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且會承擔自己所作所爲的一切後果;做主人的就要有這個氣魄,要做君王就要有這個氣魄。做爲一個君王,一定要有覺悟:當你做決定的時候,後面沒有人來幫你了,你就是最後一關,如果你弄錯了,那就是錯了,對後果要負全責。不會說上面還有一個君王,做錯了會有人幫你善後,沒有了,你就是最後一道關卡。這個壓力很大的,很多人承受不了。能夠承受這樣責任的人,就是擁有獨立自主的特質,而且是絕對的獨立自主,也就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成爲君主,同時還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如果沒有很強的自律能力,比如說,早上起床自己起不來,還要媽媽叫,這不行啦,自己不能獨立,自律的能力不夠。或者說,吃東西沒有節製,把自己吃得很肥胖,也是自律能力不夠!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因爲你上面沒人啦,沒有別人在管你,只有自己管自己,所以不能夠自律,就不合乎當君王的品質。
再來,作爲君王,就要是一個領導者。當然,我們只是N分之一,所以不可能人人成爲領導者,但是一定要具有對領導力的鑒賞能力。每個人都可能有領導能力,有領導的素養,但是更重要的,對于領導才能要有鑒賞力。也可以說,我們要培養對領導能力的鑒賞力,這是重建新倫理的時候,需要具備的品質。獨立自主、承擔後果、自律、對領導能力要有鑒賞力,這是我們必須要培養的。培養出來這樣子的能力,就是我們現代新倫理的倫理道德。
爲什麼說這個,因爲不可能我們每一個公民,N分之一的公民,都做到總統、成爲領導者;一定是推舉一個來做領導人。我們要推舉的時候,要曉得哪一個人的領導能力好、哪一個人的領導能力不好;大家都知道了以後,才會推出真正有領導能力、素養的人。如果我們不知道怎樣的領導能力是好的,糊裏糊塗的推選,那怎麼可能推舉出好的領導人?
舉一個例子,即使我們不會唱歌也要會聽歌,我們去聽演唱會,哪個歌手唱得好,我們就給他鼓掌,唱得不好的,就噓下來;這就要有欣賞歌唱的能力,也就是鑒賞力。不見得自己要會唱,但是要有欣賞、鑒賞能力。領導人的領導能力也是一樣,選出一個人來,如果他五音不全、荒腔走板,怎麼辦?就要他下臺!就是這樣。一定要做得好,我們才鼓掌,支持他。
如果說,這裏的聽衆,對音樂的鑒賞力很高,那麼,能夠從這一個地方選出來的演唱家、歌唱家,一定就是一流的。如果這邊的人,聽歌都不會聽,出來唱歌的人當然水准就低。所以,民主時代要重建的倫理,是要有這些能力,這些能力才是重要的。
※以人權平等、言論自由、政黨政治來平衡權力結構
接下來還有一些問題,我們如何平衡N分之一與N?我們每個人都是N分之一的君王,不是唯一的一個,人人都是。因爲全民是很多的,每一個人只是N分之一,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想法,或是一個人就有好幾個想法時,要如何把這麼多人的想法凝聚起來,變成一個想法,或者是一個主張、一個決定,這是一件全體性的工作。
當權力結構上出現這個問題,有這個困難時,倫理就是要解掉這個困難,怎麼解?我們的民主體製已經有這個方法,首先,就是人權平等。時下提出的人權平等是大家公認的,也就是說,N分之一與另外一個N分之一之間是平等的。當然我們不可以說,我這個N分之一就是N、就是全體,這是不對的;所以爲了平衡這個問題,就有「人權平等」這樣的倫理規則、規範。
再來還有一種主張叫「言論自由」。爲什麼需要言論自由呢?現在媒體這麼開放,又有許多電子媒體,要讓媒體自由發達,先決條件是要接受言論自由。在帝王體製的時代會有文字獄,你寫一首詩、一篇文章,如果不小心觸怒皇帝,就會被抓被關甚至滅九族!現在不是,現在是民主時代,要遵守的就是言論自由。爲什麼要遵守言論自由?就是要把N個不同的意見,凝聚成一個意見。不經過言論自由,怎麼凝聚?沒有辦法。當然,也不可能就凝聚成一個,但是可以把衆多的意見,凝聚成少數幾個主張,這就要透過民主抉擇。
我們還有政黨政治,西方國家已經發展出政黨政治,政黨的目的也是一樣,爲了讓N個不同的意見,凝聚成少數幾個意見,就透過政黨來凝聚。爲了要平衡N分之一與N之間在權力結構上的問題,這是必須走的路。
還有,少數要服從多數,這已成爲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重要倫理,有人在這句話後面再加一句:多數要尊重少數;其實那是說來安慰人的,基本上就是少數要服從多數。如果你不能夠接受少數服從多數,民主體製的權力就會亂掉。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倫理,其實是爲了服務權力結構。
現在我們知道了這些現代倫理,就是要有君王品質,獨立自主、承擔後果、自律,對于領導要有鑒賞力,這些都是就個人品質來講的。而這樣的個人品質,跟我們之前所講的主動權,是非常相關的。也可以說,這個君王的品質,跟我們講的生命的價值:自由、平等、博愛、不朽、主動,尤其跟主動權是息息相關的。這個部分,是爲了平衡一個群體;在群體裏面要有這樣的人,才能夠重建現代的新倫理。這些觀念,和過去的倫理完全不同,和過去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職場論理仍以帝王體製爲基礎
再來我們要談職場倫理。職場倫理,應該是新倫理的另一部份,但是又跟剛才講的這些倫理、或者民主體製,不完全一樣。因爲職場指的是另外一個社會,就像各位在政府機關工作,那是一個職場;也可能在私人企業工作,那也是一個職場。大家要注意,雖然整個社會、或是國家,進入了民主時代,變成了民主體製,但是在政府機構、在企業裏面,仍然是帝王體製,而且是必須要。如果在職場裏面要實踐民主體製,變成完全的民主體製,這個公司也好,政府機構也好,就會垮掉,沒有辦法運作。
比如說,在軍隊,你能夠實施民主體製嗎?小兵最大,指揮官最小,不行的,那一定是帝王體製。我們看美國,先不提美國的政府機構,所有美國的企業沒有一個不是帝王體製,這是不可能變成民主體製的;因爲變成民主體製就解體了,就不能運作。所以在職場裏面,我們仍然要遵守一個原則,就是服從上級,必須要如此,不然沒有辦法運作。
服從上級是多數服從少數,上級一定是少數,多數要服從少數,這個才是職場裏面的倫理;沒有這個倫理,這個機構、這些組織就散掉了。但是整個社會、國家又是民主體製,這樣看起來好像有點矛盾。那麼,該怎麼運作呢?其作法早就有人提出來了,是什麼呢?在政府機構,就是服務人民;在企業的話,就是服務顧客,這個倫理已經建立了。很多企業,他們說的更極端,「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就是服務顧客。爲什麼要這樣?因爲對企業而言,外部的環境是民主體製,就會生出這樣子的倫理來。
還有,職場裏面要信守承諾,要遵守這個倫理。再者,這是我個人的主張,要遵守貢獻主義。什麼是貢獻主義?就是你的收入、你的獲得,是你做了貢獻才有。如果沒有做出貢獻,而獲得利益,這就不合貢獻主義。
貢獻主義的主張,就是百丈禅師的一個原則,他的原則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意思就是我沒有做,我就不吃。轉成我的說法,就是:我沒有貢獻,就不應該獲得報酬;做了貢獻,我可以得到報酬。我的報酬、我的財富,都是因爲我的貢獻得到的。這樣,你有再多財富,別人都是服氣的;如果沒有貢獻,甚至造成傷害,但是獲得報酬,那就是錯的,不合倫理;這就是貢獻主義。
※欣賞、贊美、往好處看,才可以開創未來
還有,我們要學會欣賞、贊美;我把欣賞、贊美也列爲一個要遵守的倫理。我們看事情,要往好處看,看人也要往好處看;或者說,要往好處看多于往壞處看。當你往好處看,比如說,我們看到了某人做的某事是好的,你看到了,代表你欣賞到他的優點,欣賞到了還不夠,要說出來,要贊美他。這樣做在職場裏面是很重要的一個倫理,這樣做就會好事連連,事情就會愈做愈好、愈做愈順。
企業界有一個「墨非定律」,你心裏面愈擔心要發生什麼壞事,那個事情就愈可能會發生,果真如此的話,那就不要去擔心啊!我們要改變爲心裏很高興的,想著有好事要發生,愈往好處看,就覺得一定有好事要發生,它就真的發生了。這其實就是意念,真的就會心想事成。你愈擔心的事,它也會成真,爲什麼?同樣是心想事成嘛。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往好處看的習慣,你就會欣賞到所有人的優點、事情的好處,然後把它說出來,那就威力無窮。
我應該這麼說,如果你是一位老師,對學生最好是用贊美的、欣賞的方式來教他們,他們就會愈來愈好;對自己的子女也是一樣。但是中國文化裏,大概都沒有朝這個方面做的習慣,都是朝著批評、指責的方式來教育兒女、學生。師長都說:「我這是爲了你好啊!」不過小孩子可不這麼想。
當孩子被老師或者父母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對待的時候,即使你說是爲他好,應該怎麼做、怎麼做;私底下,他心裏並不以爲然,所以,一味的管教評是沒有用的。當一個人被指責、被批評的時候,他的心不是打開的,是封閉、抗拒的。當一個人被欣賞的時候,他的心是打開的;你講的話,他都聽得進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我認爲,這個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當一個人做到凡事朝好處看的時候,就會自動的轉成開創未來;如果總是朝不好的毛病去找,那就會演變成修整過去。已經有的毛病一定是過去的,專注在那上面,想要把它改好,就是專注過去,沒有辦法開創未來。當然我不是說修整過去不好,修整過去也是需要的;但是作爲一個領導者、一個君王,那就不一樣了。君王的所爲,開創未來要大于修整過去,如果修整過去做得很好,但是沒有開創未來,那還是失敗的。
像清朝的嘉慶皇帝,他是乾隆之後的皇帝,他是一個仁君,又很勤儉。他非常看不慣官僚體系那種浪費、貪汙,他把乾隆皇帝留下的危機,一個一個的解除,也斬除了和坤;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皇帝,體恤民間疾苦,自己又那麼節儉,可是從曆史上看來,他是一個失敗者。爲什麼?因爲他一直在修整過去,卻沒有開創未來。如果我們學會欣賞、贊美的話,一定就能開創未來,開創未來的成績,一定會多于修整過去。這一個倫理,也是我們必須要學會、必須要擁有的。
所以可以說,我把現代倫理分成叁個部分,一個是個人帝王品質,一個是群體的,一個是在職場。當然,這個欣賞、贊美,也可以擺到君王品質裏面。好!我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現代倫理思維與職場倫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