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時安靜下來的時候,外來聽到的聲音會象是電波一樣· · ·

  我要請問和上,有時安靜下來的時候,外來聽到的聲音會象是電波一樣,滋滋滋滋,最後會變成真實的聲音的影像進去,那是不是應該前階段那邊是要去…

  答:這個東西應該是,你在捕捉塵境之前的過程,那個過程你是用這樣的形容,那只是一種感覺,可是那個過程是什麼樣的狀況,應該是說,那個塵境要進來,我還沒有捕捉它之前的那種感受,因爲你有那種感受,你才會補抓它嘛!那時候的塵境,是五塵不分,捕捉到確定的時候,受想行識已經繞過好幾圈。第一圈就是第一個相變成色,你現在要受的時候,那個受要去接觸的時候,基本上你是感受不到的,你講的那個塵境也叫第一念,但那應該是第一個概念,要捕捉第一個概念,所以最原始概念要形成之前,你大腦有一種掙紮,叫「概念是什麼」?因爲只有在概念裏你才能捕捉,真正的念是在定中捕捉的,那就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

  你要捕捉第一個概念,從不能分辨到能分辨的時候,受想行識已經繞過無數圈了,這是捕捉第一概念的一個現象。你們再留意看看,在身心完全靜下來,透過數法,很靜的時候,你會看到那個塵境來,你的法塵怎麼接上去,就是你的意識怎麼去判斷,你會判斷到聲塵、甚至于五塵,色聲香味觸這五塵,要分辨已經到二叁果了。譬如說水聲,水聲就不是單一塵境了,而是綜合塵境,你要留意到,聲音跟水聲是不一樣,而這不是你跟我講的問題,是你大腦接受的問題,因爲你在那個定靜當中,你一起作用,假如一聽就是水聲的話,基本上這那是概念以後的事,它不是單一概念,水聲已經不是單一概念,你要留意到這點。

  所以我們講說,你要當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這個因果觀要很清楚,是聲塵、還是水塵、還是水聲?假如水聲是聲塵,但是它已經更往後了,水聲成立的時候,它已經不是概念,它是綜合概念,不是單一概念,它有比較複雜的狀況。這個都是你在講的叁法文化要進行的東西,每一個人要進行的不一樣,我只能夠說一個總的概念給你。那每一個人在談這個問題,就要做記錄了,下次要談的就是進度。現在已經在籬笆邊了,籬笆邊找不到門進去,你再找找找,「咦,這個是不是門?」一踢就進去了。我們在講「住」,住的籬笆,現在還沒到淨識的地方,到淨識就進到門口了,那是初果向,一進去就初果位了,這個記錄很重要,要做記錄。

  你進來的只有一個,把你的法身慧命,在這裏跟大華嚴寺簽合約,委托給這裏,這裏跟你負責,那你就要放下你自己的種種噪聲。你假如附帶很多,附帶但是、還有、不過、可是、希望師父慈悲,包個紅包師父就放你一馬,到閻羅王那邊去,不是到天上去,不是出叁界去,這就不行啦。所以你就放下你自己,照這個情況,你不用急著要跟人家問什麼很上道的問題,這個問題上不上道,不是你用腦筋能夠擠出來的,你要擠出一個比較上道的問題,在古代恐怕就會叁十大板。你一定要真的去進行,數法文化,這名詞是我先用的,那你只要在數法上下功夫,真的去解決這個問題,你的生命改造馬上進行了,雖然是比較粗糙的部份,但是你已經在進行改造了。當你摸到這門口一進去的話,你就進入「住」的領域了,那是真實修行的部份。

  各位要用一段時間好好的奮鬥,不是要講的多,這禅觀的部份就是要這樣訓練,這個部分的訓練很快,你只要這個摸到了、進門了,到四果很快,因爲你只要叁個月的功夫前進,它就會一直前進,但是你這個方法沒有拉住的話,那很可能要待很久。記得,數法,一到十、一到十,你用什麼方法去克服,這是你的工作,心理的工作。

  呼吸當中,我的腦筋怎麼搞的?有很多是周遭的東西,很多噪聲。剛才這幾個問題,你都浮在表面上,被妄想拉走啦,牛魔王把你牽走了,你都不知道,那都不要理他。數法怎麼進行?有什麼困難?如何解決?不要問人家,那都要自己解決的。爲什麼一段時間就要深呼吸一次,這個你要自己解決。搞了半天,可能某一次在一個很疲憊的情況下睡著了,然後你突然發現,原來我自然狀況下不會耶!因爲睡著了你不會。

  你只要開始注意你的呼吸,數息,不用不數到十,你就會一個深呼吸,爲什麼?那是産生長短差的現象。好了,你一直克服這個問題,你在這裏會有很多問題要去克服,克服了是你的。你就記得在數法的這個時候,是怎麼了,你講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這樣就好了,不要問那麼多。你不要急著要問,但是關鍵性問題在哪裏,你每天在坐的時候最好做個記錄。別人不知道,過去的人也不知道,因爲他的問題老是跳針在那邊繞。我們現在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所以最少我們一個月可以碰一次,你只要把這個問題提好,很快就會超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