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這裏是簡別西方極樂世界的能念與所念,以及叁寶不同之相。能念的就是空假中叁觀。能念之心本體即空,覓之了不可得,此是空觀。能念之心圓照一切法,了知一切法形成之所以然,是假觀。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寂不二,照寂一如,即是中道。以能觀的空假中叁觀之心,觀所念之叁寶,自然與叁寶相應。
所念之叁寶有別相叁寶、一體叁寶,及在藏通別圓四教叁寶也有所不同,叁谛權實亦有所不同。別相叁寶,是在相上有差別。佛寶就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法身就像天上的月亮,報身就是月亮所發的光,應化身就是水中的影子,這是叁身之間的關系。法身佛就是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盧舍那佛,像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屬于化身佛。法寶就是教理行果,教即是佛的叁藏十二部經典,理就是每一部經當中所诠之理不同,行是按照佛在經典中所講的道理去付之于行動的方法,然後依此方法修學而證得果位,即教理行果。僧寶就是叁乘賢位,包括小乘聲聞、中乘的緣覺、大乘的菩薩。佛教講“聖賢”,聖人指斷盡煩惱之人,像阿羅漢斷除了見思煩惱,就可以稱爲聖人,緣覺、菩薩也可以稱爲聖人,佛是究竟圓滿的聖人。已經去惡向善,但是沒有斷盡煩惱的,就稱爲賢人。
一體叁寶又名同體叁寶,是我們自性本來具有的。佛代表覺悟,法代表正見,僧代表清淨,自性當中就具有這叁寶。我們皈依的時候,是通過皈依事相的叁寶,住持叁寶,來啓迪我們自性的叁寶,把自性的覺正淨顯現出來。何謂住持叁寶?佛滅度後,我們塑造的佛像代表了佛寶;釋迦牟尼佛所闡述的叁藏十二部經典是法寶;剃除須發、著染色衣,這些出家僧人,比丘比丘尼是僧寶。這些叁寶是表法的意思,我們看到了佛像,自己要覺悟;看到了經書,自己要具足正見;看到了僧人,只要他穿著僧人的衣服,馬上就想到我要清淨。不要看到僧人以後去找僧人的麻煩、毛病,那就不對了,不但沒有功德而且增加罪過。所以我們皈依是通過皈依事相的叁寶來啓迪理性上的叁寶。現在有些人說不要去找出家人皈依了,自己在家裏面皈依,這種想法就是不對的,叫執理廢事。像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有人說自性就是彌陀,當下即是淨土,我爲什麼還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呢?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可求,那你怎麼生起念佛求生之心呢?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不能執理廢事,一定要按照儀規如理如法地舉行叁皈依儀式。
按照天臺宗的教理,叁寶在藏通別圓四教當中也有所不同。藏教佛斷除見思惑,證得偏真涅槃,是不圓滿不究竟的。通教佛寶斷除了見思煩惱,侵斷習氣,證真谛涅槃。別教佛寶不僅斷除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還斷除了十二品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有四十二品,別教的佛斷除十二品無明煩惱尚不究竟。圓教佛寶徹底斷盡了見思、塵沙以及四十二品無明煩惱,永遠遠離了分段生死跟變異生死,證得了涅槃叁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就是圓教佛。藏教法寶是生滅四谛,生滅十二因緣,修學事相六度。通教法寶修無生四谛,不生滅十二因緣,空性六度。別教法寶修學無量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圓教法寶修學無作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稱性六度。藏教僧寶修學析空觀,斷見思煩惱。通教僧寶修學體空觀,對一切色法體察無有自性,能夠斷除見思煩惱。別教僧寶修學次第叁觀,斷十二品無明煩惱。圓教僧寶修學一心叁觀,斷除十二品乃至四十一品無明煩惱。還有叁谛權實之不同,藏通二教屬于真谛叁寶,別教爲次第叁寶,圓教是一心叁谛叁寶。前叁教屬于權,圓教屬于實。
壬二、徵釋略顯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叁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這段經文是回答大家疑問的。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有國無惡道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接著又發一願,不但國無惡道而且不聞惡名,“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那我們在經中看到“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這些鳥不是惡道之名不是惡道衆生嗎?是不是與阿彌陀佛所發之願相違背了?經文又告訴我們“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些鳥是阿彌陀佛爲了教化衆生,欲令法音宣流,以種種神通力量變化所作。
【徵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诠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我們這個世界的鳥是屬于畜生道的,它爲什麼會得畜生道的果報?就是因爲前世愚癡,是罪報所生。極樂世界衆生沒有愚癡,這些鳥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那爲什麼還有這些惡名呢?這裏通過問答的形式來破除我們的疑惑。極樂世界沒有惡業,這些鳥也就不是惡報,皆是善報感化所生。感化的五陰之身不是惡報之身,其名也不是惡道之名,而皆是善名,白鶴孔雀鹦鹉這些假名,皆是诠顯如來之究竟功德。
【問。化作衆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于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這裏通過問答的形式來顯示利益。佛講法皆具足四悉檀義:一、世界悉檀,歡喜益。娑婆世界衆生就是喜歡鳥類的衆生,看到鳥兒就歡喜,我們有很多詞語與鳥有關,小鳥依人、鳥語花香等等。所以阿彌陀佛針對我們這些衆生的根性,在西方極樂世界變化種種奇特之鳥,像此地稀有的白鶴、孔雀、鹦鹉、妙音、共命之鳥,還有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的種種奇妙雜色之鳥,讓喜歡鳥的衆生能夠聽聞西方極樂世界生起歡喜心,對西方極樂世界生起信心。二、爲人悉檀,生善益。這些鳥不僅能夠發聲,而且聲音非常之妙,宣說叁十七道品,並且所說之法能夠隨順衆生根機,小乘根機的人能夠聽到小乘的法,大乘根機的人就能聽到四攝六度法,讓衆生得到利益。還有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覺得鳥能說法非常奇特,我作爲人怎麼能不如鳥呢,于是就更加勇猛精進去修學,這樣也能夠生善益。叁、對治悉檀,滅惡益。我們在娑婆世界,往往作爲人類要主宰整個自然界,覺得畜生道的衆生就是我們桌子上的一盤菜,對畜生道的衆生起下劣想。到了極樂世界,看到衆鳥都能講經說法,這時我們就生起慚愧心,不要對這些鳥起下劣想,瞧不起畜生道的衆生,就能斷除我們的分別心、輕慢心,能夠滅除惡的知見。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衆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極樂世界一切萬事萬物皆是法身隨緣幻化之妙用,體會到法身平等,人與鳥是平等的,衆生跟佛是平等的,一切萬法皆是平等,能夠悟入甚深究竟之義理,契入中道實相,得第一義悉檀,令得入理益。鳥音說法具足這四悉檀之義。
【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叁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這裏標顯法界,直指萬法唯心之宗旨。西方極樂世界的微風,吹到人身上是觸塵,行樹羅網是色香味叁塵,鳥語風聲屬于聲塵,色聲香味觸前五塵屬于實法,五塵投射的影子是法塵,爲假法。這六塵是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極樂世界衆生就是正報,不管正報與依報,實法與假法,每一法皆是具足如來的叁身四德。佛已經徹底證得了諸法實相之理,就能理具事照,隨緣大用,建造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隨拈一法,都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叁身四德(四德即常樂我淨),西方極樂世界的每一法都是阿彌陀佛的法身變化所現。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