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P5

  ..續本文上一頁直心就指直覺,我們今天不是有講直覺嗎?要有feeling,會得般若智,就是這個直心。「隨其直心則能發行。」發行就是發實行的願望,還不是真的做,還是心裏面的事。他心裏面有那個願望要做,有做的願望,就是發行。發行了以後「則得深心」,考慮事情就能追根究柢,能夠深入。在佛法來講,什麼東西都要追求究竟、究竟徹底,這就是深心。

  

  深心了以後就「意調伏」,什麼是意調伏?以前我讀到這一段,通通把它解錯了,我以爲意調伏,就要一念不生,前念不生,心要空掉。錯了!意調伏不是這個意思。爲什麼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心要空掉,要一念不生,那是要做直心之前就要做到的,直心已經都做到了,哪裏還要再把心空掉,一念不生?意調伏這樣解釋是錯的。這裏意調伏的意思,是要把你自己的思想,心裏面的那些思想、想法、觀念,把它整理得清清楚楚,不要糊裏糊塗的。就是讓你的想法、你的心念、你的心思,條理分明、清清楚楚、有系統,不是混亂的,這叫做意調伏。這個地方,不是在做一念不生、前念不生,不是在做這個東西。祂已經是菩薩了,在直心之前,早就做完了。

  

  菩薩如說行與回向

  

  整個這四個,直心、發行、深心、意調伏這一段,還是這位菩薩心裏面的內心事。到「隨意調伏則如說行」,什麼叫做如說行?因爲你已經把你的思想、想法整理得條理分明了,想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了,因此你就有一套計畫、有一套想法,要怎麼去做。

  

  我們要入世,或者我們要經營企業,怎麼經營,他有一套,想得清清楚楚,整理了一套。如說,就是我把它講出來,或者我把它寫出來。行,就是我照著我的計畫、照著我的理論、照著我的想法去實踐,這就是「如說行」。這個如說行,是他自己整理出來的。

  

  如說行之後就回向,爲什麼如說行以後就要回向呢?因爲你照著你的計畫、理論去實行了,實行以後會得到成果,企業的話就賺錢了。這個時候就要回向,就要把這些成果回向給別人。所謂回向就是分享,把那些成果分享給大家、給別人,這就是回向。回向了之後還要方便。什麼叫方便?你把成果分享給大家的時候,腦筋要想清楚。比如說,你的成果是食物,食物裏面有葷的、有素的,你回向給人、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吃素的,你把素的食物給他;吃葷的,你就把葷的食物給他。你不要亂給,要有彈性;看人家的需要,需要什麼你才分享什麼東西給他,這就是方便。如果吃葷的,你給他素;吃素的你給他葷,大家都不高興,這就不方便,沒有彈性,你沒有就他們的需要來給。

  

  小淨土建立成功

  

  如果你能夠有方便,則成就衆生。那就可以成就衆生,幫助到衆生,讓衆生生活變好,讓他進步,讓他煩惱減少,等等,這就是成就衆生。這一成就衆生,則佛土淨。你那個小範圍的衆生,大家都清淨了,就是佛土淨。到這個地方,菩薩已經在小範圍裏面,建立了淨土。

  

  說法淨則智慧淨

  

  這個淨土是祂實驗的試做,吸取經驗,建立的這個小淨土。也就是祂有實務經驗了,到這裏,小淨土建成功了,實際的、實務上祂有經驗了,則說法淨。之前的說法,還只是祂心裏面想想,就這麼說的。到這邊,又來一個說法淨,這是祂有實務經驗以後再說的,那就是祂整理了一套一家之言,完整的一套理論。祂已經是大師級的理論了,能說出有實務經驗的一套計畫、一套理論,所以是說法淨。

  

  這樣子才是說法淨,不是一開頭可以跳到這裏,要經過實踐,當中的回饋、學習以後才找出來的。這裏面有沒有打坐、有沒有念咒?都沒有。打坐、念咒是在直心之前做的,到這邊就是真的入世在做事情了。說法淨則智慧淨,祂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完整的一家之言;整套是完整的、觀念是清楚的,把這一套傳布出去,教給大家。所有的這些衆生,讀了、或是聽了祂這一整套方法之後,大家的腦筋就清楚了,曉得應該怎麼做。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都定位了,都曉得要怎麼做,大家腦筋都聰明了,就是智慧淨。

  

  這個地方的智慧淨,是指整個團體、或者是社會,或者企業裏面的員工,大家都有智慧,都清楚了。如果沒有說法淨,他這裏不會清楚的,大家都亂講一通,東想西想,會有很多沖突、抵觸,那就不是智慧淨。到這個地方,大家都很清楚,都很明白了,就是智慧淨。智慧淨了,則其心淨。智慧淨了心就清淨,一些亂七八糟的煩惱啦、沖突、不爽、或者是情緒、負面的想法,這些都沒有了,通通清理掉了,就心淨。大家的心都清淨了,做起事來,當然一做就有功德,所以一切功德淨。

  

  大淨土建立成功

  

  到這裏,大淨土就建立成功了。一切功德淨,後面就結語了:「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知道,現在世界的問題,就是出在唯物思想當道;要扭轉過來的話,就是要把心清淨,才能救出來,才能夠融入現在高科技時代的生活。佛法進來以後,心就可以轉變,就可以把這個世界轉成淨土。這個就是我們要怎麼去做,從心上下手。

  

  你看看整個程序,其實非常像《大學》說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程序。當我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就懂了,原來佛經裏面,都已經教你怎麼建淨土了。但是當我還不懂的時候,怎麼看就是看不懂,當我懂了以後才看懂。所以,這個佛經哦!只能教懂的人,不懂的時候,祂沒有辦法把你教會的。我不懂的時候,看這一段,亂看一通,根本就不懂祂在講什麼。懂了以後,才曉得,唉呀,真是了不起。建淨土的程序,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叫這個,叫做「菩薩建立淨土的流程」,建淨土的流程都擺在經典裏面了,但是沒有人看得懂。我也是到自己已經懂了之後,才把它看懂。

  

  ※心淨則可將佛法融入生活

  

  說到這裏,佛法如何融入現代生活呢?我相信,就是心淨。就讓心清淨了,你就可以融入進去,而且可以把現代高科技的這個生活,把它扭轉變成淨土。就是用清淨心來融入。好!你要怎麼樣子才能夠有清淨心呢?先要打坐、持咒、一念不生,然後悟本來面目;然後做到直心,之後還要這樣一連串,做這些事情。一連串做這些事情,跟現在的一些企業家、或者企管大師,像彼得.杜拉克這樣子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爲、他們的想法、做法,不是一致嗎?這個地方的程序是一致的。所以,這個就是菩薩乘願再來,普渡衆生做的工作,這個工作是很好玩的。在這個世界,就算不要建淨土,做老板都很不錯啦,又把企業變成淨土,那不是更爽?這是很快樂的工作,而且會很有意思。好!我今天這個題目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

  

  【現場問答】

  

  師:我們每一個人至少有一個小小淨土可以做,不是小淨土,是小小淨土。這個小小淨土在哪裏呢,就是你的家,那就是一個小小淨土。我們要把家變成淨土,並不需要悟本來面目,沒有悟本來面目,一樣可以做的。

  

  ※科技的功與過

  

  問: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是好、還是壞?

  師:好壞都有。好的部分是物質方面,還有法性方面,是有幫助的。但是心靈這個部分,因爲發展高科技,而把心靈部分忽視,這就是它的缺點。只要不忽視,照樣重視心靈部分的話,這個問題就不會有壞處。

  

  問:科技媒介,論功過的話,是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心靈的這個說法,…飽暖思淫欲…,能夠克服的話會更好。

  

  師:哦!OK。因爲好的地方,人家已經都說了,所以我不必去說它,並不是說我不知道它的好處。它的好處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不好好的用,前面這一段看到是好的,但是後面那個壞的部分,會愈來愈突顯出來。所以在這個時候,趕緊把它克製,把它調整過來的話,可以保有它的好處,然後又把它的壞處彌補、轉變,是這個樣子。

  

  而現在,它的壞處愈來愈嚴重,現在不去做它,會愈來愈嚴重。我不反對這個東西,有些人以爲那是壞的,就要把所有的科技消滅掉、不要有科技。就像我們的莊子、老子《道德經》裏,連用一個輪子在井邊打水的辘轳都不要,這個我不贊成,不是反科技,而是要調整它。

  

  

  問:像生命基因工程,如果不是用在複製羊等等,是用來研究怎麼樣使生命變長;就像研究老年失智症的基因,看如何減輕症狀,如何延緩發病;還有用來促進健康,修身養性等等……,梁教授都沒有提到。

  

  師:還有那些好的地方,沒錯,我們的生物科技進步的話,也會對我們的肉體健康的程度、還有壽命延長,這個地方都會有貢獻的。科技這邊好的這個部分,我今天沒有列出來講,並不代表我不知道好的地方。因爲我要就它不好的地方,要挑它的毛病,讓它去改進,所以就專說它缺陷的部份,並不是完全忽視它的優點。不會,我不是忽視它的優點,我知道,我同意你的看法。

  

  問:羅素說生命是原子意外的排列組合而生成的,這個我也不同意;但是人體是碳水化合物組成的,肉體還是由原子組成的……

  

  師:這一點我就要講了,這一點我不同意。組成這個東西是這個樣子,但是心靈不是由這樣組成的,靈魂不是這樣組成的。他們是否定靈魂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反對。我要指出他們這一個看法的錯誤,是基于這裏。你昨天有沒有來?

  

  問:沒有。

  師:昨天是在講這個部分,昨天已經把這個部分解釋清楚了,所以今天沒有再講。

  

  目前有企業菩薩,但仍無企業淨土

  

  問:您提到企業菩薩,在您的認識當中、或是在亞洲的企業,您有看到近期的企業菩薩嗎?

  師:我有看到這樣子的菩薩,但是我沒有看到這樣子的企業淨土。企業淨土我沒有看到,但是我有看到這樣子的菩薩出現。他是出現了,但是他沒有辦法把它變成企業淨土,那個沒有辦法變成淨土的原因,不是他的能力問題,是環境不利于他去這樣做。

  

  問:他不一定是佛教徒嗎?

  師:不一定。

  

  問:他可以是其他的宗教。

  師:對。就像臺灣的企業家溫世仁,當時我沒有看到,他死掉了我才看到。溫世仁還沒有死的時候,我根本沒有看見他,他一死了以後,啊,他是一個菩薩耶。

  

  問:他是佛教徒……

  師:對,也是佛教徒。他在家裏跟他太太講:「我就是菩薩。」但是很意外,他這麼早死。

  

  現在要建立淨土的可能性在企業,不在國家

  

  問:政治是不是菩薩的淨土?

  師:是啊!國家是菩薩的淨土。過去,菩薩想建淨土的話,他一定弄一個國家。現在不適合,爲什麼不適合?我講道理給你聽。現在的菩薩想要建淨土,不會去搞一個國家。爲什麼呢?這個國家,你搞到的時候,最多搞個八年就下來了,對不對?但是你做企業的話,可以做一輩子,你還可以指定繼承人。要建淨土,目前現在這個時代,只有找企業。你找一個國家,才搞幾下,人家就把你推翻了,要建淨土,是長期的,幾十年下來才能建成功。政治是可以,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過了,現在這個時代,菩薩要建淨土,只有找企業。

  

  問:壁虎尾巴斷掉了,尾巴還會跳……

  師:我對生物並不是那麼懂,那個尾巴斷掉了還會跳,我想它應該有自律神經,不需要經過大腦,它自動會反應的。

  

  問:這跟我們的靈魂有沒有關系?

  師:有關系,但不是那麼明確。如果你們有學過我講的「十二因緣」,肉體跟靈魂的關系,是建立在名色這個層次,是心靈的名色那個層次,跟六根接上關系。名色這個部分,有些什麼東西是名色這個部分呢?像大家如果練過氣功、或者學過針灸,經絡和穴道,就是名色和我們的肉體銜接的那個連接器,這個太複雜了,我只能跟你講到這樣子。好!我們今天就到這裏。

  

《佛法如何融入現代高科技生活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