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協調的節奏感,處在甯靜的虛空中· · · 如此修法不知對否?

  ◎修法過程:

  (1)身心調整(單盤),輕松下來、沈靜下來。

  (2)觀察自然呼吸的四個點、兩個停頓點(置心一處在風門),平穩以後約4-5分鍾再進入數法。

  (3)數法:數1、2、3……10幾個回合,當中有時失敗再拉回來,約20-30分鍾平穩以後,再進入隨法。

  (4)隨法:約10-20分鍾後,平穩入止法。

  (5)置心一處仍在風門,很輕松平穩的情況下,身、息、念感受到結合成一體,成一種協調的節奏感,處在甯靜的虛空中。

  (6)觀身、心、世間、周遭親友的無常、苦、空,忏悔及觀種種因緣……等,慢慢放下執著,貪、嗔、癡漸離,煩惱也感覺越來越減少,家庭越來越和諧。

  (7)漸次隨因緣、能力參加一些服務,慢慢提升質量。

  (8)如此修法不知對否?

  ◎ 問題:

  物理性的因素,如頸腰椎長骨刺、脊椎彎曲,或五十肩等,經禅坐以後可否有調整作用,或慢慢可好轉?

  答:

  「輕松下來、沈靜下來」,這個詞都一樣,你真的放輕松嗎?不一定。比較上是輕松了,比較上是沈靜了,事實上是還沒。

  「數1、2、3……10幾個回合,當中有時失敗再拉回來,約20-30分鍾平穩以後,再進入隨法」,這不是這樣算的,用數法就一直用數法,不要半個鍾頭以後轉入隨法,你要留意到,這是同修們常犯的毛病,以爲一直香下來,數、隨、止叁法通通要用,不是這樣子。通通用數法,是要半年以後,數法很穩了,那再改爲隨法,是這樣子。隨法大概半年以後,都很穩了再改入止法。這要弄清楚。以前也是常常有人這樣問,我常常跟各位講,數法就是數法,半年或一年,你一定要維持這一支香,數法都沒有問題,可能有幾個起伏,叁五個起伏不要緊,那一支香以一個鍾頭的標准來算。你假如半個鍾頭以後就換入隨法,那你就沒有標准了。

  「隨法約10-20分鍾後,平穩入止法」,那你一支香就數隨止都用了,不是這樣子。那你到止法的時候,假設你一年一年進入,到第叁年進入止法,止法成功以後,等于第四年開始,大概五分鍾,就坐以後五分鍾就可以進入止法,可以很快的由粗住、細住,進入止法,那就已經置心一處了,那你要訓練的是金叁角,不但要置心一處,而且要放松,六根門頭要打開,對于數息清清楚楚。要進入這種狀況,這樣你才訓練得來,把這個層次給弄清楚。所以這裏所談的幾個問題,我相信可以給各位一個很好的矯正。

  「置心一處仍在風門,很輕松平穩的情況下,身、息、念感受到結合成一體,成一種協調的節奏感,處在甯靜的虛空中。」以這種情況看來,這是一種舒服禅,這是標准的舒服禅。身、息、念感受到結合成一體,假如這是真的,你已經解脫了。所以你這是在舒服禅的情境中。現在很多人很喜歡叫禅,也有很多人喜歡當禅師,報紙上常常看到,「我終身的期望就是能夠當一個禅師」,當棉被的蠶絲是真的,這個禅師和棉被的蠶絲不一樣。現在全世界的禅師教的都是舒服禅,我跟你講,全世界。

  我這樣講很不恭敬,但是你可以看到,目前阿南達瑪迦教的、毘波奢那教的、內觀禅教的、葛印卡教的、賽斯教的、奧修教的,很多。我們可以看得到,這些大師自己本身都沒有問題,但是要教下來,就在這裏出問題,你們所問的問題。我一直講,從一開始就講了,數法、隨法、止法要分開,你一支香通通跑出來,而且結論也出來了:身、心、息結合成一體,這就不對了。

  這在舒服禅的情況下你會有感覺,但它不是我們所講的身、息、念結合成一體,不是,你無法結合。你這個時候,就好像我們講生、住、異、滅,你在滅那邊,你以爲你已經到了第一念,是在生這邊,這個就錯了。那這個如果你矯正不過來,而且也不願接受矯正的話,那你就完了;你很快可以開班授徒,但當有人程度比你高的時候,那就完了,因爲你不能接受,因爲這個舒服禅你是一直肯定的。而且這舒服禅是還沒開始哦,這等于最長只有半個鍾頭而已,數法二十分鍾就進入隨法,隨法二十分鍾就進入止法,你就置心一處,那下面都別談了。

  這個一定要留意到,這個叫幻境。照講,我跟你講半年,你要以一年的標准來做。那這個一年,不是你訂爲一年就是一年,到底要多久不知道。假設你一年完成了,還要再加一年。我常跟各位講,中國最偉大的射箭師,叫紀昌,紀昌跟他師父學,他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他師父是一個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的人。大家知道,射箭的距離最長是多少知道嗎?因爲你沒射過箭所以你不知道。射箭的距離,以現在來講,頂多一百碼,大概一百公尺的距離而已。

  因爲我到西安去看城牆,我就問他們說,這個城牆爲什麼距離是這樣子?他說,這兩個城垛之間的距離,剛好是兩邊射箭掉下去距離的中間,換句話說,敵人要來的話,你跑不過他的箭網。那你再更厲害、臂力再強的話,也頂多加個十米罷了,知道嗎?你都不知道,因爲你都沒經驗,就都自己想的,你以爲就像漫畫畫的,這箭一射,就可以從基隆射到鵝銮鼻去喔?地圖大概可以啦,現實是做不到。

  告訴你,紀昌學箭的時候,就是射箭時候的距離,就是那麼遠的地方。他去找師父的時候,就問他:「我要跟你學,那要怎麼學?」師父就說:「那你聽話嗎?」他說:「我聽。」「那你回去擺一個芝麻在那個地方,你看著那個芝麻,看到它像車輪那麼大。」我告訴你,聽到這樣,大概大家都跑掉了。怎麼看啊?芝麻就芝麻,怎麼看到像車輪那麼大?他就問師父,大概要看多久?師父說叁年,他回去看了五年,然後跟師父說:「我成功了,那下一步呢?」師父說:「你把馬尾的毛放在那裏,把那個毛看到像樹幹那麼粗。」他問要多久?師父說叁年。他也看了五年,來找師父說:「我成功了,那下一步呢?」師父說:「那你自己去射箭就知道了。」功夫是這樣來的,你想要成就,就要這樣仔細去做。

  這個也是一樣,給你一個標准,大約是這樣,那有的人很快,我們不要把自己當作很快的人。你真的要成功,那個標准真的要成功,成功不是昨天成功今天就來報告,那沒有用啊!成功是要穩定一段時間,是指成功以後大概叁個月到半年都是這樣沒有問題,那才叫成功啊!所以你不用急。一個數法,一支香可能不算,我到一支香能夠成功,我就要能連到兩支香,一支香一個鍾頭,我要能夠連到兩個鍾頭,那你才能叫做成功啊!

  「觀身、心、世間、周遭親友的無常、苦、空,忏悔及觀種種因緣……等,慢慢放下執著,貪、嗔、癡漸離,煩惱也感覺越來越減少,家庭越來越和諧。」現在你還不到起觀的時候,會有這種起觀,都在生住異滅的滅那邊。

  「問題:物理性的因素,如頸腰椎長骨刺、脊椎彎曲,或五十肩等,經禅坐以後可否有調整作用,或慢慢可好轉?」你要是真的能把數法給弄好,數法能做好,這些就都解決了。那你一支香數、隨、止都有,那就是沒弄好。這是絕對可以做好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