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在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很難找了,因爲實在是很少了,少到我都舉不出例子來。
※要知道的欲望就是壽者相
事實上這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每一個人心裏都有。那壽者相是什麼呢?像我們在講返聞聞自性的時候,就特別講有「能知」、「被知」,對不對?這個大家都懂。那個「能知」一直想要知,那就是壽者相,所以它已經與本明很接近了,因此無明加本明,那個地方就是壽者相。我們還有一個立場,那個立場是生命的立場,有一種要知道的欲望,你那個要知道的欲望,就是壽者相。
若不用《圓覺經》的說法,而換以整個宇宙的生命的立場來看事情,那就是壽者相,這兩個說法是可以相通的,也可以說壽者相就代表了生命本身,這樣子的心胸比衆生相更高、更廣大,但它還是一個相,所以我們還要再超越,一旦超越成功了以後,就離四相了,也就是離了壽命相。
當然,離了壽命相就是離了「能所」的「所」,「能知與被知」那個「被知」也沒有了,也超越了。當我們還沒有修好的時候,就要先講「能知與被知」、「能所」,到後來我們就舍「所」留「能」,再過來就是「能所」雙超、「能所」不二,如果超越了「能所」,那樣子就是離了四相,這個時候就沒有辦法說了,就是「不可說」。要說也可以,都是比喻,說的都是標月的手指,真實的部分是無法說的,所以叫「不可說」。
到了離四相這樣的程度,就是佛的境界,到了這個境界的話,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歌利王的時期,被歌利王節節支解,他沒有起嗔恨心,爲什麼?因爲他在離了四相的那個境界,根本沒有所謂的痛,那麼他又怎麼會起嗔恨?連痛都不會痛,怎麼會起嗔恨?這樣才是真正的忍辱!如果說很痛,強忍住,不要起嗔恨,那個不是真正的忍辱,而且是很難的;如果能夠達到離四相了,被節節支解的時候,要做到不起嗔恨,那是很容易的。但是要達到離四相很難,一旦達到了離四相以後,不起嗔恨是很容易的。
所以離四相,就像這樣一層一層的來修,整個修行層次是不容易的。我們就說到這裏,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金剛經》中講到濕生、化生、卵生、胎生,這個是屬于什麼相?
答:這要看你站在哪一個層次、站在什麼立場來看,你如果站在我相的立場看濕生、化生、卵生、胎生,你所看到的都是我相;如果你已經站在人相的立場看,那麼你所看見的就變成人相,不是那些濕生、化生、卵生、胎生他們是什麼相,不是的,是看你在哪個境界。
問: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的觀念是放在全人類來講的話,原來我發的慈悲心只到我自己或我的家屬,或再擴大到我的親戚、朋友,然後再擴大到我們的社會,最後把我的悲天憫人之心擴大到整個的生物界,如果這樣已經觸及到那個濕生、化生、卵生、胎生類的話,那是什麼相?
答:這樣子的作法,也可以是我相,因爲他只是把我的範圍擴大;但也可以變成是壽者相,完全看這個人怎麼做。只是用擴大,解不了從我相深到壽者相的問題。
問:但是它的限製會越來越小?
答:也沒有,因爲那個看起來都是他,如果他停留在我相的話,他自己只是變成一個大我,只是大的我,並不是進入人相。要怎麼進入人相?你要進到別人的心裏去,完全用別人的立場在看事情,這樣才是進入人相。如果你不曉得用別人的立場來看事情,你是用我的立場猜想別人怎麼想,那還是我相。因爲這個地方是很難的,所以大部分教我們的方法,都只是教我們變成大我的方式,大我還是我相,只是這個我變得很大,但並不能提升到人相的層次。所以像我剛才講的英雄豪傑、超人,全部都是大我,都還在我相階段,同時他看別人的「我」都是小的。他自己很大,對別人,他可以操生殺大權——那都是一種大我的現象。
問:老師剛才提世尊被支解的例子,跟無生法忍之間有沒有一點類似?
答:有關系。
問:劉邦會不會用權力?
答:他會用權力。我們這樣講好了,中國古代劉邦他手下有好多能人,有張良、蕭何、韓信,他們都被他所用。而他只是個小混混,沒什麼能力的,書也沒有讀,他就是一個標准的沒有能力的人,如果要靠能力的話,他是不可能當王的。可是那麼多有能力的人都當不了,爲什麼就是他有辦法?因爲他懂得怎麼運用權力,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懂得運用權力也是一種能力,但這就跟我們平常講的能力完全不一樣了。
問:可以說是他的領袖魅力嗎?
答:不是魅力。他自己實在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那有魅力。能夠用人就是他的大本事,爲什麼呢?因爲他自己沒有能力,就很需要別人的能力來幫他做事,所以他能夠容納有能力的人;如果這個有權力的人他自己又很有能力,就會想要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時別人的能力就容納不進來了,所以他越無能越好。我最近在猜想:不知道老子的《道德經》是不是這個意思,老子的《道德經》是主張無爲而治,「爲」可能就是有能力的意思,無爲就是沒有能力,會運用權力他就不必用能力了。
問:我想權力跟肚量是有關系的,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大概有叁個「量」:力量、肚量、膽量。這叁個量當中,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肚量。肚量的意思就是說能夠接納人家的意見,很多人就像剛剛老師講的,他自己懂得太多了、太強了,力量太大了,就沒有接受人家的意見的肚量,不會領導別人。所以獲得權力應該是從他的肚量來的。
答:對。衆生相就是很廣大的,遠比我相、人相的層次高出許多,所以肚量就自動變大了,他重視的、比較在乎的都會不一樣。當然膽量也很重要,我覺得劉邦有的時候敢賭,像菩薩級的那些人,他忍辱啊!都不在乎的嘛!你要他有多大的膽,他就有多大的膽,他什麼都不在乎了,這就不一樣了。
問:網路上有人問說:「運用權謀算不算是運用權力?」
答:運用權謀的話,是在用權力;但我認爲那是權力的罪犯。因爲用權力就是要爲這個團體組織做事,完成任務;而這個團體組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團體組織要生存下去,掌握了這個團體組織的權力的這個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運用這個權力,讓這個團體組織能夠生存下去,他要完成這個任務。如果他拿了這個權力只是搞權謀,自己去作威作福享受,把這個團體組織需要完成的任務棄于不顧,這個就是罪犯嘛!他如果會用權謀沒有關系,用權謀去完成任務、去做事的話,他就是對的;而拿著權力不曉得要做什麼,也不行的,拿著權力你就是要完成任務,不做事也是罪犯。
問:如果一個強盜集團的頭子,他想盡辦法要去搶啊!掠奪啊!這樣也算懂權力嗎?
答:他懂啊!他對得起他那個強盜組織啊!盜亦有道就在這裏。
問:那菩薩的權力,目的就是要帶衆生發菩提心嗎?
答:就是修行成道。
問:所以懂權力,還要懂發菩提心,懂修行成道?
答:要完成任務。
問:完成這個修行成道的任務,也是大家的任務。老師您剛才講到,能知就是一直要知道事情,就是壽者相…
答:那種要知道事情的意圖,就是壽者相。
問:爲什麼這樣是壽者相?
答:那個是生命的起源啊!你生命的起源就是從那裏來的,如果你這個地方沒有了,你的命就沒了。無生法忍就是破這個。
衆:謝謝老師。
《衆生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