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拉曲智仁波切略傳
索達吉堪布 著
緣 起
在精神園地荒蕪貧瘠的世界上,每個人在閱讀、學習、研究一部著作時,首先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身上。當然,作爲佛教徒對于絕非世間凡夫俗子“純屬虛構”之作品、猶如甘露般的此殊勝論典《極樂願文大疏》,大家更會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其作者的事迹、功德。誠如大智者帝洛巴所說:“欲趨入金剛乘,相續中生起甚深勝義智慧,即生成佛,必須對上師生起恭敬心,而這種恭敬心完全依賴于信心,要想産生強烈的信心務必知曉其功德,其功德唯有通過其傳記才能了知。”故此,我將此論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的生平事迹奉獻給您。盡管文中既沒有精辟華麗的詞藻,也沒有一鳴驚人的妙語。然而,我所希望的是您能通過樸實無華的詞句,對尊者不同尋常的功德一覽無余,生起敬信。這也是我撰寫此文的意旨所在。
前 世
尊者是文殊菩薩、蓮花生大士親自攝受加持的大成就者。據伏藏大師嘎托卡薩授記中言:“勝士索南曲智尊,你本來爲聖境處,陳那論師之化身。”認定其爲因明創造者陳那論師之化身。法王噶mb也曾如此贊譽過。秋嘉朗巴的未來授記中寫道:“喇拉曲智仁波切是蓮師二十五位大弟子之一吉哦瓊尊者的轉世。”此外,卡托堪仁波切也作過如是授記:尊者是吉哦瓊之化身,所結緣有情一萬,弟子中廣弘佛法者千余衆,獲殊勝成就者八十人。彼遇到違緣時,觀修蓮師、金剛橛,本來年壽七十余歲,依此亦可住世八十幾年,後將成爲銅色吉祥山刹土空行主尊。尊者在自傳中說:“我自幼便對聞思修十分感興趣,這也是宿世的因緣所致。”一次,尊者講經時對弟子們說:“我自己雖然無有廣大的功德可言,但從小就對正法有強烈的希求心,對聞思修有濃厚的興趣,這完全來源于生生世世祈禱本尊文殊以及蓮師的善緣,你們若如此而行,也定會開顯廣大智慧。”
童 年
尊者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龍縣境內蓮師伏藏神山庫路紮嘎附近,宛如綻放的蓮花一般的吉祥聖地——那朗地方。父親才望南嘉是一位頗具修證之士,母親班瑪秋措是一位心地善良、溫柔慈悲的女性。公元1862年(十四勝身周水狗年),伴隨著遍地盛開前所未有的絢麗多彩的鮮花等諸多瑞相,一個相貌莊嚴、聰穎伶俐、十分可愛的童子誕生了。他生來便誠信上師叁寶、悲憫慈愛衆生,並具有無僞的出離心,對正法與解脫有濃厚的興趣。孩提時代,經常在遊戲玩耍過程中顯出種種與衆不同之處。
不幸的是當他年僅1歲時,新龍人與拉薩人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鬥,最後新龍人失敗了。父老鄉親們迫不得已離開故土,流落他鄉,他們一家也同樣未能擺脫這種厄運。
5歲時,父親又慘遭暗殺。不久,家中所有的財産幾乎被一搶而空,只剩下幾頭牦牛,貧困已極,後來遷移到了拉庫地區居住。當時,生活十分拮據,僅僅依靠母親挖蟲草、賣草藥、賣木柴等維持生計。一次尊者爲弟子傳法過程中面帶傷感地說:“我在幼小之時生活非常貧窮,母親含辛茹苦地精心哺養我長大,曆經了種種苦難。當時我沒有餓死,也是母親的恩德。”
也許有人會問:尊者既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爲何還會遭受如此不幸呢?對于這一問題,稍微懂得佛法教理的人都會理解。例如,大慈大悲的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降生七天,母親就離開了人世。即生成佛的米拉日巴尊者童年時曆經各種不幸遭遇,父親身亡,家産被奪,……依止上師修行時更是倍受艱辛。一生獲得虹身成就的白瑪鄧登尊者也慘遭家破人亡等種種痛苦。著名的虛雲老和尚在永泉寺時僅以松子、溪水充饑解渴,24歲時又身染重病被送往新加坡傳染病院醫治……凡印、藏、漢的諸位大成就者中許多人求法時都曆盡苦行,此類實例舉不勝舉。
尊者8歲時開始學習文字,由于智慧超凡的天賦,很輕松地精通了文字的念誦書寫、繪畫壇城、擊鼓吹螺等工巧明,尤其是其書法精妙絕倫,在藏地是人們有目共賞的。就像義成王子一樣,盡管身在塵世,卻絲毫未沾染世俗的習氣,宛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一般。
受 戒
尊者16歲時,對整個叁界輪回生起了根深蒂固、極爲強烈的出離心,于是前往羅桑赤誠堪布處剃發出家,法名爲羅桑秋吉劄巴。正如《叁百頌》中所說:真正受持教法的是比丘。年至20歲時,于根桑金剛持上師前受近圓戒。從此之後,對別解脫戒的一切學處守護如眼。這在當時的藏地雪域實在難能可貴,宛如群星環繞的明月放射出清涼皎潔的光芒。我們從尊者給後人留下的教言中不難看出其何等重視戒律。他平時也經常對弟子們說:“一切莊嚴之中戒最勝。”
在大善知識根桑索南仁慶前受菩薩戒。他對無偏的一切衆生具有不共的大悲心。大乘的菩提心是尊者的最主要傳記。如同智悲光尊者的傳記中所說:“我自幼便具有無僞的慈悲心、菩提心,此爲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傳記。”又如:根桑朗巴大師的馬匹被盜時,諸弟子請上師念惡咒降伏竊賊。大師厲聲呵責道:“你們不要造惡業,我絕對不會用多生累劫所積累的資糧去換幾匹馬的。”正像許許多多高僧大德的言行一樣,尊者無論遭受任何損害,從未反唇相譏,以牙還牙,而以大慈大悲心來對待加害者,真正體現了大菩薩的高尚品行。
要持密宗戒律首先必須獲得灌頂,也就是說密乘戒只有通過灌頂才可得受。尊者在大瑜伽士晉美秋旺前依靠影像壇城獲得了外、內續的全部灌頂。從此之後精勤修持生圓次第,尤其是對光明大圓滿的一切竅訣全部通達無礙。他對于諸續部的叁昧耶均十分重視,清淨受持誓言,從未違背過上師教言,擾亂過上師的心。
求 學
在家鄉期間,已于堪布嘎倉座下聽聞了《入行論》、《寶性論》、《丹珠爾》等諸多經論傳承。並于叁個月中在諾洛丹增仁波切前聽受甯瑪巴續部。
到了22歲,尊者遠離故土奔赴異地,尋求殊勝妙法甘露。在竹青西日桑哈依止洋彭塔意的化身聞受大圓滿心滴教言,又先後依止數位成就者上師廣泛地聽聞《功德藏》、《真實名經》、《四心滴》等等數不勝數的密續。在江揚西繞尊者前研學了《釋量論·大疏》等因明以及曆算、詩學、醫學、詞藻學等,特別是對于醫學極爲精通,以高明精湛的醫術令無數衆生擺脫了身體的疾患,遣除了病苦。
他對麥彭仁波切十分仰慕,在其前獲得了《文殊贊》的傳承,本想祈求其他許多甚深法要,但因當時麥彭仁波切正在撰著諸多大論典,而且法體不佳等緣故,未能如願。
爲了求得般若法門,尊者也經曆了千辛萬苦。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冬季,一次前往石渠的途中,北風呼嘯、凜冽刺骨,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個不停,他的腳幾乎凍僵了。然而,他卻依然繼續向前行進……就像昔日的常啼菩薩百般苦行依止法勝菩薩那樣,最後在蔣花益西前獲得了般若波羅蜜多妙法及噶當派諸多教言。
于色西寺格拉達吉尊前聽聞了《俱舍論》及格魯派的教法。于堪布根華座下聽受了《中觀莊嚴論》爲主的中觀法要。于貢秋洛諾前聽聞《叁戒論》等律藏,求得了五部大論爲主的殊勝妙法。尤其是當他聽到竅訣上師邬金丹增洛諾的尊名時,與米拉日巴尊者聽到馬爾巴譯師尊名時相仿,不由自主地産生了難以抑製的強烈信心,見面後將上師視爲真佛,在其座下恭聽了無垢光尊者著作有關的大圓滿法,以及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等淨土法門。上師對他說:“你要時時祈禱華智仁波切,在他與你之間只有我一人,所以具有近傳加持。”他以對金剛上師及頂乘勝法的猛烈信心而完完全全地證悟了大圓滿的實相密意。尊者常說:“我幸遇了這麼好的金剛上師,得此人身實在有意義。”
總而言之,其依止了麥彭仁波切等功德等佛的十九大上師,竹慶哲仁波切等恩德勝佛的七大上師,邬金丹增洛諾等如目、心、命般的叁大上師共二十九位殊勝具相上師,均以叁喜依止,獲得了意傳加持,乃至聽聞四句法義以上的善知識皆恭敬承侍。
可是,如今有些人由于缺乏佛法的基本知識,已在某位上師前聞受了許多法要,還要重新拜師,這實在是荒唐可笑的事。尊者正像往昔的諸佛菩薩一樣僅爲一偈頌妙法“越過刀山與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
事 業
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講法、辯論、著書是智者的叁大事業。佛法必須通過此叁者才可抉擇通達。因此,尊者十分熱衷于講經說法,慈悲攝受有緣徒衆。由于他智慧非凡,來自西藏、青海等地的求法者絡繹不絕,紛紛湧至,其座下的四衆弟子日益增多。上師從《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開始傳授了許多加行、正行法。諸多弟子發願十叁年中精進修持,開悟的高僧大德不乏其數。後來,尊者在竹青西日桑哈重建佛學院,深入細致地傳講《文殊贊》等許多顯密教法。嘎托堪仁波切的授記中說:“尊者的弘法利生事業在東方。”這裏的東方是指新龍劄宗寺。尊者于該寺傳法長達十叁年之久。每年安居期間均傳授《叁戒論》等,總共于此地傳講《叁戒論》二十一遍、《入行論》十叁遍、《經觀莊嚴論》叁遍、《中論》叁遍、《入中論》五遍、《大幻網》五遍、《俱舍》兩遍,總之,以五部大論爲主的經論多次傳授。尤其對不超過十人堪爲法器的有緣者傳授《法界寶藏論》等大圓滿竅訣,共傳八次《無上智慧》。上師屢次傳講亦毫不厭煩,耐心細致、舉一反叁直到弟子理解爲止。一次,他爲一個弟子講解了十叁遍《智慧品》,最後說:“我已爲你講了十叁次,如果你還不懂,那麼你可能沒有緣分了。”
傳法時其聲音宏亮,吐字清晰,深受聞法者的歡迎。有一次,紅原地區的一位官員來此處辦事,他帶著好奇心來聽尊者傳法,結果被他那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吸引住了,延誤了去辦事,完滿聽受了一法要。凡是聽到他的法音之人都會覺得受益匪淺。無論地位高低、供養多少,只要是虔誠的求法者,他都會授以相應的法要。
其辯才也是無與倫比的,因想到末法時期的衆生很難以接受辯…
《喇拉曲智仁波切略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