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这里是简别西方极乐世界的能念与所念,以及三宝不同之相。能念的就是空假中三观。能念之心本体即空,觅之了不可得,此是空观。能念之心圆照一切法,了知一切法形成之所以然,是假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寂不二,照寂一如,即是中道。以能观的空假中三观之心,观所念之三宝,自然与三宝相应。
所念之三宝有别相三宝、一体三宝,及在藏通别圆四教三宝也有所不同,三谛权实亦有所不同。别相三宝,是在相上有差别。佛宝就是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法身就像天上的月亮,报身就是月亮所发的光,应化身就是水中的影子,这是三身之间的关系。法身佛就是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像我们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属于化身佛。法宝就是教理行果,教即是佛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理就是每一部经当中所诠之理不同,行是按照佛在经典中所讲的道理去付之于行动的方法,然后依此方法修学而证得果位,即教理行果。僧宝就是三乘贤位,包括小乘声闻、中乘的缘觉、大乘的菩萨。佛教讲“圣贤”,圣人指断尽烦恼之人,像阿罗汉断除了见思烦恼,就可以称为圣人,缘觉、菩萨也可以称为圣人,佛是究竟圆满的圣人。已经去恶向善,但是没有断尽烦恼的,就称为贤人。
一体三宝又名同体三宝,是我们自性本来具有的。佛代表觉悟,法代表正见,僧代表清净,自性当中就具有这三宝。我们皈依的时候,是通过皈依事相的三宝,住持三宝,来启迪我们自性的三宝,把自性的觉正净显现出来。何谓住持三宝?佛灭度后,我们塑造的佛像代表了佛宝;释迦牟尼佛所阐述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法宝;剃除须发、着染色衣,这些出家僧人,比丘比丘尼是僧宝。这些三宝是表法的意思,我们看到了佛像,自己要觉悟;看到了经书,自己要具足正见;看到了僧人,只要他穿着僧人的衣服,马上就想到我要清净。不要看到僧人以后去找僧人的麻烦、毛病,那就不对了,不但没有功德而且增加罪过。所以我们皈依是通过皈依事相的三宝来启迪理性上的三宝。现在有些人说不要去找出家人皈依了,自己在家里面皈依,这种想法就是不对的,叫执理废事。像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有人说自性就是弥陀,当下即是净土,我为什么还要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可求,那你怎么生起念佛求生之心呢?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能执理废事,一定要按照仪规如理如法地举行三皈依仪式。
按照天台宗的教理,三宝在藏通别圆四教当中也有所不同。藏教佛断除见思惑,证得偏真涅槃,是不圆满不究竟的。通教佛宝断除了见思烦恼,侵断习气,证真谛涅槃。別教佛宝不仅断除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还断除了十二品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有四十二品,別教的佛断除十二品无明烦恼尚不究竟。圆教佛宝彻底断尽了见思、尘沙以及四十二品无明烦恼,永远远离了分段生死跟变异生死,证得了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就是圆教佛。藏教法宝是生灭四谛,生灭十二因缘,修学事相六度。通教法宝修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空性六度。別教法宝修学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圆教法宝修学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藏教僧宝修学析空观,断见思烦恼。通教僧宝修学体空观,对一切色法体察无有自性,能够断除见思烦恼。別教僧宝修学次第三观,断十二品无明烦恼。圆教僧宝修学一心三观,断除十二品乃至四十一品无明烦恼。还有三谛权实之不同,藏通二教属于真谛三宝,別教为次第三宝,圆教是一心三谛三宝。前三教属于权,圆教属于实。
壬二、徵释略显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这段经文是回答大家疑问的。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发了四十八大愿,其中有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接着又发一愿,不但国无恶道而且不闻恶名,“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那我们在经中看到“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这些鸟不是恶道之名不是恶道众生吗?是不是与阿弥陀佛所发之愿相违背了?经文又告诉我们“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些鸟是阿弥陀佛为了教化众生,欲令法音宣流,以种种神通力量变化所作。
【徵释可知。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我们这个世界的鸟是属于畜生道的,它为什么会得畜生道的果报?就是因为前世愚痴,是罪报所生。极乐世界众生没有愚痴,这些鸟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那为什么还有这些恶名呢?这里通过问答的形式来破除我们的疑惑。极乐世界没有恶业,这些鸟也就不是恶报,皆是善报感化所生。感化的五阴之身不是恶报之身,其名也不是恶道之名,而皆是善名,白鹤孔雀鹦鹉这些假名,皆是诠显如来之究竟功德。
【问。化作众鸟何义。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这里通过问答的形式来显示利益。佛讲法皆具足四悉檀义:一、世界悉檀,欢喜益。娑婆世界众生就是喜欢鸟类的众生,看到鸟儿就欢喜,我们有很多词语与鸟有关,小鸟依人、鸟语花香等等。所以阿弥陀佛针对我们这些众生的根性,在西方极乐世界变化种种奇特之鸟,像此地稀有的白鹤、孔雀、鹦鹉、妙音、共命之鸟,还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的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让喜欢鸟的众生能够听闻西方极乐世界生起欢喜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生起信心。二、为人悉檀,生善益。这些鸟不仅能够发声,而且声音非常之妙,宣说三十七道品,并且所说之法能够随顺众生根机,小乘根机的人能够听到小乘的法,大乘根机的人就能听到四摄六度法,让众生得到利益。还有些人往生到极乐世界觉得鸟能说法非常奇特,我作为人怎么能不如鸟呢,于是就更加勇猛精进去修学,这样也能够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灭恶益。我们在娑婆世界,往往作为人类要主宰整个自然界,觉得畜生道的众生就是我们桌子上的一盘菜,对畜生道的众生起下劣想。到了极乐世界,看到众鸟都能讲经说法,这时我们就生起惭愧心,不要对这些鸟起下劣想,瞧不起畜生道的众生,就能断除我们的分别心、轻慢心,能够灭除恶的知见。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众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极乐世界一切万事万物皆是法身随缘幻化之妙用,体会到法身平等,人与鸟是平等的,众生跟佛是平等的,一切万法皆是平等,能够悟入甚深究竟之义理,契入中道实相,得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鸟音说法具足这四悉檀之义。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这里标显法界,直指万法唯心之宗旨。西方极乐世界的微风,吹到人身上是触尘,行树罗网是色香味三尘,鸟语风声属于声尘,色声香味触前五尘属于实法,五尘投射的影子是法尘,为假法。这六尘是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极乐世界众生就是正报,不管正报与依报,实法与假法,每一法皆是具足如来的三身四德。佛已经彻底证得了诸法实相之理,就能理具事照,随缘大用,建造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随拈一法,都具足了阿弥陀佛的三身四德(四德即常乐我净),西方极乐世界的每一法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变化所现。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