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愚不可及」。現在雖然愚,將來有大智慧,可以成佛。如果靠我們自己的小聰明、小智慧,不甘心學愚夫愚婦,那麼,你在這個世間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名譽,大家都給你豎大拇指:「某某人,了不起!會誦經,會講法,會幹什麼……」等你到了閻羅王那裏,就沒有大拇指給你了,「某某人,你生在佛法流行地區,學了不少經典,爲什麼來了?」
34. 「同一過失」之文(勸豎用人)
專崇行持,而不尚信願,
則執事廢理,仍屬自力法門。
與專以自性唯心,
而不仗佛力之執理廢事,
同一過失。(叁編下.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以橫超法,作豎出用。
得益淺而受損深。(增廣上.覆何慧昭居士書)
這是兩段。
「專崇行持」:這個人他也念佛,但是,他專門崇尚行持的功夫。
「不尚信願」:他不是信靠阿彌陀佛、歸命南無阿彌陀佛、願阿彌陀佛救度,他不是靠這個,他靠自己的功夫,想以這個達成自己的往生,不是靠信願。這樣叫做「執事廢理」,執著事相修持,而廢棄理上的感通。
「理」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的救度需要我們通過信願心來感通,阿彌陀佛要救你,你不相信祂,你不願意被祂救,祂能救得了你嗎?救不了。
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是宇宙的真理,這個真理表現爲六字名號來救度我們。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願意讓阿彌陀佛救度,這樣才跟阿彌陀佛所證悟的真理溝通了,這樣才能感應道交,事和理就融合在一起,「全事即理」,就能被祂救度。
結果這個人,他在念名號,但是名號本身無量光、無量壽的真理,跟他成爲兩片,因爲他沒有信願。沒有信願,跟名號就隔開了。念佛歸念佛,佛是佛,你是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老在那裏做死功夫。沒有信願心,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加持力就薄弱了,因爲沒有感通。這個叫「執事廢理」。
不少人犯這個毛病,老是把念佛當作一種功夫在那裏修,不知道通過信願感通,你這要修到哪一年啊?
印光大師講,像這樣雖然念佛,他還是自力法門,不是靠佛力的法門。靠自己功夫,靠自己修持,不是靠信願,這個就錯了。
執事廢理與執理廢事同一過失
第二句:
「與專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執理廢事,同一過失」:同一什麼過失呢?兩個都是自力修行,都沒有仗到佛力,都往生很困難,結果都去輪回,這個就有過失了。
第一個叫「執事廢理」。他在那裏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老是在修功夫,不知道通過信願感通阿彌陀佛無量光壽的救度,這叫執事廢理。
第二個叫「執理廢事」。怎麼叫執理廢事呢?執著自性唯心之理,廢棄念佛求生之事。這就完全是自力了。他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本來就是佛,何必再念阿彌陀佛;心淨則土淨,還求生什麼西方淨土。」
理上雖然不錯,衆生本性是佛,無量光、無量壽,但是如果你不念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的阿彌陀佛名號,不求生西方極樂淨土,只靠自力修行,要到成佛地步,才算達到。本來自性無量光壽,再從事信願持名事修的話,就能和阿彌陀佛真正的果地上的光明、壽命相交接,這樣就有感通,這個就是仗上佛力。
所以這兩種,執事廢理、執理廢事,通通是自力法門,通通是有過失的。
大家有沒有聽明白?如果你還聽不懂。我告訴你一個高招: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可以做真念佛人,「我就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好了!什麼不用懂,就夠了。
竹節喻:橫超與豎出
「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古人打比喻:就像一根竹子,裏面有一條蟲子,往上爬,就是豎出,一節一節地咬,從上面出去。橫超就是在旁邊打一個孔就出去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橫超的法門,是靠佛力,信願念佛,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像鋸子一樣,「刺刺」截通了,你就出去了,當下橫超出叁界。結果他用來靠自己慢慢修,達到什麼程度,「我有清淨心了,我伏煩惱了……」,一層一層地往上走,最終出叁界,這叫橫超法作豎出用。
騎車喻:橫超法作豎出用
有人雖然也念六字名號,但是他對阿彌陀佛沒有信靠心,只是靠自己念佛的功夫,這樣就是自力,這就錯了。
比喻把摩托車當自行車來騎,累得半死。你雖然也是騎的摩托車,但是你方法錯了。摩托車好比六字名號,信願就好比發動機點火。你信阿彌陀佛救度,願意讓阿彌陀佛救度,等于六字名號的車就點著了,開得很快。沒有信願,等于把六字名號的機動摩托車,當作自己踩的車,累的半死。
所以,印光大師講:
「得益少而受損深」:也能得到一些利益,因爲他念的是佛號,也有熏習,但是受的損失就大了。本來可以去成佛的,結果只種了一個善根。
小結:普勸衆機
二十八至叁十四,七條文,普勸一切人都應當修學淨土念佛。前二條文是總勸,後五條文是針對性的別勸。
二十八,總勸一切根機,等覺菩薩、地獄種子,成佛之前、成佛之後,都要修持。
二十九,總勸末法根機,知因果,修淨土。
叁十,自卑的人自甘下劣,不敢學,所以要勸。
叁十一,自負的人言大志大,不屑學,所以要勸。
叁十二,勸中等根機的人,要依教。
叁十叁,勸聰明人要學愚夫愚婦。
叁十四,勸執著自力功夫的人,要注重于信願。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四、普勸衆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