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利,頗能擊中要害。有關世人回憶前世及經曆瀕死狀態的情況,下文在講述自宗觀點時還要展開詳細論述。
下面談第3點:因與新科學理論相違而破。
如果在當今時代還固守以前舊科學的一些過時說法不放,那只能說明這些人的見識實在太過狹窄。時下,有些人還在依據狹隘、機械的唯物論所提供的相似理由,不公正地否認前後世的存在,但此種觀點早已與新科技的理論基礎完全相違。其實早在1963年,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著名醫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SirJohnEccles)就在他的獲獎論文中說過:“聯系神經細胞並存在于它們中間的那些無顔色、無形狀的東西就是意識。”他還說道:“在人的身體內確實有非物質的心識、意識,或者叫做心力的自我這種東西隱藏著,在胚胎時期或極年幼時,這種“自我”就進入到人體內的大腦之中。它能操縱大腦的一切功用,就像人腦掌控電腦一樣。人所擁有的這種無色、非物質的意識,可以指揮、控製屬于血肉之軀的大腦,它能讓大腦中的相關神經細胞從事在它指令指導下的具體工作。這樣的非物質形態的“自我”或心識,在大腦死亡之後依然存在,並仍擁有生命活動的形態,而且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牛津大學的著名生理學家查理士·謝靈頓爵士(SirCharlesSherrington)也說過:“在人的血肉軀體中有一非物質的“自我”存在,它能控製人的大小腦。”而加拿大頗有影響的神經生物學家潘菲特博士(Dr.WilderGravesPemfield)則說:“人並非僅有骨骼血肉之身軀,除此之外,一定存在有一種非物質的心識。”任教于美國加州工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羅傑·史柏理博士(Dr.RogerSperry),在詳細分析了人腦的兩半邊功能後也開始造論立說,並于1981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發明獎。他也這樣認爲:“人們所謂的“自我”實際上是超越物質並且非常嶄新、重要的一種非物質,它只出現于複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中,並實際控製大腦每一部分的活動。”又比如英國基勒學院的唐納德·麥楷博士(Dr.DonaldMackay)也如是論述道:“心識的這種“自我”特性可以統治大腦,當腦死亡發生之後,心識還將持續存在。”而蜚聲全球的著名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Dr.JohnVonNeu-mann)同樣直接闡釋道:“人的非物質的“自我”應該存在,它可以控製大腦,並能遙控物質。”談到馮·紐曼博士,很多科學界人士都公認他乃當今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漢斯·貝德(HansBethe)就這麼評價過他:“我有時心想,像約翰·馮·紐曼那麼聰慧的頭腦,很有可能是在暗示我們:這世上是否還有一種比我們人類更超越的種族?”而榮獲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尤金·威格納博士(Dr.EugemeWignor)曾這樣說過:“紐曼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評論紐曼的觀點時他又如是說道:“紐曼認爲人除了身體以外還存在有獨立的意識,且此種意識還能生出萬法,這種看法是非常值得我們贊歎的。”
同樣,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腦科學家艾克爾斯教授在經過多年潛心研究之後,最終得出結論說:“精神或自我意識精神像物理世界一樣,也是獨立存在的實體。雖然居住于大腦中,有其依賴大腦的一面,但本質上並不具備物質性,實是一種有實體結構的東西。”他還認爲人死後意識亦隨之斷滅的觀點無有任何能成立之理由。這位大腦研究人員與著名哲學家K·波普先生還合著了一本論著《自我及其大腦》,書中如是闡述道:“主觀精神世界是在進化的特殊階段由物理世界中産生出來的,其與物理世界一樣,是一個實在的世界,不能看作是物質現象的副現象,也不能還原爲物質現象。”而現代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榮格先生(Jung)則在其所著的《尋找靈魂的現代人》中這樣說道:“與腦的關系不能證明心靈乃是副現象——因果地依賴生物化學曆程的次等功能……,腦之結構與心理學對于心靈曆程未提供任何解釋。心靈具備不可化爲其他事物的獨特性質。”被譽爲近現代“發明之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也認爲,生命不滅,精神永存,他相信人死後可以再生。他曾經說過:“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質,是不能毀滅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這個量是永遠不變的。”另一位西方智者密德在其所著的《死亡研究》一書中則表明了如下觀點:“心不僅能離開大腦而自立,更能使用大腦、現出種種功用。”弗拉曼甯(Flam-marion)也在《死亡及其奧秘》中揭示道:“心靈自有它的靈智,而且心靈是整體的,獨立的,所以也是不滅的。”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則認爲:“死爲物質生命的最後,而不是自己存在的最後。”
上文所列舉之觀點,皆是被世人公認的智慧超常之科學家、學者,借助先進理論、思想、科學儀器認真觀察、思考後得出的結論。他們一致認爲所謂意識從屬于大腦的說法,無論如何都站不住腳。因此這些人才沒有跟隨此種說法而輕易交出自己的思考權,他們另辟蹊徑、殊途同歸地建立起嶄新的觀點。這就好比以前的科學家都非常推崇牛頓,而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現以後,人們又進而擁護起這種更爲先進、合理、深刻的學說,死守牛頓觀點的人自然而然就日漸稀少。科學發展史上,這種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事例確乃無法勝數。同樣,現在依然固守意識是大腦的産物這種看法的人,就像滅盡之灰燼,再無燃起沖天大火之可能,他們的思想也如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洛佩·杜魯門說:“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已走到了盡頭,只得踯躅不前、猶疑逡巡。”他的這種分析確實可謂一針見血。
總之,有些人打著所謂新科學的招牌在不懂科學原理的人面前,以所謂科技權威的口吻向他們宣說科學“證明”前後世不存在的道理,如果對之進行詳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新科學從未證明過前後世不存在的說法。一般而言,科學的創新之源大多來自西方國家,如今具有正知正見的西方科技界人士到底都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這是大家首先應該徹底、深入了解的。我們只有隨順由理性推導而出的真理才能具有莊嚴的智者形象,一味固執己見的行爲,不論給它披上多麼賞心悅目的外衣,也掩蓋不了其本質上的貧乏與了無實義。
下面接著論述第4部分:因舊有的所謂心識科學之說法理由不完整而破。
以大腦、意識之間存在所謂的能依所依之關系爲理由,從而認爲心識皆從大腦中産生,這種觀點得以成立的根據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不完整的。此部分之內容又可分成四點:
(1)人體方面而言的不完整:
如果人的伺察意識産生于大腦的運動過程之中,那麼沒有大腦的人就決定不會有伺察意識的産生,因大腦若不存在,大腦的運動又從何而來?若真是這樣的話,則所有無腦者都應成爲無有意識活動的人,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從上文所舉事例來看,某些無腦之人依然能夠進行種種意識活動,他們都具有相當的聰明才智。
(2)時分方面而言的不完整:
一個人的心相續中,個別心識有可能是依大腦産生的,但若就此認爲所有心識皆是大腦的産物,這種觀點則明顯與事實相違。比如肉體死亡之後有中陰意識存在;有些人的心識則可以脫離肉體飛升,而他的血肉之軀還留在原處,大腦並未隨著心識一起離開。此時,能觀察的心識(離開肉體之後)反倒比以前更爲敏感、聰慧。因此,心識有時候根本不需要依賴大腦就可以存在,這種認識現已在全世界範圍內被普遍接受。
(3)從粗細方面而言的不完整:
一個人的眼睛如果出了致命的問題,眼識即會隨之滅盡。同樣,對大腦的損害也會使相應的一些心識發生某種程度的變異,這是因爲大腦對粗大的意識起了助緣的作用,才導致了相應變化的發生。但像阿賴耶識那樣細微、穩固的意識,即便對大腦施以損害或利益,我們都舉不出也找不到它亦會隨之而發生相應變化的理由與證據。上述道理以喻明之,就像鍋中的一粒米熟了並不能代表一鍋米全熟了一樣,因此而稱這些以偏概全的論證爲理由不完整的相似說法。
(4)從不成立新生方面而言的不完整:
僅僅依靠大腦和個別心識之間存在某些聯系這一理由,就認爲所有心識都要依賴大腦才能得以産生,這種認爲心識以前沒有,現在才依大腦而産生的觀點肯定不能成立。我們都應懂得因果規律,首先要了解的一點便是,所謂的果是從因緣當中産生的,果絕對不可能存在于因緣之前,否則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果到底是從何而來。而意識不可能存在于大腦之前的理由並不存在,無論我們如何尋找也找不到這種論點的立足點。一般而言,眼根等物質是無法執著別人的意識的,當心識離開肉體後,心識完全可以看見別人,但別人卻看不見自己。因此只抓住大腦和意識之間的某些片面關聯,然後就依照這樣的並非准確、可信的理由,判定獨立自主之意識及前後世都不可能存在,這實實在在是一個很大的誤解;而不經過自己的觀察就隨隨便便跟著別人的說法跑,這才是極其愚癡的迷信行爲。誠如法稱論師所言:“隨順此宗者,心爲癡暗蔽。”
像這樣的一些守舊的科學工作者們認爲前後世並不存在,此種說法有與新科學理論相違、論據及論證不完整等諸多過失,他們依據的也全都是一些相似理由。在當今這個科技昌明的時代,世人不僅無法找到前生後世不存在的任何確切證據,相反,越來越多的人依靠推理及正確道理開始對前後世生起合理之懷疑,死守生死斷滅觀的人們日益被發現其理論的缺乏可靠依據之處。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史蒂文森(IanSteven-son,M.D.)經過長期觀察後得出結論說:“我們絕對無法證明沒有轉世這回事”,“這些案例只是顯示很多迹象,而且在質量和數量上似乎越來越多,讓人想到也許有轉世這種可能而已。”臺灣的陳勝英先生也說道:“現今,僅僅依靠已有的科技力量根本無法阻止生命終結之後,心識的延續存在。”臺灣的王溢嘉先生對前後世是否真實存在盡管抱有很大的疑惑,但他也不得不如此承認道:“除非能對這些現象(指心識脫離開肉體而存在)提出合理的解釋,否則我們似乎無法排除靈魂存在的可能。”所以說,通過推理,前後世持續延續的觀點應能被大衆普遍接受。再者說來,普通科學的研究對境是外在世界的物質天地,心的奧秘、前後世的真實景觀並非傳統科學的研究領地,因任何現代化的科技儀器都無法窺探、衡量心靈世界的風景。但守舊、保守的科學研究人員卻依據上文列舉的一些不准確的理由,用了科學的名義在全球範圍內大肆宣揚前後世並不存在的理論,以致衆多智慧低下的跟隨者競相沈迷于其中,我個人認爲,他們的這種行爲完全是對整個人類的未來、前途毫不負責、漠不關心的一種做法。另外我想說,真正的迷信是指在任何一個領域內由于本身的迷惑而陷于盲從的境地,那麼對于那些所謂科技界“權威”的說法,當它們無有任何清淨的正理得以支持自身的成立,而我們還要不經觀察就盲目相信時,這就表明我們確確實實已陷入迷信的泥潭中了。
以上已將破斥前後世不存在這種理論的理由宣說完畢。
《前世今生論 一、破斥他宗》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