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归、五戒、剃度仪轨▪P2

  ..续本文上一页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十二分经权实教典 离欲清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 (顶礼一拜)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观音势至 文殊普贤 清净海众 诸大菩萨 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传南山宗诸大律师 惟愿不违本誓 降临法筵 证盟受戒 (顶礼一拜)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光明会上寄位诸天 梵释四天 天龙八部 伽蓝土地护戒神王 金刚力士 幽显灵祈 惟愿不违本誓 监坛护法 (顶礼一拜)

  【六、忏悔】和尚教念 受戒者自说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三遍三拜

  【七、问遮难】 和尚问 受者答

  汝杀父否? 汝杀母否?

  汝盗僧物否? 汝破净戒否?

  汝破他人净戒否?

  【八、受三归】和尚教云:

  我(各称法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为□分优婆塞(夷),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三叩

  我(各称法名),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尽形寿为□分优婆塞(夷),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三叩

  【九、宣戒相】和尚教云:

  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我(各称法名)亦尽形寿不杀生。

  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我(各称法名)亦尽形寿不偷盗。

  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我(各称法名)亦尽形寿不邪淫。

  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我(各称法名)亦尽形寿不妄语。

  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我(各称法名)亦尽形寿不饮酒。

  和尚云:

  既受三归五戒,诸引礼大德,可将缦衣令彼着身。偈云:

  善哉解脱服,盋咤礼忏衣,

  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十、发愿】和尚教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遍 三拜

  【十一、劝嘱】和尚云:

  劝告受戒者,既已发心受戒,即应依教奉持,能依教奉行否?

  答:能依教奉行。

  【十二、回向】和尚鸣尺一下 起座合掌云:

  授戒功德圆满,大众合掌同音念佛回向。

  维那师举佛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念佛数声,维那师举回向偈 和尚下座

  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密。

  和尚三礼,受戒者随后亦三拜。

  维那师云: 礼谢和尚三拜 又云: 送和尚回寮 又云: 礼谢诸引礼师三拜

  贰•三•授八关戒斋仪轨 (多人用此法)

  【一、请师】敷座,供列香花,求戒者执香请师,师至殿堂,举香赞,戒师拈香,礼佛升座。 维那举:

  八支斋体 受持夜朝 关闭诸恶长善苗 心净乐嚣嚣 佛光遥照 归礼罪蠲消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维那师呼:上香 复位 又云:

  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一齐向上排班 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 长跪 合掌

  维那师教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各称法名),今请大德为八戒本师,愿大德为我作八戒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清净戒,慈愍故。 (三请三叩)

  【二、开导】和尚约略说明,八戒之意义即持斋的方法。

  汝等既已殷勤申请,可尔为汝作八戒本师,所有语言,听我开导:(白话)

  八关斋,是禁闭八事不犯,斋者齐也。以过中不食为斋体,以身齐则无秽恶,口齐则无诸过,心齐则无烦恼诸漏业因。必须一日一夜,秉志虔诚,内以六念净其志意。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外以八支束其身口,不杀生乃至不非时食。由是三业清净,诚为出世正因,解脱根本。汝能如法秉受否?

  答:能如法受持。

  【三、请圣】和尚举,大众合 (三请)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西方接引阿弥陀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 惟愿不违本誓 降临法筵 证盟受戒 (顶礼一拜)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 五篇三聚解脱木叉 十二分经权实教典 离欲清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 (顶礼一拜)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观音势至 文殊普贤 清净海众 诸大菩萨 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传南山宗诸大律师 惟愿不违本誓 降临法筵 证盟受戒

  (顶礼一拜)

  香花迎 香花请 弟子众等一心奉请

  光明会上寄位诸天 梵释四天 天龙八部 伽蓝土地护戒神王 金刚力士 幽显灵祈 惟愿不违本誓 监坛护法 (顶礼一拜)

  【四、忏悔】和尚教念 受戒者自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三遍三拜

  【五、问遮难】和尚问 受者答

  汝杀父否? 汝杀母否? 汝盗僧物否? 汝破净戒否?

  【六、受归】 和尚教 受者说

  我(各称法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世尊。 三说三叩

  我(各称法名),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世尊。 三说三叩

  次应教受戒斋法:

  我(各称法名)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

  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杀生。

  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偷盗。

  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淫欲。

  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妄语。

  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饮酒。

  如诸佛尽形寿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

  如诸佛尽形寿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如诸佛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坐高广大床。

  如诸佛尽形寿不非时食,我(各称法名)一日一夜不非时食。

  【七、发愿】和尚教云: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遍 三拜

  【八、回向】和尚鸣尺一下 起座合掌云:

  授戒功德圆满,众等合掌同音回向。维那师举回向偈: 和尚下座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和尚三礼,受戒者随后亦三拜。

  维那师云:礼谢和尚三拜 又云: 送和尚回寮 又云: 礼谢诸引礼师三拜

  参•剃度仪轨

  【一、秉白告众】

  大德僧听,是某甲从某甲求剃发,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从某甲剃发,白如是。

  【二、选处设座、师僧入堂】:大众入堂已,二师拈香礼佛,唱香赞,二师登座。

  【三、请师】引行者至二师前具仪。引礼师云:

  夫以儒敦事父,唯重于成身。释制依师,务存于学道。四仪轨度,籍此以琢磨。五分法身,因兹而成立。理须竭诚事奉,克志陈词。恐汝未能,我今教汝:

  大德一心念,我(法名)今请大德为和尚,愿大德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剃发出家,慈愍故。三说

  和尚答云:

  可为汝作剃发和尚。

  引请师云:

  夫以厌处凡流,欣参宝位。将欲剪除于俗态,理宜警策于蒙心。今为汝请□□作剃发阿阇梨。汝当专秉一心,恭陈三请,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法名)今请大德为剃发阿闍梨,愿大德为我作剃发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发出家,慈愍故。三说

  阿闍梨云:

  可为汝作剃发阿闍梨,所有教示,须当谛听。

  【四、辞亲脱索】阿闍梨云:(阿闍梨开示毕,引行者朝父母所作礼)

  出家之人,虽高超俗表,为世福田,礼越常情,不拜君王,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养育恩深,汝当起立,专精拜辞,此之一拜,谓最后拜也。

  教唱:唱毕除俗服、著僧服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五、策导礼佛】引请师,引入众长跪合掌。阿闍梨云:

  毛发等者,虚幻不实,早生厌患,脱离生死。三世诸佛,不说在家成道。历代祖师,阿谁行染度人,所以佛佛授手,祖祖传心。不染世缘,方成法器,上酬四重之恩,下济群生之苦。今已辞君亲,拜别父母,归投三宝,为佛弟子。

  阿闍梨说偈云: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

  阿闍梨又告云:

  汝当端身合掌,至诚作观,礼拜十方佛。

  引请师教唱:

  归依大世尊,能度三有苦,

  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

  【六、落发披衣】阿闍梨以香汤灌顶,引至和尚处,长跪合掌(本应阿闍梨剃四边发,因不便故)。

  和尚云:

  善男子,斯时诸缘具足,此乃旷劫多生之善因,非今朝偶尔之侥幸,汝当愈加深信,生大欢喜。

  和尚问云:今为汝剃去顶发可否?

  行者答云:可尔。和尚即为剃之,大众同唱 出家偈:

  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

  弃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

  和尚取袈裟授与行者,便顶戴受已,复还和尚,如是三反已,和尚亲为著之,说偈: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七、授归教诫】行者长跪合掌,阿闍梨教云:

  今且为汝受翻邪三归,汝当志诚归向。从今以后,尽此形命,誓依佛为师,誓学法藏,誓同僧海。.

  又说云:

  我(法名),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

  我(法名),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授已告云:

  汝既出家,当依出家法,修出家行,当依良师,习学正法,勤求解脱,切莫作恶破戒,滥污僧伦,自增苦业。常记此语,以自策勤。

  【八、自庆】 引请师教唱:

  遇哉值佛者,何人谁不喜;

  福愿与时会,我今获法利。

  【九、祝赞回向】 二师起座 引请师举云: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行者礼谢二师及大众师。

  

《三归、五戒、剃度仪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