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說念佛 總結▪P2

  ..續本文上一頁次地點示出淨土宗的宗源所在——第十八願。

   第十七文,修行淨業時節延促之文。明確說明修行淨土宗之人,應該怎樣來念佛。念佛是一生的,不是一天一夜的,不是修到短暫時間就放棄的。是我們一遇到這個法門,就一生之中不改變,這才叫一向專稱。

   一切回歸于念佛,這是《略要文》的宗旨,也是淨土叁部經的宗旨,也是善導大師宗義心髓所在,畢竟種種的教說都是爲了落實這一件事。

  圍繞本願

   我們再來疏理一遍。這十七文的核心、宗要在哪裏呢?

   第一文,立聖道淨土二門,歸入淨土門。而淨土門當中,道綽禅師引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若有衆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是淨土門的基礎和依據,所以,入淨土門,就是入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本願。

   第二文,善導和尚意:釋尊出世本意,唯說念佛往生之文。說到「上盡一形至十念,叁念五念佛來迎,直爲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歸結點也在彌陀的弘誓。

   第叁文,立正行雜行,以第四稱名爲正定之業,然後解釋說,爲什麼是正定之業呢?順彼佛願故。所以,淨土宗的正定之業,也是因爲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

   第四文,正雜二行得失之文。說正行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雜行之人千中難得一二往生,爲什麼?因爲專修念佛之人是「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也點示本宗之要點在于阿彌陀佛之本願:念佛往生,決定不虛。雜行之人,雖然說了種種缺點,但主要是與佛本願不相應故,所以,雖然如何努力地修行,因爲不順彼佛之本願,難得往生。要點就在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

   第五文,善導和尚意:叁部經共明念佛往生之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這叁部經以《無量壽經》爲根本,《無量壽經》以四十八願爲根本,四十八願只說了一件事:「唯明專念彌陀名號」,而這條願正是第十八念佛往生願的內涵,所以也是歸結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

   第六文,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爲往生本願之文。意義再明了不過了,我們稱念彌陀名號能夠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因地所選擇之本願,果上度衆生,是自然的功效。這是整個淨土門的核心所在。

   第七文,念佛利益之文。此人念佛,一念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完全來自阿彌陀佛的回施,「以我的名號,賜于十方一切衆生,具足無上功德。」名號與本願是一件事情,因地所發的誓願稱爲本願,果上所成就的六字,叫做名號,這是一件事,本願和名號是一回事。比如說一個船舶設計師,當初有圖紙,作種種設計,然後建造,到最後把船造出來,他當初的設計圖紙和他種種建造的辛勞都濃縮在這條船當中,當初沒有成船以前,叫做他的設計,也叫做他的願望;船造了之後,願望就濃縮在船當中了。法藏菩薩因地發願,叫做本願,果上成就了六字名號,所有因地的誓願、種種的修行都包含在六字當中,所以,因地叫做本願,果上叫做名號。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是順著本願來的。

   第八文,末法萬年,余行悉滅,釋迦如來以慈悲,特留念佛之文。也是因爲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不在衆生斷貪瞋癡,不在衆生能修戒定慧開悟,但以彌陀本願不思議之力,衆生稱念名號,必然往生。所以遺留當來法滅萬年之後,以顯示法滅衆生皆可往生,何況現在念佛?更能往生!

   第九文,念佛是多善根、諸行是小善根之文。其它諸行有爲有漏,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成爲往生因行,因爲不順彌陀本願;念佛是多善根,因爲順了彌陀本願。

   第十文,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而不護念雜行行者之文。因爲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稱念彌陀名號,順了彌陀之本願,而這尊佛發了一條誓願,第十七願說:「我成佛時,十方諸佛,皆稱揚贊歎我的名號。」果然,在《阿彌陀經》當中,釋迦牟尼佛講此法門,而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出來贊歎、證明:念佛必定往生,彼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也是順了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這也歸結在阿彌陀佛本願之名號。

   第十一文,釋尊以彌陀名號付囑舍利弗之文。同樣道理,彌陀名號乃是符合阿彌陀佛因地所修行之本願。

   第十二文,彌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之文。善導和尚解釋得非常清楚,爲什麼不照余行者、唯照念佛行者?因爲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隨順衪的本願,自然度衆生,彼光明照耀、引導、攝取念佛之人。所以說:「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爲強。」

   第十叁文,不贊雜善,唯歎念佛行者之文。也是因爲雜善非阿彌陀佛之本願,乃少善根。念佛是阿彌陀佛之本願,具足無上功德,故而贊歎之。

   第十四文,釋迦如來不付囑余行,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善導和尚說得很清楚:「望佛本願,意在衆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因爲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彼佛之本願,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此一部《觀經》,心中望著阿彌陀佛之本願,勸導我們應該專修念佛。

   第十五文,念佛行者必當具足叁心之文。勸導我們應當完全仰靠這尊佛的誓願,不可懷疑。

   第十六文,也是解釋彼阿彌陀佛之本願,不論下智、破戒,若稱念彼佛名號,乘彼佛不可思議之本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第十七文,是解釋阿彌陀佛本願之念佛,「乃至十念」是一輩子的念佛,並不是一聲、十聲,然後就不念了。

   這十七條文,它的根本核心,都是圍繞著阿彌陀佛之本願而展開的,就好像我們畫圓,有個圓心,而周圍的圓圈都圍繞著圓心而旋轉。又好像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一樣,所有一切淨土的法義,都圍繞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圍繞著第十八願,圍繞著念佛往生而旋轉,而展開一切宗義。所以,擴充就是四十八願,再擴充就是淨土叁部經,再擴充就是一切經典,再擴充就是十方諸佛共同的教法。那我們現在,能夠專修念佛,就是進入了佛法的核心、佛法的頂點。所以,無有不足,勸導大家應當專修念佛。

  回歸善導

   這部《淨土宗略要文》可以說是萬裏挑一,在無數的淨土經論、章疏、注解、講義當中,在種種解釋當中,唯選擇這十七條文,這要有相當的智慧。如果我們看,我們都不知道宗旨在哪裏,叫我們選,都不知道要選哪一個。

   這是誰人所選的呢?這是法然上人所選。法然上人是什麼樣的人物呢?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大勢至菩薩是代表阿彌陀佛的智慧,稱爲智慧第一。

   法然上人涅槃的時候念了四句話:「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

   弟子們問:「師父要圓寂了,是不是請尊佛像?」(像我們現在助念一樣)

   上人說:「我哪裏用得上這個!我本極樂之人,現回極樂而去,用不著這些了,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已經在空中了,報佛出來了,你們都看不見?」瑞相特別多。

   他念佛的時候,別人看見房間一片光明(房間沒點燈)。大勢至叫無邊光。在道場念佛的時候,法然上人頭頂上放出圓光,大衆在旁邊頂禮膜拜。

   上人的智慧非常不可思議,他讀《大藏經》,讀破五遍(我們讀了幾部經?),世稱智慧第一。

   最有名的一次叫「大原談義」。法然上人堅持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弘揚念佛,可是有的人覺得:上人雖然智慧高,但是宗義有點偏頗,這樣強調念佛,那我們各宗各派怎麼辦?大家都有點意見,于是約好了,雲集大原龍禅寺。天臺宗座主致書法然上人:「我對淨土宗略有了解,委屈上人,我們共同討論。」上人就很高興地答應了。各宗各派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來了,共有叁百多位,這叁百多位不是一般的人物,都是當時各宗各派最有名的、頂尖的高人。關于念佛,問了很多問題。法然上人一個人去,談論一天一夜,在座大衆沒有一個不信服,大家都感動了,都來念佛,叁天叁夜,念佛不斷。天臺宗座主當時就給法然上人頂禮,說:「我從今天開始,要專修念佛。」在自己的寺院裏設立了一個專修念佛院。可見得上人當時的教化,從朝廷,到鄉間,各宗各派,大家都來念佛。

   上人在四十叁歲的時候,第八次拜讀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讀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讀到這裏,恍然大悟,對整個淨土宗的宗義完全明了,知道淨土宗的核心就在這個地方:一切造罪凡夫,他的解脫之道、成佛之道,原來在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已經爲我們設定好了,就是:順彼佛之本願,稱念彼佛名號,決定往生成佛。

   以法然上人的智慧,讀到第八遍才開悟。法然上人自己說:「任何經典,我不超過叁遍,一切都會自然明了」。

   他雖然了解了淨土宗義,但是不著急弘揚,善觀機緣。有一天,他夢見善導大師。在一片茂密的山林當中,從山的西邊有一片彩雲飛起來,上面有很多白鶴、孔雀,彩色的鳥,雲彩放出光明,衆鳥飛到河裏嬉戲。法然上人正在合掌觀看,彩雲越擴越大,上面站立一位高僧,半截身是金色佛體,半截身是普通僧人形象,法然上人恭敬合掌說:「這是哪一位大德?」

   雲中的僧人說:「我是大唐善導和尚。」

   「兩國相隔千萬裏,時代相差四百多年,不知和尚來此有何指教?」

   善導和尚說:「你專修念佛,專弘念佛,甚合我意,將來弘化,無有限礙。」這樣出來證明。

   法然上人知道機緣已經成熟,就展開教化。全國各地的人都向他請教宗義。現在日本的淨土宗──黃念祖老居士作《大經解》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引用日本淨土宗古德的著作,日本淨土宗的各派,都是從法然上人門下派生出來的(像中國的禅宗,六祖之下花開五葉),法然上人之後,淨土宗特別發達。當然,這些思想不可能超過法然上人的智慧,所以,還是回歸到法然上人。

   法然上人是「偏依善導」,你看,這十七文裏邊,善導和尚占了十五條文,可見得上人是怎樣完全依據善導。我們應該怎麼樣呢?我們就回歸到我們中國的祖師善導和尚,這就千穩萬當了。

   善導大師不光是中國淨土宗的祖師,日本韓國的念佛人都尊其爲祖師。善導和尚是彌陀示現,是中外共同尊崇、仰戴的祖師,沒有人能與他相提並論。雖然中國淨土宗有十叁位祖師,但是,比較起來,善導大師可以說是祖師中的祖師,這話一點也不爲過。

   淨土宗第十叁祖印光大師贊言:「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所說專修念佛,所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是千古不易之定案。」「所說當作佛說看。」

   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

   你看,善導大師所講的話,我們這兩天來學習,感動不感動?就是感動啊!「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

   其它的祖師,很少說是彌陀示現的;也沒有哪一位祖師念一聲佛口中出一道光,唯有善導大師證得叁昧,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口中就出一道光明;極樂世界種種莊嚴景象,他經常看到。依這樣的祖師所建立的教法,決定沒有偏差。如果別人所說和善導大師所說有所不同,難免別解別行,那些僅供參考,而以善導和尚爲標准,決定不會走偏,決定不會失誤。

  

《唯說念佛 總結》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