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數息容易緊張,又重回觀呼吸。觀得較專注又容易· · ·

  數息容易緊張,又重回觀呼吸。觀得較專注又容易作意,不那麼專注又容易打妄想。想全然放松又會逐漸駝背,欲維持脊直又無法全然放松。

  答:這時候你會發現,你是在想還是在坐?會問這樣的問題,他邏輯已經很清楚了;邏輯很清楚,就證明你沒有在修。這就像臺灣話講的「甕中戲龜」,你把烏龜養在甕裏,在那邊跟牠翻來翻去,在那邊玩遊戲而已,這不是修行。

  你修行就坐下去,數息就數息,其他都不要管,你真的數息數到都不打妄想,那再講嘛,那才有辦法調嘛!你現在數息,又看到緊張,又回來觀呼吸,一直在那邊轉來轉去,那你的心沒有置心一處,你的心就一直在那邊跑,在甕裏面跟那只烏龜翻來覆去。你的身體就是甕,烏龜就是你的心,你的兩只手就在跟牠搞來搞去,你想想看你修行是不是那樣?表面上好像在修行,實際上在甕裏頭嘛!一下子捉龜頭,一下子捉龜尾,一下子翻過來,一下去翻過去。

  禅修重在置心一處。但置心一處它有層次,所以你從數法,觀呼吸只是讓你看一下你的呼吸怎麼樣,譬如說吐氣長、吸氣短,只要知道吐氣多長、吸氣多短,那就好了!不要讓自己困在呼吸的頻率裏。了解後就持續觀呼吸,一到十、一到十的數,從這裏來,數法文化才會産生。你現在沒有,你現在這叫做甕中戲龜,這不是數法文化。所以你連數法文化都沒有辦法架構,真正的修行還沒有進入狀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