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觀音菩薩加持的竅決是什麼?
觀音菩薩是叁世一切諸佛圓滿慈悲的象征。我們修觀音菩薩,最好和觀音菩薩相應。觀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我們也要發大慈大悲心,不能爲自己,要爲衆生,要利益衆生。我們能發一個無僞的、無分別的慈悲心,才能與觀音菩薩相應,才能成就觀音菩薩。
大慈大悲是無分別的慈悲。真心地要給予一切衆生安樂,這叫慈心;真心地想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這叫悲心。這兩個加在一起叫慈悲心。
爲什麼說金剛薩垛消業消得最快?
金剛薩垛佛是一切諸佛的主尊,念金剛薩垛佛就等于念一切佛。百字明是一切咒語的精華,念百字明就等于念一切咒語。
最重要的是,一切諸佛都有不同的願力,金剛薩垛佛發的誓願就是爲一切衆生消除業障。所以,念修金剛薩垛是消業最快的。
怎麼區別專修專念和雜修雜念?
真正的雜修雜念是什麼?有分別的念是雜念,有分別的修是雜修。沒有分別地念、沒有分別地修,這是真正的專念專修。念佛,念一尊佛也行,念一千尊佛也行。實際上,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千尊佛,念一千尊佛就是念一尊佛,因爲叁世諸佛是一體的。比如,一個人念一尊佛,一個人念一千尊佛,也許兩個人都是雜修雜念,也許兩個人都是專修專念。爲什麼這麼說?你念一尊佛,就想“我只要念一尊,我不能念別的;我只能修一尊佛,我不能修別的。”這就是有分別了,這就是雜修雜念。但是也可能是專修專念,“叁世一切諸佛都是一體的,我念一尊佛等于念一切佛,我修一尊佛等于修一切佛。” 你真正弄明白了這些道理了,就是專修專念。“我念一尊就是一體,我修一尊就是一體”,念一百尊也是一尊——自己的本尊,“我念哪尊佛都是念阿彌陀佛”“我念哪尊佛都是念觀音菩薩”“我念哪尊佛都是蓮花生大士、金剛薩垛。”這就是專修專念。念一尊也是專修專念的,念一百尊也是專修專念的。如果有分別的念,怕這個菩薩不高興,就念這個;又怕那尊菩薩不高興,然後又念那個。這樣有分別的念,就是雜修雜念。
做火施的時候,點燃的食子應該放在什麼地方?
把食子點燃後,放在門外或者窗外都行。最好是在外面。如果沒有條件,不方便,放在陽臺上、窗臺上、廚房也可以。
犯錯以後不及時忏悔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忏悔的時間越快越好,不能往後拖。越往後拖,業越增長;業越增長,果報越增加。因爲每造一個業都有四個果報,其中一個就是士用果,就是果報時時刻刻、生生世世不斷地增長,積累。比如:你剛才殺生了,沒有忏悔,業即刻就開始增長,果報也不斷地增加。所以時間越長越不容易清淨。要盡快統統地忏悔!
外器世界毀滅的時候,內情衆生去哪裏了?
我們這個世界有地獄、惡鬼、傍生、天、人、阿修羅這六道,別的世界裏也有這六道。外器世界即將消失的時候會出現火災、水災、風災。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世界的內情衆生,比如說地獄的衆生,業力窮盡的從地獄裏上來,業力還沒有窮盡的衆生都轉到其他世界的地獄裏去,然後地獄就空了。
第二是餓鬼,業力窮盡的餓鬼都轉生到到人道、天道、傍生道。業力沒有窮盡的餓鬼道衆生都轉到別的世界的餓鬼道裏去。
傍生也一樣,業力窮盡的傍生都轉生爲人天,業力沒有窮盡的傍生都轉到別的世界的傍生道裏去。
人也一樣,業力窮盡的,能夠得到初禅心、二禅心、叁禅心、四禅心這些人都上天了,業力沒有窮盡的人都轉到別的世界的人道裏去了。
天也是,一禅天的衆生轉到二禅天,二禅天轉到叁禅天,叁禅天轉到四禅天,色界的衆生都轉到無色界,無色界的衆生都轉到別的世界裏去了。那個時候外器世界和內情衆生都沒有了,然後外器世界整個都空了,裏面沒有衆生。
從上師那裏如何受四灌頂?
在上師的頂輪有一個白色的“嗡”字,放出白色的光融入自己的眉間,獲得了寶瓶灌頂,淨除了自己的煩惱障,成爲修習資糧道的法器。
然後從上師的喉間有一個紅色的“啊”字,放出紅色光並融入自己的喉間,獲得了秘密灌頂,淨除了自己的所知障,成爲了加行道的法器。
然後從上師的心間有一個蘭色的“吽”字,放出蘭色的光並融入自己的心間,獲得了智慧灌頂,淨除了自己的習氣障,成爲了見道的法器;
最後,從上師的叁輪處的“嗡、啊、吽”叁字同時發出叁種光進入自己的叁輪,獲得了句義灌頂,淨除了自己的定障,成爲了修道的法器,然後自己與上師融爲一體,自性與佛性合二爲一,真正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什麼是因灌頂、道灌頂和果灌頂?
上師領你進入壇城,給你灌四種頂是因灌頂(基灌頂)。
在修行的過程中,通過觀想上師,從上師那裏接受灌頂是道灌頂。
十地末際時獲得大光明或者深明無二灌頂,現前圓滿正等覺叫果灌頂。
我有病了,要不要上醫院看一看?要不要打針吃藥?
這也沒有什麼,看你自己的心態。如果你認爲不用這些,只靠上師叁寶的力量和加持,我一定能好。你有這個決心,你有這個堅定不移的信心,你就不用上醫院,不用打針,也不用吃藥。如果你沒有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心,心裏還有很多的懷疑,“能好嗎?還是吃點藥吧,還是去看看吧!”那你就盡快去醫院看一看,打針吃藥,這都是對的。
關鍵是自己的信心。如果有具足的信心,一切一切都會好的。佛法的力量、上師叁寶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人都是信心不足,到關鍵的時候還是自以爲是,還是自己說了算。就這樣總是懷疑,所以很難成就。
晚上做晚課不方便,能不能提前到下午?
一般的情況下,早課就是早課,晚課就是晚課。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有個規律是最好的。實在有特殊情況的話,也可以提前。
什麼是五部佛?金剛薩垛是哪部佛?
如來部、金剛部、珍寶部、蓮花部、事業部。金剛薩垛是金剛部的佛。
什麼是最究竟的禅定?
把心安住在本覺中。本覺是在基位本性中本來自然具有的覺性,安住是通過上師的竅訣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本來自然具有的覺性中。有了這種禅定才能徹底解脫、徹底清淨。
依止上師的目的是什麼?
修習上師的意行,跟上師相應,使上師相續中的功德都進入到自己的相續中,使自己也擁有和上師同樣的功德。
願菩提心的學處分哪叁個?
分自他平等菩提心、自他相換菩提心、自輕他重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自己希望得到的安樂,也希望一切衆生能得到;自己不想遭受的苦難,也希望一切衆生能擺脫。怎樣對待自己,也同樣地對待一切衆生。
自他相換菩提心:自己正在遭受痛苦的時候,願一切衆生的痛苦都由自己來承擔;自己享受快樂的時候,願把所有的快樂都施予一切衆生。無論什麼時候都把困難留給自己,方便留給他人。
自輕他重菩提心:無論什麼時候都把自己看得特別輕,把別人看得特別重,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把別人放在最高處。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落實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學處?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爲了能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而去欺騙衆生、傷害衆生的生命,我們不能那麼不公平,那麼不講道理,這時要多想一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一定會有果報的,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和一切衆生平等地看待。
我們總是把方便留給自己,困難推給別人,遇到好的事物,就想要、想爭;遇到不好的就想逃避、離開。這時要多想想父母衆生的恩德,把方便讓給衆生,把困難留給自己。要時時刻刻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把別人放在最高處,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按照他人的想法來要求自己。要多觀清淨。當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當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卻在最低處。
在行菩提心方面,盡力把六度落實在實處,踏實地去斷一切惡、行一切善,認真護持好自己的身、口、意叁門,在所行持的六度當中要以叁輪體空的智慧來攝持,不要去執著所做的行爲;要做廣大圓滿的回向,使所有的修行都成爲證得菩提果的因。
我認爲報父母恩的最好方式是讓他們深信佛法,修行佛法,獲得解脫,但我現在很擔心自己的父母,他們現在不信佛,而且存有邪見。我想知道怎樣才能讓他們信佛,修行,忏悔罪業?
他們現在不信佛,你已經信佛,學佛了,一定要在他們面前好好表法,感化他們,這樣他們逐漸也會信,也會修,這是第一。第二,你應該盡量替他們做功德,功德回向時也想著他們,祈禱上師叁寶時也想著他們,經常跟他們交流,方便時就講佛法的道理,不方便時就給他們念念經咒,念念佛號,實在不行就默念,願他們早日信佛、學佛、修行,這樣也能在他們的相續中種下善根。
做火施撒淨水時念什麼咒語?
念虛空藏咒。先灑淨水,然後念咒,接著打手印就行了,不用念其他的咒。“嗡阿吽 納美薩瓦達塔嘎達阿瓦洛格得 嗡桑巴 桑巴 吽”念七遍,在念咒的過程中,先撒淨水,後打手印。手印打多少遍都行,一遍兩遍叁遍都行,咒必須念七遍。
身患皮膚病有20年了,常放生做佛事,也忏悔,但還不行,請教解脫的方法?
只有自己好好修,好好消業。你雖然放生了,忏悔了,但肯定還是修行不到位,發心不到位,還得學還得修。自己發心要清淨,願力要清淨,這樣才有力量,才能消業,才能解脫病苦。沒有病苦,然後才能如願以償。
修行過程中,心有時會累,是不精進還是身體原因?
都有可能。也許是身體的狀態沒有調整好,也可能是心態沒有調整好。我們在聞法的過患裏提到了內收和外散,不能太專注、太緊張;也不能太散亂、太放逸,要保持一個適度。就象彈琴的琴弦既不能太緊,也…
《學修問答(彙集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