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

  

梁乃崇教授

  

在修行上有兩句很重要的話:「前念不生,後念不滅」。

  

這一前一後,並不是空間的前後,而是心念的前後,這個前後是可以感覺的:當你一看到被知的東西,一認識被知的東西,你會很明顯地感覺到那是在你前面,對不對?各位是不是有這個感覺?這就是「前念」,它就在你的前面。你的任何一個想法,你心裏面會曉得有這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在你的前面,這些都是「前念」,全都是「前念」。

  

我們修行要做到什麼呢?就是要「前念不生」,也就是要把前念息掉。前念息掉的話,就是被知的沒有了,也就是沒有相了,一沒有了相,你就會體察到有一個「知覺者」在後面,這個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後念,它不是「後面」,而是「後念」,是在念之後。很多人經常會把「後念」跟「後面」弄混,像我現在覺得我的背部是在後面,這是我現在就可以感覺的。

  

然而這個是空間的後面,但在認知上、在心念上它卻是在前面的,所以「後面」是空間的、身體的;但「後念」則不是,「後念」是在你認知的背後,也就是你的「知覺者」、你的「本來面目」,所以那個是「後念」,不是後面。所以說到「前念」、「後念」都是指心靈上的前後,而不是空間上的前後。

  

我們修行人第一步證到的就是「前念不生」;「前念不生」以後就會證到「金剛後心」,所謂「金剛後心」就是「後念不滅」。這個「後念」本來一直在那裏,沒有消失過,也沒有辦法碰到它、知道它,自然沒有辦法破壞它,這個時候的狀況就是「金剛後心」;「金剛後心」證得比較深的時候,就叫「後念不滅」。

  

當達到「後念不滅」的時候,也就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裏面所說的:「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叁摩地,斯爲第一」,「淨念相繼」指的就是這個「後念不滅」,這是整個修行程序(指「入解脫門」)最後的步驟。我們體會到這些東西以後,若能把握重點,也就可以說是把握了佛教的真谛。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

✿ 继续阅读 ▪ 來玩Feeling遊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