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今時代邪見、貪嗔惡濁泛濫,公平正直的智者極爲罕見,即使是清淨宗派的智者們進行庸俗的辯論也將成爲嗔恨之因,何況是那些冒充成就者的愚人呢?《龍王鼓音頌》中說:“品質惡劣者,爲邪見所毀,粗暴生嗔時,沈默獲安樂。”又雲:“愚者宣講法,摧毀諸善根,攝受多衆生,將于地獄炖。”
此外,末法時代許多出家人誹謗正法,從而以舍法罪墮入大地獄中,于數劫感受痛苦,又于多生轉爲面目不正、聾盲者、無舌者、醜陋者、駝背者、無頸者、跛足者、聲音如狗叫者,恒爲饑渴所逼,身體枯瘦、嘴巴糜爛、衆人不喜等衆生。
特別是,評價大圓滿、大手印見修的是非,猶如用一拃來衡量虛空一樣,。甚至連這些話語被風吹到的地方都要十分戒備。如《寶性論》中雲:“何人若嗔法,彼豈得解脫?”其中宣說了謗法的許多過患。《等虛空邊續》中說:“密中之勝密,何人若誹謗,則棄佛勝密,永離解脫道。”《深智圓滿續》中說:“違背了義罪業者,定墮地獄誠可悲。”《護意續》中雲:“若謗普賢此密意,乃至虛空存在間,死後墮入金剛獄。”《眼珠續》中說:“佛教末世時,惑苦極熾盛,縱厭輪回法,行法入佛門,然受劣宗染,偏袒執佛法,增上邪念诤,因煩惱嫉妒,以法造舍法,偏執經律藏,贊自貶他法,慢言純誹謗,精華密乘法,造彼舍法罪,濁世修行者,如覆口沙箱,墮金剛無間,地獄等惡道。”沒有理解佛法要點而舍法的人很難擺脫輪回。如經中說:“不知微妙法,愚者長流轉。”諸如此類的所有經續注疏中宣說了舍法的無量過患。在印度藏地關于此類公案雖然爲數不少,但此處恐繁不述。
在家人不要聽到別人的一種說法便評價佛法的好壞、正法吉不吉祥(有無加持)等等,否則,僅僅在口頭上也會造舍法罪,危險性極大。所以,我們從今以後必須備加謹慎,對以前所造的此等罪業以強烈的追悔心來忏悔,爭取得以清淨。
壬四、忏悔誹謗菩薩罪:
誹謗諸菩薩之罪,較殺叁界有情重,
發露忏悔無義罪。
忏悔誹謗菩薩的罪過,前面已講了殺害一個衆生罪過有多嚴重,這裏說,以惡心誹謗諸位菩薩(的罪過)比同一時間殺害叁界一切有情的罪過還要嚴重,因爲菩薩是成佛之因,相當于是一切衆生的父母。經中也說:“若以嗔心反對菩薩,則比將一切衆生關入牢獄罪過還大;若诋毀菩薩,則比殺南贍部洲衆生之罪還重;若生起嗔心而詈罵大乘勝解行菩薩或說不悅耳之語,則比毀壞盡恒河沙數佛塔之罪還嚴重。”又說:“若诋毀菩薩,比殺害一切衆生並奪去彼等所有財物之罪還大。”因此,(在阿彌陀佛及其眷屬前)發露忏悔毫無意義中所造的這些彌天大罪。
如同諺語所說:“不知盜賊菩薩在何處。”絕不能從外表形象上估計人的好壞而隨口誹謗,我們根本不了解(凡夫或聖者)真實的情況是怎樣,含而不露的瑜伽士們就像灰蓋著的火坑一樣。如《學集論》中雲:“彼若未斷定,輕蔑諸菩薩,如灰覆之火,其于地獄焚。”獲得(生死)自在的菩薩們可以投生爲固定、不定的種種形象而利益有情。所以,大菩薩甚至在乞丐、屠夫、旁生等當中也有,那麼出家人中一定會有。
本來,藏地雪域是觀世音菩薩的所化刹土,多數人都是信奉大乘佛法的。《寶箧經》中說:“凡是會念觀音心咒之人均是大乘種性。”出家人中幾乎沒有未發菩提心的,因此,若不指責任何人而觀清淨心,則無有罪過而且是圓滿一切的根本。
如果自己有信心,那麼即使是低劣的對境(也可依其獲成就),猶如老婦人依靠狗牙而成佛一樣。如寂天菩薩說:“生佛既同體,何不敬衆生?”比如,如果將一個假人(由土石堆積而成)執著爲人,則真的會顯現它跑來的情景。同樣,如若將任何人都看成壞人,則見佛也有過失;如果將任何人均看作好人,那麼對于屠夫也會看成有功德之人。這完全與各自的心清不清淨有關。所以,我們要對一切衆生都有賢善之念。從前,薩迦法王根嘎釀波(義譯慶喜藏(1092-1158)。款·卻傑波之子,生于後藏,爲薩迦五祖之初祖,二十歲即住持薩迦寺)看到許多小僧人脫掉法衣在溪水邊耍箭術時,他說:“諸位僧人穿上法衣,我這個老居士要向您們頂禮。”
我們怎能像分辨小麥青稞的優劣那樣來判斷這是好人那是壞人呢?世尊曾說:“除非我與同我者,無人能量他人心,若量則犯大罪過。”(大多數凡夫人)自相續中有十分明顯的過失看不見而去觀察他人相續中隱蔽的過錯,真成了瘋子一樣。如至尊彌勒菩薩說:“于色不應嗔,況于懷疑法
”
隱瞞自己的一切過失而指責他人的錯誤,會受到天人等諸衆的恥笑。《寶積經》中雲:“覆藏自過失,觀察他罪過,此二如毒火,智者舍此過。”又說:“何人觀察菩薩過,當知此乃瘋狂者。”
自己的過失縱然如高山也難見,他人的過失僅如芥子也易見。如《因緣品》中雲:“自他過相比,猶如揚糠秕,易見他人過,難睹自過失。”又雲:“莫察他人過,已作抑未作,而當察自己,合理不合理。”
如今是許多邊地野蠻人冒充成就者利用種種手段來欺騙衆生的時代,因此見到賢善之士不要立即草率信仰,看到卑劣之人也不應魯莽诋毀,而要保持中立態度,不置可否。如果依止一位相識已久、具有信樂、誠實可靠、戒律清淨的出家人,那麼不僅自己不會上當受騙而且他也不會有所改變。假使最初以信心求得法要結上了法緣,就說明已經依止了上師,以後即使見對方有過失也不能诋毀誹謗。否則會自食其果墮入地獄。阿底峽尊者說:“切莫誹謗一切人,于誰生信當依彼。”《入行論》中雲:“有情種種心,諸佛難盡悅,何況劣如我?”
濁世的人們極爲剛強難化,有些上師無法令一些地方的人或個別人心生歡喜,結果這些人便誹謗上師,其他人則如山兔驚傳“嘎拉”聲(從前有一只山兔忽然聽到樹上的果實落到水中發出“嘎拉”的聲音,驚慌逃竄,奔走相告,說“嘎拉”來了,比喻無端自相驚擾)一樣隨聲而轉,我們不要隨波逐流。當今時代多數人所說所傳的若真實可靠的話,則這個世界已瀕臨毀滅了,如同往昔大慈大悲的導師在世時的惡魔提婆達多一樣,斷了善緣的人們如果遇到一個迎合各自心理、無視因果的騙子,則拜他爲師;如若有一位如法者,則視其爲魔,因爲擔心他(如法者)有損于自己的世間八法而對其進行詈罵誹謗、歪曲事實、敗壞其名、擾亂其心從而將此人驅逐出境,例如,在匝達地方人們都長有一個腳,若有一個雙足的人到那裏,當地的人都譏笑說:“這是非人,長著兩只腳。”蓮師曾經說過:“成就智者流浪他鄉時,出現虛僞騙子欺惑人,不見持淨戒者功德時,出現詭詐之人騙衆生。”《金鬘公主傳記》中也有如是記載。所以,我們萬萬不可聽到別人诋毀說是壞人便盲目跟從,這樣會導致自己的天尊也遭到邊地外道的誹謗。如果跟著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說後面跑,則將毀壞自他。
盡管自己親眼見到是有錯、卑下的人也不能輕蔑誹謗,往昔在印度有許多大菩薩以乞丐身份而居的實例。
阿底峽尊者初來藏地時,一位伏藏大師前去谒見尊者,當時尊者住所的門口有一個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的老婦人。因爲那位伏藏大師的排場很講究,所以他的眷屬僧人們用石頭棍棒驅趕路上的人們,那位老婦人來不及躲避而被打倒在地。後來那位伏藏大師圓寂後往生到銅色吉祥山。當時一位女子擋住他,不讓進入持明者的行列中。他問:“你是誰呀?爲何阻攔我?”女子答道:“我是空行母益西措嘉,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弘揚佛法時,我爲了防止他出違緣而在他的門口守護,你們當時輕蔑了我,因此我現在阻攔你。”
唐東加波尊者的傳記中也敘述了他曾依止了許多化現爲屠夫、寡婦等的上師。
法王松贊幹布前去朝拜尼泊爾的叁大佛塔(香根塔、夏絨卡繡塔、施身虎塔)時,途中看到一位乞丐比丘脫下破爛的衣衫,在烈日下抓虱子。國王想到這是一位比丘,便從坐騎上下來向他頂禮。那位比丘心想:我實在很了不起,這些大國王們也向我頂禮。國王知曉他心中所想,說道:“我是尊敬誠信釋迦佛的律藏法門,你沒有什麼可傲慢的。”那位比丘是一位隱蔽的大成就者,因此他示現神變將叁大佛塔置于手指尖上。國王說:“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邊說邊打開發髻顯露出阿彌陀佛的身像給他看。比丘說:“這也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他取過一把利刃,用力剖開腹部,現示出勝樂金剛的壇城……。經中也說:“醜陋愚笨無利養,縱然理應輕蔑責,人之界行難知故,切莫魯莽指責彼。”
不僅對人不能妄自衡量,甚至對旁生也很難以測度:從前,一位蒙古格西對他的一位弟子說:“你去五臺山拜見文殊菩薩吧,我無法饒益你了。”于是那位弟子去了五臺山,結果什麼也沒見到。返回途中去了峨嵋山,看到一間大房子裏許多漢人在吃飯,便去乞討,那些人誰也沒有給他。他稍坐片刻,這時裏面有一位官員打手式叫他過去。他躇躊不定地來到官員面前。那位官員把所有的剩飯都給了他,並且問道:“你從何處來,要到哪裏去?”他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官員交給他一封信說:“你返回家鄉途經一座名雅傑的大城市,那裏有一名叫達西者,請你把這封信轉交給他。”說完又贈送了路糧。他帶著那封信到了雅傑城市,到處詢問達西住在哪裏。但誰都不知道。再叁追根問底,還是沒有人知曉。另有一個人說:“這裏有一頭老豬名叫達西,它十分慈憫衆生,除此之外再沒有叫達西的了。”他讓那人指點了老豬所在的位置,心想:現在沒有指望將這封信交給任何人,只好交給那頭豬了。于是來到那頭豬的面前,將信扔到它的跟前。老豬用鼻子拆開信,稍微看一下就死去了。他感到莫名其妙,立即看信的內容,信上寫道:“達西菩薩親啓,你自此依旁生形象度化衆生的事業暫時已圓滿,現在應前去東方以其他行境利衆!文…
《極樂願文大疏 積資淨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