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歸、五戒、剃度儀軌▪P2

  ..續本文上一頁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叁聚解脫木叉 十二分經權實教典 離欲清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頂禮 (頂禮一拜)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 文殊普賢 清淨海衆 諸大菩薩 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 西天東土曆代祖師 傳南山宗諸大律師 惟願不違本誓 降臨法筵 證盟受戒 (頂禮一拜)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 梵釋四天 天龍八部 伽藍土地護戒神王 金剛力士 幽顯靈祈 惟願不違本誓 監壇護法 (頂禮一拜)

  【六、忏悔】和尚教念 受戒者自說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忏悔 叁遍叁拜

  【七、問遮難】 和尚問 受者答

  汝殺父否? 汝殺母否?

  汝盜僧物否? 汝破淨戒否?

  汝破他人淨戒否?

  【八、受叁歸】和尚教雲:

  我(各稱法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爲□分優婆塞(夷),如來至尊等正覺是我世尊。叁說叁叩

  我(各稱法名),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爲□分優婆塞(夷),如來至尊等正覺是我世尊。叁說叁叩

  【九、宣戒相】和尚教雲:

  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我(各稱法名)亦盡形壽不殺生。

  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我(各稱法名)亦盡形壽不偷盜。

  如諸佛盡形壽不淫欲,我(各稱法名)亦盡形壽不邪淫。

  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我(各稱法名)亦盡形壽不妄語。

  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我(各稱法名)亦盡形壽不飲酒。

  和尚雲:

  既受叁歸五戒,諸引禮大德,可將缦衣令彼著身。偈雲:

  善哉解脫服,盋咤禮忏衣,

  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十、發願】和尚教雲: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叁遍 叁拜

  【十一、勸囑】和尚雲:

  勸告受戒者,既已發心受戒,即應依教奉持,能依教奉行否?

  答:能依教奉行。

  【十二、回向】和尚鳴尺一下 起座合掌雲:

  授戒功德圓滿,大衆合掌同音念佛回向。

  維那師舉佛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念佛數聲,維那師舉回向偈 和尚下座

  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

  摩诃般若波羅密。

  和尚叁禮,受戒者隨後亦叁拜。

  維那師雲: 禮謝和尚叁拜 又雲: 送和尚回寮 又雲: 禮謝諸引禮師叁拜

  貳•叁•授八關戒齋儀軌 (多人用此法)

  【一、請師】敷座,供列香花,求戒者執香請師,師至殿堂,舉香贊,戒師拈香,禮佛升座。 維那舉:

  八支齋體 受持夜朝 關閉諸惡長善苗 心淨樂囂囂 佛光遙照 歸禮罪蠲消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叁稱 維那師呼:上香 複位 又雲: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一齊向上排班 聞磬聲至誠頂禮叁拜。 長跪 合掌

  維那師教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各稱法名),今請大德爲八戒本師,願大德爲我作八戒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淨戒,慈愍故。 (叁請叁叩)

  【二、開導】和尚約略說明,八戒之意義即持齋的方法。

  汝等既已殷勤申請,可爾爲汝作八戒本師,所有語言,聽我開導:(白話)

  八關齋,是禁閉八事不犯,齋者齊也。以過中不食爲齋體,以身齊則無穢惡,口齊則無諸過,心齊則無煩惱諸漏業因。必須一日一夜,秉志虔誠,內以六念淨其志意。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外以八支束其身口,不殺生乃至不非時食。由是叁業清淨,誠爲出世正因,解脫根本。汝能如法秉受否?

  答:能如法受持。

  【叁、請聖】和尚舉,大衆合 (叁請)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 西方接引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惟願不違本誓 降臨法筵 證盟受戒 (頂禮一拜)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叁聚解脫木叉 十二分經權實教典 離欲清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頂禮 (頂禮一拜)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 文殊普賢 清淨海衆 諸大菩薩 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 西天東土曆代祖師 傳南山宗諸大律師 惟願不違本誓 降臨法筵 證盟受戒

  (頂禮一拜)

  香花迎 香花請 弟子衆等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 梵釋四天 天龍八部 伽藍土地護戒神王 金剛力士 幽顯靈祈 惟願不違本誓 監壇護法 (頂禮一拜)

  【四、忏悔】和尚教念 受戒者自說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忏悔。 叁遍叁拜

  【五、問遮難】和尚問 受者答

  汝殺父否? 汝殺母否? 汝盜僧物否? 汝破淨戒否?

  【六、受歸】 和尚教 受者說

  我(各稱法名),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爲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尊等正覺是我世尊。 叁說叁叩

  我(各稱法名),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爲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尊等正覺,是我世尊。 叁說叁叩

  次應教受戒齋法:

  我(各稱法名)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嗔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忏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

  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殺生。

  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偷盜。

  如諸佛盡形壽不淫欲,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淫欲。

  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妄語。

  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飲酒。

  如諸佛盡形壽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

  如諸佛盡形壽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如諸佛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坐高廣大床。

  如諸佛盡形壽不非時食,我(各稱法名)一日一夜不非時食。

  【七、發願】和尚教雲: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叁遍 叁拜

  【八、回向】和尚鳴尺一下 起座合掌雲:

  授戒功德圓滿,衆等合掌同音回向。維那師舉回向偈: 和尚下座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和尚叁禮,受戒者隨後亦叁拜。

  維那師雲:禮謝和尚叁拜 又雲: 送和尚回寮 又雲: 禮謝諸引禮師叁拜

  參•剃度儀軌

  【一、秉白告衆】

  大德僧聽,是某甲從某甲求剃發,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從某甲剃發,白如是。

  【二、選處設座、師僧入堂】:大衆入堂已,二師拈香禮佛,唱香贊,二師登座。

  【叁、請師】引行者至二師前具儀。引禮師雲:

  夫以儒敦事父,唯重于成身。釋製依師,務存于學道。四儀軌度,籍此以琢磨。五分法身,因茲而成立。理須竭誠事奉,克志陳詞。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法名)今請大德爲和尚,願大德爲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發出家,慈愍故。叁說

  和尚答雲:

  可爲汝作剃發和尚。

  引請師雲:

  夫以厭處凡流,欣參寶位。將欲剪除于俗態,理宜警策于蒙心。今爲汝請□□作剃發阿阇梨。汝當專秉一心,恭陳叁請,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法名)今請大德爲剃發阿闍梨,願大德爲我作剃發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發出家,慈愍故。叁說

  阿闍梨雲:

  可爲汝作剃發阿闍梨,所有教示,須當谛聽。

  【四、辭親脫索】阿闍梨雲:(阿闍梨開示畢,引行者朝父母所作禮)

  出家之人,雖高超俗表,爲世福田,禮越常情,不拜君王,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養育恩深,汝當起立,專精拜辭,此之一拜,謂最後拜也。

  教唱:唱畢除俗服、著僧服

  流轉叁界中,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爲,真實報恩者。

  【五、策導禮佛】引請師,引入衆長跪合掌。阿闍梨雲:

  毛發等者,虛幻不實,早生厭患,脫離生死。叁世諸佛,不說在家成道。曆代祖師,阿誰行染度人,所以佛佛授手,祖祖傳心。不染世緣,方成法器,上酬四重之恩,下濟群生之苦。今已辭君親,拜別父母,歸投叁寶,爲佛弟子。

  阿闍梨說偈雲: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

  阿闍梨又告雲:

  汝當端身合掌,至誠作觀,禮拜十方佛。

  引請師教唱:

  歸依大世尊,能度叁有苦,

  亦願諸衆生,普入無爲樂。

  【六、落發披衣】阿闍梨以香湯灌頂,引至和尚處,長跪合掌(本應阿闍梨剃四邊發,因不便故)。

  和尚雲:

  善男子,斯時諸緣具足,此乃曠劫多生之善因,非今朝偶爾之僥幸,汝當愈加深信,生大歡喜。

  和尚問雲:今爲汝剃去頂發可否?

  行者答雲:可爾。和尚即爲剃之,大衆同唱 出家偈:

  毀形守志節,割愛無所親;

  棄家弘聖道,願度一切人。

  和尚取袈裟授與行者,便頂戴受已,複還和尚,如是叁反已,和尚親爲著之,說偈:

  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廣度諸衆生。

  【七、授歸教誡】行者長跪合掌,阿闍梨教雲:

  今且爲汝受翻邪叁歸,汝當志誠歸向。從今以後,盡此形命,誓依佛爲師,誓學法藏,誓同僧海。.

  又說雲:

  我(法名),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叁說

  我(法名),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叁說

  授已告雲:

  汝既出家,當依出家法,修出家行,當依良師,習學正法,勤求解脫,切莫作惡破戒,濫汙僧倫,自增苦業。常記此語,以自策勤。

  【八、自慶】 引請師教唱:

  遇哉值佛者,何人誰不喜;

  福願與時會,我今獲法利。

  【九、祝贊回向】 二師起座 引請師舉雲: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

  行者禮謝二師及大衆師。

  

《叁歸、五戒、剃度儀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