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仙人絕不會開許女人喝此種湯食。”
兩人所路經之地幹旱無雨,醜者與俄丹瓦日嘎一路走來已是唇幹舌燥,但還得繼續前行。其後又找到一塊狗肉,醜者以火燒烤後自己獨自享用。當饑渴難忍之俄丹瓦日嘎向他討要時,醜者又振振有詞道:“仙人論典中皆言女人不得食狗肉。”遭到丈夫拒絕後,女人心中憤憤不平想到:我這苦命人已近餓死邊緣,真不知父母發現我做下何等過錯才將我交與此惡性丈夫。她邊想邊念叨父母名字,盡管滿心怨恨,但還是不得不跟他共同前行。
再往前走,兩人又看到一果實已成熟之昙花樹,醜者立即爬上樹自己大嚼起果實來。女人只能低聲下氣要求道:“你不要只顧自己一人享用,亦應分我一些充饑。”醜者便將熟透之果實塞進自己嘴裏,順便捋下少許未成熟之青澀果子扔給妻子。俄丹瓦日嘎請求他:“請給我成熟果實,我要這些未成熟之果又有何用?”醜者此回則惡狠狠說道:“惡性女人,想吃成熟果子,自己上樹采摘。”女人已是身感饑渴、心感痛苦,兩相煎迫下,她鼓足氣力向樹上爬去。
當她最終爬上樹幹,並能倚幹摘果進食時,醜者在心中暗自叫苦:我原本就爲無福報之人,再攤上如此貪吃女人又該如何養活自己?也罷,我現在見都不欲見她。醜者邊想邊從樹上下來,並趁女人還在樹上之時,竟找來荊棘圍在樹下。女人無法從樹上落腳,醜者則趁機離開。
此時能生國王正于附近打獵,而俄丹瓦日嘎則因丈夫抛下自己開始痛哭哀號起來。能生國王急忙循聲趕去,終在一荊棘圍繞之樹上發現天女一般美麗之俄丹瓦日嘎。他不由問那美女道:“你是天女、夜叉還是乾闼婆女?”女人回答說:“我非天女等類乃爲人,只因被丈夫舍棄才受困樹上。”國王將她從樹上救下後,因貪心大長便與她席地而睡,然後又將之置于馬車上帶回王宮,並從此與她共同生活。
醜者婆羅門獨自一人繼續行進時卻生出後悔心,他想:我在寂靜處扔掉自己妻子亦不太應理,我應返回再將她找回。結果等他回到原地時,妻子早已不見蹤影。有人告訴他說:“能生國王已將那女人帶回王宮,立爲王妃。”醜者聞言心痛不已,他立即向王宮進發。當他抵達宮門時,侍衛根本就不讓他進入。他此時恰好看見有衆多服勞役之人正穿梭往來于王宮內外,于是醜者也跟他們一起背負石頭,混進王宮。
進得王宮,他四處搜尋,最後終于看到盛妝妻子正與國王有說有笑、好不惬意。他一邊暗自心酸,一邊緊張思量:我如何才能與她搭上話?後來他總算找到機會對她說道:“黃金做八物,欲令你歡喜,賢妻應悅意,幫我卸石塊。”誰知自己原先之妻子卻說:“我至今憶念,汝不予我肉,此話尚記否,勿擾我安樂。”二人即如是對話。
醜者婆羅門又說道:“上山可舍身,食毒爲殉情,專爲汝而來,請卸背上石。”俄丹瓦日嘎則回應說:“汝已舍棄我,食毒隨汝意,有我時不要,勿擾我安樂。”二人如此對答之時,國王甚覺稀有,他不解問道:“賢妻,你二人到底在言說何物?我一句也未逮其意。”
俄丹瓦日嘎便將前後經過禀告國王,隨後又說:“父母曾將我交與此人爲妻,他倒也不乏智慧,精通婆羅門一切學問。”國王聽罷爲難說道:“事已至此該如何處理?怎樣行事才能令他滿意?你是否願跟他回去?”女人斬釘截鐵回答道:“我根本不欲再跟他共同生活,但我不希望他惡言詛咒傷害到我們,國王應想辦法令其惡咒無法加害我們。”
國王心想:欲求解脫之策還得依賴大藥,我需向他言明此事。大藥聽過國王所講情況後就說:“我自有辦法令其惡咒無法對國王及王妃造成危害。”大藥隨後就喚來醜者婆羅門問道:“你欲索求何物?你到王宮來有何貴幹?”醜者回答說:“我妻子被國王帶走,爲尋她我才來至王宮。”大藥接著問他:“你到底能否認出誰是你妻子?”醜者理直氣壯回答說:“當然能認出。”大藥便將計就計道:“我把五百女人帶至你面前,若你從中無法辨認出你妻子,我就以利刃將你身軀切成一千塊。”醜者一口答應下來。
大藥于是將所有王妃都裝扮一新,並領其列隊于國王進餐之處。俄丹瓦日嘎則走在最前列,似天女一般來到國王面前。大藥此時對醜者說:“若你辨認得出,就請即刻帶走。”醜者眼見俄丹瓦日嘎等衆王妃各個光鮮奪目,他頓時就似毒蛇被咒語迷惑住一樣,犯起糊塗來。他就如眼睛直視太陽光一般,感到目眩神迷、昏沈錯亂。恰好他此刻看見有一仆女跟著另外一位王妃在眼前晃動,他立即拉住仆女說道:“此乃我妻子。”大藥隨順他說:“既是你妻子,你即可將她帶走。”醜者抓住仆女又是一通感慨:“上等人愛上等人,中等人喜中等人,下等人配下等人,而我貪執醜仆女。豔麗天人花園中,你似魔女招人嫌,平分秋色我與你,還是跟我把家還。喜歡你來照顧你,共同生活結連理。”醜者言罷即將仆女帶走。
這之後發生之某事件,令能生國王暫時舍離大藥,大藥自此亦不再前往王宮問候請安。國王有次與王妃到花園賞玩,王妃隨手就將一串價值連城之珍珠項鏈挂于阿秀嘎樹枝上,然後就與國王忘情享樂,到最後回宮時也未想起它。夜深人靜之時,王妃才想起將珍珠項鏈遺忘于阿秀嘎樹枝上。國王急令手下前去尋找,但早已無迹可尋,因一只母猴已將項鏈轉移至另一棵樹上。
手下找不到項鏈,只看見一乞丐正于樹下搜尋衆人遺棄之飲食。這些人抓住乞丐說道:“此地除你之外空無一人,珍珠項鏈肯定是你偷去,快快將王妃項鏈交還。”乞丐頓感莫名其妙,他辯解道:“我到這裏只爲搜尋剩飯剩菜,何曾見過什麼珍珠項鏈?”衆人不聽他辯解,徑直將其送進監獄。乞丐一入監牢,便又被毒打又得忍饑捱餓。
乞丐不由暗自思忖:看來我得快想辦法以圖自保,否則定會餓死獄中。于是他便對獄卒胡謅道:“我確實偷走王妃項鏈,但我已將其交于某某商主之子。”據其所言,這位商主之子也被抓進監牢,且與乞丐共用一副鐐铐。商主之子家屬爲其送來豐盛食物,乞丐當然想討得一份,但商主之子憤然拒絕道:“你爲自己飲食之便就誣陷我,我怎會再送你飲食?”他便自己獨自享用起來,未分給乞丐一滴湯、一粒米。
不多久,商主之子欲大解,他就叫醒乞丐同去。乞丐卻說:“我說話你不聽,現在你發令,我又怎能聽從?”乞丐拒不同往。商主之子只得忍憋答應道:“從今往後,我聽你命令,你亦聽我吩咐,不知這是否可行?”商主之子一邊用溫和言辭勸請他,一邊連連發誓許願,乞丐這才答應同去。大解之後,商主之子神清氣爽、身心通泰。自此後,他便要求家人每次都送雙份飯食,二人于監獄中共享快樂生活。
有道是“飽暖思淫欲”,這乞丐酒足飯飽之後又想:過去我一直四處漂泊、難得溫飽,現在雖飲食無憂,但這遠遠不夠,我還應再找一妓女共同享樂。如是打算後,他又對獄卒扯謊道:“王妃所丟項鏈實與某某妓女有關。”據此言論,妓女亦被抓進監牢,並與乞丐關在一起。乞丐如願以償,終能與妓女整日享樂、厮混。
如是享受過一段時日後,乞丐已是樂不思蜀,他竟對二人說:“像這樣生活下去,在獄中呆十二年我都願意。”但他轉念又想,只有妓女怕還是難以打發寂寞時日,爲增上歡喜心,看來還應再找一會彈琵琶之人。貪心愈發增上之乞丐此回又對獄卒說道:“珍珠項鏈尚與某某彈琵琶者有關。”那會彈琵琶者自然又被抓來,並與乞丐、妓女、商主之子關在一起,四人從此就過上歌舞升平之生活。
又過一段時間後,叁人共同對乞丐說:“你現在應設法解除對我等之關押,至于出獄後之生活,你大可不必擔憂,我們可完全負責。”乞丐也覺長期住于監獄實非萬全之策,他便答應了叁人請求。他隨後想到:只有大藥才能讓我們獲釋,別人都無此能力。他馬上就對獄卒說:“大藥之子也曾參與偷竊王妃珍珠項鏈。”結果大藥兒子也被關進監獄。
大藥得知兒子蒙冤入獄後,不由想到:爲了兒子,恐怕此次我得親赴王宮。于是他進王宮找到國王請求說:“我兒做下何等令國王不滿之事以致被關進監獄?”能生回答說:“偷走王妃項鏈之乞丐言你兒子亦參與此事。”大藥回來後即展開詳細調查,審慎觀察、推理後他又找到國王:“我敢保證這五人無一人偷竊項鏈,請國王將他們全部釋放。”能生對大藥所言深信不疑,隨即就將五人統統釋放。
大藥則一人前往花園打探、觀察,他找到丟失項鏈之地,發現阿秀嘎樹上經常都棲息有一母猴。大藥心想項鏈肯定已被此母猴拿走,應想辦法從它手中奪回。他要求國王與王妃再次前往花園,兩人均聽其建議如約而至。大藥對王妃說:“王妃應將飾品戴在身上,母猴愛模仿人,它想必也會戴出飾品。”結果當王妃將飾品戴于身上時,母猴也將珍珠項鏈挂于脖頸。大藥又令王妃翩翩起舞,母猴見狀也亦步亦趨扭動起來,但此次它脖上項鏈並未掉下。眼見母猴極善于模仿衆人動作,大藥馬上要求王妃低頭跳舞。當王妃如是埋頭起舞時,母猴當然立刻跟隨,結果當其低頭扭動之際,脖上項鏈終于掉落下來。國王興奮至極,竟抱住大藥脖子贊歎不已,還獎勵他大批財物。
六大臣後又集中商議道:“國王原先對我們非常信賴、友好,來自山岩地區之惡性大藥被國王重用後,我們竟漸成無絲毫威望之人,這可如何是好?”六大臣中一人首先發話道:“此皆因我們過去不知團結和合,才致大藥趁機鑽空,令我等力量漸趨薄弱。現今我們應于花園中再度集中並共同發願,從此之後務必互相信任、合作共事。國王雖已將我們舍棄,但只要我們有勇氣與毅力勵力奮鬥,情況一定會漸至好轉。”
六人便于花園中集會盟誓,大藥看見後心想:這幾人過去從未集中過,此次聚會一定暗藏陰謀。大藥心生懷疑後便派自己平日馴養之鹦鹉達拉西前往偷聽,當時六大臣正共同起誓道:“我們一定要互相信任,今日必須當衆將自己秘密掏出說與衆人。”于是他…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下冊) 九 智慧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