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玩Feeling遊戲
梁乃崇教授
我常常強調Feeling的重要,因爲有Feeling才能靠近本來面目,但是大多數人總是在理性、思維上打轉,不容易體會什麼是Feeling。
我想出一個辦法--玩Feeling遊戲。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大家真正去體會什麼是Feeling,同時也把自己的Feeling厘清楚。第一次玩的時候,大家多半是不知道怎麼做,但玩過一、兩次,大家就會了。而且我發現每一個人的Feeling都是很豐富,只是未被啓發而已;本質上,大家都是具足的。
Feeling遊戲的玩法是:請大家在紙上寫出自己覺得有Feeling的字詞,然後收集起來,由主持人和大家討論這些字詞是否是在表達Feeling。以下就將一些有Feeling的字詞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屬于Feeling(不用說明)的字詞如下:
自然(人的態度很自然)、美(美感)、舒服、無限、可愛、大方、自在、空、幹淨、柔、懶、秋(裏面含了很多Feeling)、爽(時下流行語,由臺語而來)、安心、郁卒(臺語)、幸福、滿足、枯寂、孤單、歡欣、賭爛(臺語,意思是不太高興)、心灰意冷、開心、清明、平和、豐富、喜悅、害羞、擔心、明、痛心、通、體等等。
屬于Feeling(加以說明)的字詞如下:
安靜:這裏面的Feeling稍微複雜一點,有「安」和「靜」兩種Feeling。
坦白:如果叫人:「你要坦白」,這就不是Feeling。如果形容人很透明、很開放,就是Feeling。
水:是Feeling時,它可以用「清涼」、「透明」、「滋潤」來表示。它可以代表Feeling很多,但也有時候它不代表Feeling。
如夢似幻:這裏面至少有兩個Feeling,一是「如夢」,一是「似幻」。這四個字的Feeling大約相當于「假」的Feeling。
行雲流水:是Feeling。它可以用「順暢」來表示。
如沐春風:這裏面至少含了「沐」和「春風」兩個Feeling。
心中波濤洶湧:是Feeling,裏面很複雜。
堅決果斷: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代表意志、決定的時候,它不是;但是有時候它又是,不是很明確。
浪漫:如果是代表一個現象的特征,就不是。英文的「romantic」這個字就很明確是,中文「浪漫」就不清楚。
悲秋傷春:裏面Feeling太多了,「悲」也是,「秋」也是,「傷」也是,「春」也是。
秋天的水果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甜味:「甜味」是Feeling。前面那些字,則是一些敘述和形容。
哭:「哭」是動詞,所以不是Feeling,「悲」就是Feeling。
煩惱:「煩惱」可以是Feeling,但是比較不清楚。單獨的「煩」和「惱」都是Feeling,但是兩個字合起來時,Feeling就比較複雜。
欲念:「欲念」含有一點思維、想的成分,所以就不是Feeling。或許「欲念」是有一點Feeling,但是其中已經有「想」的成分了。如果是「欲火」,就是有Feeling的。
意義:不是。「意義」是在講道理、在思維,所以就不是。
誠心:可以是,但是最好把「心」字拿掉,單獨一個「誠」字。
慈悲:「慈悲」有很多Feeling在裏面,「慈」是一個Feeling,「悲」也是一個Feeling。要表達「悲」這個Feeling時,最好用「憐憫」,因爲「憐憫」這個語詞,更能表達Feeling。「悲」這個字,有時候並不像Feeling。中國字在Feeling這方面,共識還不夠。「慈」這個字,用「慈祥」則更能傳達這個Feeling。
說謊:不是。「說謊」是動作,不是Feeling。
心在滴血:是Feeling,不過可以用更簡潔的「痛」字來代表。
真神:神氣活現的「神」。是Feeling。
愛:這個字很複雜,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不過我們還是算它是。
生心:「生」是。
衆生相:這是名詞,不是Feeling。
貪:這個字也很複雜。有時候是,有時候不是,帶有行動的時候不是。「貪」背後隱藏的Feeling是什麼?我們在找它背後隱藏的Feeling是什麼的時候,就是在驗心。它背後隱藏的Feeling應該是很多的,其中一個應該是「餓」、「餓渴」。
知識:不是。
學:不是。
玩Feeling遊戲其實是以文字語言來驗心,看是否真懂Feeling。玩的時候,自己觀察自己的心,一個人可能不太好玩。幾個人一起,大家互相激蕩,會更好玩。
當漸對Feeling能夠深入體會的時候,就越來越接近本來面目。你會發覺諸如語言、意義、道理、理性、原則都好像是花拳繡腿,只是幻迹。讓大家玩Feeling遊戲,便能體會Feeling。如此一來,學佛時就能從Feeling入手;讀經,要從Feeling來讀;持咒,要從Feeling來持咒;觀想,要從Feeling來觀想;即使禅坐,也要從Feeling入手。如果修行不從Feeling入手,很沒有味道;如果從Feeling入手,修行就很有味道。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