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師叁寶的加持,上師叁寶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誠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師叁寶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誠,怎麼求,怎麼拜都沒有用。
74、對上師叁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你自己的相續中也能産生這些功德。你喜歡,你相信,你想得到,這就是信心。
75、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這就是因果。
76、請求上師叁寶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業障,增加福慧,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煉,正知正念就是調整心態,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善惡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發心,看動機,動機善就是善,動機惡就是惡。
78、打開你的心胸,放開你的心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圓融,越來越豁達。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議,找到了解脫的方向,繼續堅持修,認真修,老老實實地修,不能退轉,時時刻刻祈禱上師叁寶的加持,就不會有違緣和障礙。
80、實實在在,老老實實,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調整好,不要總想如何去改變別人。
82、不會尊敬別人,不知道照顧別人,不是真正的學佛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別人。
83、有和就有安樂,就有幸福,一個家庭和睦,這個家庭就幸福美滿,一個單位和諧,這個單位就穩定發展,一個國家和諧,這個民族就強大昌盛,整個宇宙和諧,就會充滿和平、安樂、祥和。
84、把一切衆生都放在自己的頭頂上,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大家都喜歡你,擁護你,信任你。
85、讓別人一步,實際上是讓自己一步。
86、沒有發心,就沒有修行,發什麼心呢?發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沒有這些最基礎的,永遠也解脫不了。
87、爲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惡,爲衆生無論做什麼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結合起來,修身體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順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爲了衆生,只要是爲衆生,修什麼都能得到,一切爲自己,求什麼也求不到。
89、不爲他人著想,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
90、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
91、爭什麼、比什麼、計較什麼?沒有善心,誰都幫不了你,爭也爭不到,比也比不上,計較也沒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愛,你就會自在。
92、只有開發內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達到生死自在。
93、幫助我們修心的方法,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堅持,尤其是在面臨諸多障礙和幹擾時,更要堅持。
95、認識到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假象,認識到此生都是虛幻,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真相。
96、錢多了會壓死你,你承受得了嗎?帶,帶不走,放,放不下。
97、時時刻刻發悲心,饒益衆生爲他人。
98、珍惜上師,珍惜傳承,珍惜法寶,珍惜人身,珍惜緣分,珍惜光陰。
99、認認真真學佛,老老實實修行,這就是最殊勝,最圓滿的供養和布施。
100、上師是父親,壇城是母親,弟子是兒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剛道友必須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搞好團結,要珍惜這個緣分。
101、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
102、真正能夠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滿人身,這是生生世世修來的,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錯後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不要輕易的放棄。
103、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根本就沒有進入大乘法門。
104、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別人考慮,慈悲心就發不出來,更談不上發菩提心了。
105、好和壞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執著了,一切都是好的,壞的也會變好,如果執著了,看什麼都不好,好的也會變壞了。
106、如果你有智慧,就不會有煩惱,如果你還有煩惱,那你還是愚者。
107、慈悲心發出來了,心胸自然就能打開,煩惱、業障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心胸打不開,永遠活得累。
108、對于一個修行人來說,有什麼可高興的?有什麼可悲傷的?什麼時候都是一個狀態。
109、心情好了,你的身體、工作、家庭都會好。
110、好好地發慈悲心,看每個衆生都那麼可親可愛,然後你才會輕松自在。
111、修行修什麼?修心,念佛念什麼?念心。
112、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心態就是修心。
113、淨土不在別處,地獄也不在別處,都在自己的心中。
114、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頭,時時增長好的念頭,使之成爲一種習慣,成爲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成就,就是淨土,就是佛。
115、你的身體不屬于你自己,是屬于上師叁寶的,屬于衆生的,是普渡衆生的工具,是用來成辦衆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116、你的身體是壇城,你要愛護你的壇城、莊嚴你的壇城,讓衆生能生起歡喜心。
117、修習大乘佛法,不能脫離社會,脫離現實,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對境練性,對人練心。
118、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119、要容納,好壞都能容納,要圓融,凡事都能圓融。
120、什麼是吉祥圓滿?身心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就是吉祥圓滿。
121、不能欠別人,只能還別人,多幹點有什麼?少說一句能怎樣?
122、不讓別人起煩惱、自己也不起煩惱,這叫有修行了。
123、遇到違緣障礙,可以曆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有什麼不好?
124、不能只顧自己,誰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棄,那樣會失去衆生,傷害衆生。
125、財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126、有緣躲不開,無緣遇不到,珍惜緣份吧!
127、業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如同天上的雲,可以散掉。
128、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義,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麼清淨、平等。
129、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30、除了你的心,到哪裏去找佛?
131、放下,是放下妄想和執著,並不是放棄責任和義務。
132、現代人只知外求,是外道,不是修行。
133、念觀世音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念地藏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願力;念文殊菩薩是念一切諸佛菩薩的智慧;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一尊佛。
134、年齡大,沒文化這些都不是問題,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問題。
135、不發心,怎麼修都是白修,怎麼念都是白念。
136、不要認爲,我是我,佛是佛,這都是分別,就會離開佛,我們和佛是沒有距離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37、觀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要隨時將惡的念頭轉換爲善的念頭。
138、修什麼法都一樣,念什麼佛都一樣,不能有分別。
139、不要總想改變別人,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喜歡你,信任你,擁護你。
140、佛法就是如意寶,有佛法才有光明,有佛法才有一切。
141、佛法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你越近,你真正的修進去了,學進去了,佛心自現,自然光明。
142、衆生快樂,你才會快樂、心胸打開、你才能解脫。
143、當你找到了殊勝圓滿的法,還必須經過善知識的指點,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144、佛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本來是一脈相承,互相圓融的,各種教法也本屬一味一體的。
145、衆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們怎能念父母的過錯?
146、當我們發心爲一切衆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時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業障;圓滿了無量的福德。
147、現代人中,學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學的人少。
148、我們時時刻刻要想著“把一切的利益與好處給予別人,把一切的損失與失敗由自己承擔”。
149、因爲沒有修行,我們來到了今天,如果我們還不修行,還將無邊際地走下去,等待我們的是無盡的黑暗。
150、放下是解脫,放棄是罪過。
《2006 達真堪布法語 150條》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