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習。(增廣上.覆馬契西居士書二)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後,賴以度世。(叁編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29. 「末世學佛」之文(勸末世人)
末世學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與「修淨土」。
知因果,則不敢自欺欺人,做傷天害理、損人利己之事。
修淨土,則雖是具縛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編卷二.覆郭漢儒居士書二)
30. 「舉下攝上」之文(勸自卑者)
世有愚人,知見狹劣,謂己功夫淺薄、業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衆生心性,與佛無二,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滿十聲,或止數聲,隨即命終,尚得往生。《觀經》所說,何可不信?彼尚往生,況吾人雖有罪業,雖少功夫,較彼五逆十惡,十聲數聲,當複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增廣卷叁.樂清虹橋淨土堂序)
31. 「志大言大」之文(勸自負者)
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爲志事,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叁編下.覆秦銘光居士書)
32. 「真念佛人」之文(勸平常人)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只口會說話,亦可爲真念佛人。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耳。(增廣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書一)
33. 「抛智學愚」之文(勸矜智人)
念佛之人,勿自仗聰明智慧,須抛之于東洋大海外。
最好學愚夫愚婦,老實行持爲要。(叁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34. 「同一過失」之文(勸豎用人)
專崇行持,而不尚信願,則執事廢理,仍屬自力法門。與專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執理廢事,同一過失。(叁編下.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得益淺而受損深。(增廣上.覆何慧昭居士書)
五、 信願專修
35. 「信佛未極」之文
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爲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書一)
36. 「唯信爲本」之文
淨土法門,唯信爲本。信得極,五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增廣卷一.覆周智茂居士書)
37. 「一切人皆生」之文
淨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叁編卷叁.覆馬宗道居士書一)
38. 「最平常最高深」之文
淨土法門,爲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若非宿具善根,實難深生正信。(叁編卷叁.覆秦銘光居士書)
39. 「平生業成」之文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增廣卷二.覆鄧伯誠居士書二)
40. 「現生不退」之文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則雖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
41. 「必墮惡道」之文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
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叁編卷叁.覆智正居士之母書)
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增廣上.覆周智茂居士書)
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續編.覆楊樹枝居士書之叁)
42. 「破戒違法」之文
念佛,若求來生福報,即是破戒違法。
念佛法門,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門。
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違法。(續編上.覆傳德師書)
43. 「只怕不成佛」之文
求生西方,方能弘法利生。(叁編卷二.覆志梵居士書叁)
只怕不成佛,勿愁佛不會說法。
如神龍一滴水,即可遍灑全國。(叁編卷叁.覆溫光熹居士書一)
欲利他,先須自利。
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衆生?
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沈溺之人。(增廣卷一.與心願居士書)
44. 「專雜得失」之文
善導和尚,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叁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增廣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45. 「忙閑不離」之文
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
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增廣上.與融明大師書)
46. 「利他最大」之文
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續編上.一函遍覆)
47. 「唯念彌陀」之文
如來拯濟無方,廣度衆生須度我。
吾輩竛竮沒寄,不念彌陀更念誰。(續編下.楹聯)
48. 「故鄉風月」之文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叁編卷叁.思歸集發刊序)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安心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