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萬國家民衆全部前往如來前聞法。賜慰如來則爲他們宣說八解脫法門,摧敵國王就以遍滿叁千大千世界之七寶供養如來,然後又與其余人衆舍棄俗家、趕赴寂靜處出家,結果六萬國家民衆全部現前八解脫境界,國王反倒未現前此等境界。原來因他聽聞八解脫法後,既不貪執世間,又不舍棄世間,他因對身陷生死輪回中之衆生生出悲心,故而十八大劫安住輪回中,並爲利益輪回漩渦中衆生而精進努力。
佛陀後來自己說過:“目犍連,不住一切等持之諸菩薩,必能速得無上菩提果。”
又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爲妙智國王,以不放逸行爲治理國家。他擁有八萬王妃,各個美豔無比、煞是好看,她們全都早起晚睡,不僅貌如天女,功德更等同于離貪者。妙智國王即于八萬妃子中入等持,並以入定之心如理了知禅定類別、煩惱與功德之差別,且通達女人心態、煩惱、功德等內容。女人中智慧微少、煩惱粗重者,他爲她們宣說調伏煩惱、生起智慧法門;女人煩惱微少、智慧增盛者,他爲彼等宣說滅盡微細煩惱之斷根法門;貪心大者面前,他爲其宣說不淨及無常法;嗔心熾盛者前,他則宣講慈悲及無常法;愚癡者面前,他又宣講緣起及無常法;分別念旺盛者前,他爲其宣說呼吸正念及無常法門;執相者前則宣說無相、無常法;執著我與我所者,他以空性及無常法對之;面對貪執世間之人時,就以無願及無常法引導……如是面對衆生種種煩惱,他皆能對症下藥,諸如:被貪心驅使之女人,令其行禅定、修習梵住道,並因之而得以轉生梵天天界;被嗔恨心驅使之女人,令其修四無量心及梵住道;執相女人令其修無相法及梵住道;貪執世間女人令其修無願及梵住道……妙智即如是令八萬女人皆遠離欲界貪欲並進而轉生梵天天界。
釋迦牟尼佛又曾轉生爲毀惑國王,以其福德力而致九十萬女衆相好端嚴,如是諸女衆僅以眼目觀望其他女人時,就能將對方煩惱及業果全部了知,同時亦將對方相續中不生煩惱或毀滅煩惱等情況也完全掌握。國王即如是憑其威力令九十萬女人通達業及煩惱本性,並進而遠離欲界貪欲及煩惱,且于死後均轉生梵天天界。
釋迦牟尼佛轉生爲善見國王時,雖享有長壽、富裕、安樂等世間榮華富貴,但卻並不以之而生貪心,他又前往別處深入禅定,有關此等公案在律藏中有廣說。
又釋迦牟尼佛久遠之前曾爲森林中一苦行仙人,當時有五百強盜曾將一村落焚毀,並奪走許多飲食與財物。有一人前往該村落時,強盜立即抓獲他並欲以之供祀夜叉。即將被當作供祭品之人深感恐怖,他隨即就開始向仙人祈禱。有天人當即就將情況彙報與仙人,他便親臨村莊要求強盜釋放此人,還爲他們宣講佛法。結果因其講法感召,五百強盜全部在他面前出家,並終得四禅五通。
釋迦牟尼成佛後,有次有一駝背要被五百強盜殺掉供祭,危難之時,駝背開始祈禱佛陀,釋迦牟尼佛立即以天人裝束、形象來至祭祀之地。衆強盜見到他後各個心生歡喜,他們皆認爲自己已看到天尊,于是紛紛合掌端坐其前。佛陀化現之天尊便諄諄開示:“從今往後再勿以人爲供品,應盡快聽聞正法。”他隨即便視衆人根基、意樂而宣示相應法要,並終使駝背者獲無來果位,五百強盜得預流果位。
釋迦牟尼佛隨後現出真身,衆人見之信心更加增上,他們全在佛前出家並皆證阿羅漢果位。此時那駝背者遺憾說道:“若我非爲殘疾,我也可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求道,並爲渡過輪回江河而精進修持,但奈何我卻……”結果當他剛言及此,他那駝背身軀瞬間就已恢複常態,且圓滿完好、端正莊嚴。他在生起難以抑止之歡喜心後終于滿願出家,並終獲阿羅漢果位。
釋迦牟尼佛又曾轉生爲一國王種姓之大菩薩,財富圓滿、相好莊嚴、對一切學問皆精通無礙,人們都對他喜愛、恭敬。菩薩看到在家諸過失後,等父母一去世即將萬貫家財對沙門、婆羅門、貧窮者行廣大上供下施,然後便毅然出家,到一寂靜地苦修禅定,並終以如理如法之行爲而名揚天下。
他父親一親友得知他境況後便對他說道:“在你青春年少之時,怎能舍棄富裕家庭前往寂靜地過那窮困生活?你爲何如此行事?還是呆在俗家居家過日爲好!”
尊者便對他宣說困縛于家中猶如身陷囹圄般之過失,及森林中寂靜清修之功德,此人聽罷對他所言深信不疑。
又久遠之前有一贊巴城,國王名爲雪海天,太子名爲海天,也即後來之釋迦牟尼佛。海天太子對藝術、五明悉皆精通,經父王開許後就到森林中苦行坐禅,並最終生起四禅五通。
國王大臣有子五百名,對藝術等學問亦非常精通,他們不免內心日漸驕慢起來,衆人自矜道:“我等學問、相貌已無人能比。”五百人之上師卻對他們說:“海天太子現住于森林中,若與其相較,你們所擁有之才華、相貌、能力、智慧千萬分不及其一。”衆人聞言各個急于見到太子本人,他們便與上師一道來至太子禅定之森林。見到太子後,僅其外相就已令人贊歎不已,大家皆認爲太子肯定更具有其他功德。于是衆人就在他面前出家,並于他教導下亦獲四禅五通之境界。
待釋迦牟尼成佛後,原先那五百人之上師即成爲具天箭師,他于廣嚴城中教授五百人射箭技藝,那五百人即爲當時之五百大臣之子。具天箭師先贊歎釋迦牟尼佛箭法高超,然後便率五百弟子同在佛前出家,並皆獲阿羅漢果位。
久遠之前,有五百商人曾路經一茂密森林,當時夜叉興風作怪,竟刮起漫天狂風。正當衆人無可奈何之時,釋迦牟尼佛那時即示現爲具有五神通之威力無窮仙人,將商人及其財富全部從森林中解救出來,並使其順利返回原先居住之地。衆商人皆大歡喜,于是紛紛到仙人前出家求法,並終獲四禅五通。
釋迦牟尼佛以前曾示現爲衆多仙人,救度無數衆生出離死亡恐怖,並令其皆獲四禅五通。此種行迹數不勝數,這裏僅能略敘而已。
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爲一山兔,當時久旱無雨、災荒頻出,在寂靜地有一仙人此時便欲離開靜處前往城市。山兔與此人曆來關系友善,得知仙人心態後,它就到他面前廣宣寂靜地之功德及城市過患。山兔最終竟跳入火坑,以此懇請仙人勿離開靜處。仙人急忙將山兔從火坑中救出,並感動不已地說道:“你既希望我能呆在寂靜地,那在我有生之年,我發願一定住于靜處。”
待其發願後,天降喜雨,草木複生。最終以仙人大上師山兔之恩德,仙人終獲五通。(在《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只是最後山兔爲供養仙人犧牲了自己的身體。)
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于莫特勒地轉生爲一大轉輪王,一直以如理如法之方式主持國政。當其頭發變白、年歲漸老時,他開始行持梵淨行並最終出家,且爲自己後代種姓開出家之先例,並要求後輩皆要隨順他出家抉擇。
其後在莫特勒地方,有八萬四千轉輪王皆與他同樣行持梵淨行並出家求法。其中最後一位轉輪王名爲輻輪,已獲與帝釋天平分秋色之地位。但他不貪享樂,又重返故土弘揚善法、行持仙人梵淨行道。
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爲一婆羅門,名爲熾燃。當其坐禅時,有衆多飛禽于其發髻中做窩,但熾燃根本不爲之所動,始終如如不動、端坐禅定。
因此我等當知:以上行迹皆在宣示世尊于不可思議劫中,曾行持不可思議等持、禅定。
以上圓滿宣說了釋迦牟尼佛廣行禅定之種種公案。
木鼈果:外觀美麗,味道甘美,但有毒,會致人死地。
澆灌勺:火祭時用以舀油的圓勺。
集智:十智之一,證上下界集谛之智。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下冊) 八 禅定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