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禅者應具備的條件有那些?

  習禅者應具備的條件有那些?

  世間是緣起的,緣起世間的一切,皆假因緣(關系條件)合和,方得成立。習禅者欲入禅門,體會禅趣,應有如下因緣條件,方能成辦。

  (1)正確的知見思想觀念──知見,是吾人善惡行爲的主導,荒謬、錯誤的禅修知見,會引生盲目顛倒的怪誕行爲,譬如不食人間煙火、謗無因果、妄想轉生天界,獲得殊勝地位;練成神通,成爲超人;炫耀自我成就,讓別人欣羨等。習禅若如是,就走入歧途了。近期聯合報刊載:目前大陸學氣功坐禅者很多,然因此而得經神病的也不少,這就是錯誤的知見、動機所引生的結果。所以習禅須先確立「正確的知見」,方不致禅修無功,反而造成身心的傷害。

  (2)開放的心靈習禅者,須培養理性、客觀的修爲,遇不如意事,應以「水平思考」的方式檢視自心,處理情緒,才能超然于是非之外。

  (3)清淨的戒行一般人只是愛慕禅定功德,卻不知從持戒學起。不知道自己的身心,一直在煩動惱亂中,如狂風駭浪一般,就想憑盤腿子,閉眼睛,數氣息等,一下子壓伏下去,這就難怪不容易得定。守持淨戒,對坐禅有絕對的幫助,生活的散亂,坐禅中的憂悔、妄想,乃至招魔著邪,成爲魔王眷屬,自害害人,即是來自「犯戒」的過失。所以學禅之人,必須嚴謹持守生活的基本戒規──五戒、十善。

  (4)恒長的耐心「有恒爲成功之本」。世間知識的學習,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成,須要十六年,禅修是生命學的研究,解脫道的實踐,因此更須要循序漸進、細水長流的恒長耐心,否則無法成就道業。

  其他,諸如知足、淡泊、惜福、感恩、謙卑、柔和、慈悲、智慧(叁法印)等性能、操守、修爲,皆應致力熏修培養,以利禅修。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