要把握自己,第二要幫助別人。什麼是“把握自己”呢

   在發利他心、做利益衆生事情的時候,不能染汙自己,不能失去道心。有利他心是好事,有想幫助他人的心是好事,但是必須要在能把握自己,能保證自己的相續清淨的基礎上。

   若是我們按世間的角度來說,“我是好心,我完全是爲了對方。”也許你當下的發心是好的,但是世間和出世間的標准是不一樣的。佛法裏講,還要有智慧……有智慧地去發利他心,有智慧地去做利他的事情。若是盲目地去做利益衆生的事情,這本身就沒有智慧的攝持,所以這個發心本身就有問題。若是沒有以智慧攝持,盲目地去接觸衆生的話,最後把自己都汙染了。不僅是自己下地獄,還要帶一群人下地獄,那是多大的過失!

   能夠護持自己的相續,以正知正見守護自己的叁門,以正知正見爲最究竟的朋友,和它形影不離,然後你到世間,到紅塵中,去接觸這些衆生,第一、不會把自己染汙,第二、一定能利益到對方。雖然每個人的緣分不同,根基不同,利益的程度也許不一樣。有的能直接利益,有的能間接利益,有的當下就能度化,有的將來能夠度化。你以菩提心,以清淨的心去接觸衆生,去幫助衆生,對衆生只會有利,不會有害。

   菩提心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要做到非常難。有清淨戒律的基礎,有圓滿智慧的攝持,這樣的利他心才是菩提心。爲什麼首先要修出離心呢?爲什麼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呢?若是你沒有斷除對世間的貪著,就去接觸紅塵,接觸社會,你就完了。要麼哪天就貪人、貪錢,要麼哪天就貪名利,貪地位,最後自己也陷進去了,破戒了。還有很多人爲了暫時的利益,拿佛法來造業,汙染衆生的相續。我希望你們以後不要這樣“度化衆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