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一峰剃度(冥加)
在《觀世音傳》裏,有一則關于一峰和尚未出家前曲折離奇的公案,這故事爲人津津樂道,促進了觀音信仰成爲中國民間信仰的核心。
有名喚賈一峰的藥業商人,爲人樂善好施,敬仰佛法,深信因果,尤對觀世音菩薩非常虔誠禮敬,每次出門一定帶同木造的菩薩像同行,在旅途中亦不忘禮拜菩薩,更經常贈醫施藥給窮苦的人。可這大善人家裏卻養了個水性楊花、不安于室的妻子。這出牆的紅杏每于丈夫出門購貨時就「招郎入室」作不道德的勾當。如此敗德行爲早已街知巷聞,唯獨一峰懵然不知,被蒙在鼓裏。鄰人每論此事,均搖頭歎息,惋惜善人得不到好報!
有一晚,賈一峰在旅途的夢眠中,夢見觀世音菩薩對他說:「逢橋莫停舟,逢油須抺頭,鬥谷叁升米,青蠅聚筆頭。切記!切記!」一峰驚醒後,牢牢重複背著菩薩的殷勤叮咛。翌日,當船行至橋頭的時候,風雨大作,船夫正欲停船在橋下避雨,一峰卻記起菩薩說的「逢橋莫停留」,遂命船家繼續向前行駛。不准停留,果然,船剛離開橋底,後面即發出隆然巨響,回頭細看,原來整座石橋塌了下來。是觀音菩薩救了他們的命!
回到家裏,一峰馬上燃燈點香多謝菩薩救命之恩,因爲心情興奮,不小心把盞倒在地下。見到了「油」,一峰就猛然想起菩薩的第二句話:「逢油須抹頭」,于是毫不猶豫將地上的「燈油」往頭上抹。是夜,一宿無話。可隔壁的奸夫知道一峰回家,難耐寂寞,動了殺機,到廚房摸了把菜刀,直往一峰房間,准備行凶殺人。黑暗中,二人同床,奸夫不知誰是誰,又怕錯殺愛人,只好往頭上嗅聞,聞到「油香」想必是女人,于是用盡生平氣力,向床裏面沒有「油香」的頭砍去。一峰驚醒過來,發覺妻子被殺,高聲呼叫,惜凶徒已逃去無蹤。一峰喪失妻子,卻禍不單行,被丈人誣告是殺妻真凶,原因是窗門都沒有開,何來凶徒?一峰因受不了嚴刑拷問,被逼招供認罪。當縣官拿起筆來行文定案之際,卻有十來個蒼蠅飛來聚集筆頭,把筆團團抱住,剛下手趕開,重新提筆時,蒼蠅又再度聚集,令筆不成書,縣官唯有先將一峰打入死牢,往後再判。縣官覺得此事非常奇怪,向師爺請教,師爺就暗往牢中查訪。一峰表明自己清白,並告之觀音菩薩的啓示。師爺聽到「青蠅聚筆頭」恍然明白菩薩暗示之玄機,于是繼續反複思量「鬥谷叁升米」,忽然靈機一觸,一鬥谷除了叁升米以外,其余七升不是糠嗎?于是就問一峰可曾認得有「康七」其人?一峰答:「認得,就是隔壁的男子。」真相終于大白,第二天開庭再審,傳召「康七」到來盤問,那由他不承認。一峰沈冤得以昭雪,雖然是師爺機敏,終究都是觀音菩薩冥力加庇,才得逃離鬼門關。
經過觀音菩薩兩度顯化,原本善根深厚的一峰,終于看破紅塵,感覺浮生是夢,毅然跑到杭州靈隱寺,皈依佛門,拜元寂禅師爲師,剃度爲僧,後來做了靈隱寺的住持,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趺坐禅龛,滿室馨香,近萬信徒助念送往生。
從這公案,大家得到甚麼啓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