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习。(增广上.覆马契西居士书二)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29. 「末世学佛」之文(劝末世人)
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
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
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编卷二.覆郭汉儒居士书二)
30. 「举下摄上」之文(劝自卑者)
世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功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功夫,较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复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增广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31. 「志大言大」之文(劝自负者)
聪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为志事,甘让愚夫愚妇早预圣流也。(三编下.覆秦铭光居士书)
32. 「真念佛人」之文(劝平常人)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只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增广卷一.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33. 「抛智学愚」之文(劝矜智人)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三编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34. 「同一过失」之文(劝竖用人)
专崇行持,而不尚信愿,则执事废理,仍属自力法门。与专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同一过失。(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得益浅而受损深。(增广上.覆何慧昭居士书)
五、 信愿专修
35. 「信佛未极」之文
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36. 「唯信为本」之文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增广卷一.覆周智茂居士书)
37. 「一切人皆生」之文
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三编卷三.覆马宗道居士书一)
38. 「最平常最高深」之文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善根,实难深生正信。(三编卷三.覆秦铭光居士书)
39. 「平生业成」之文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增广卷二.覆邓伯诚居士书二)
40. 「现生不退」之文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则虽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41. 「必堕恶道」之文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三编卷三.覆智正居士之母书)
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增广上.覆周智茂居士书)
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续编.覆杨树枝居士书之三)
42. 「破戒违法」之文
念佛,若求来生福报,即是破戒违法。
念佛法门,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门。
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违法。(续编上.覆传德师书)
43. 「只怕不成佛」之文
求生西方,方能弘法利生。(三编卷二.覆志梵居士书三)
只怕不成佛,勿愁佛不会说法。
如神龙一滴水,即可遍洒全国。(三编卷三.覆温光熹居士书一)
欲利他,先须自利。
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
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增广卷一.与心愿居士书)
44. 「专杂得失」之文
善导和尚,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
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45. 「忙闲不离」之文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增广上.与融明大师书)
46. 「利他最大」之文
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续编上.一函遍覆)
47. 「唯念弥陀」之文
如来拯济无方,广度众生须度我。
吾辈竛竮没寄,不念弥陀更念谁。(续编下.楹联)
48. 「故乡风月」之文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三编卷三.思归集发刊序)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安心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