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紀律2
梁乃崇教授
我們常常沒有把自己的想法管住,在這種放縱的狀態之下就是沒有紀律。當一個人的想法沒有紀律、而是放縱的,嚴重時就會得妄想症,這是很嚴重的。我們佛法的修行就是在修這個地方,怎麼可以放縱自己的想法而不去管理呢?這個地方是屬于自我管理的部分,如果這個地方沒有好好管理,沒有紀律的話,就是沒有修心、沒有修行。
我在想事情的時候都是有紀律的。如果覺得佛經有什麼地方不妥,不管佛怎麼說,一旦確認不妥時我還是要改正的。爲什麼會有這種勇氣?什麼是我的後盾?就是我對思考是有紀律的!在這樣的嚴格紀律之下,我當然知道我是對的,所以嚴格來說並不是有勇氣,而是有紀律。佛教裏有相當多模模糊糊的東西,因爲學科學的關系那些模糊我會把它厘清,甚至于把它除掉。我憑什麼這樣做?就是因爲思考有紀律。我思考的紀律是源自科學的紀律,或許你會認爲我這樣的要求是嚴格的,但這是我最起碼的要求。
歐美國家他們的文化在這方面的要求和我的要求相近,我是從他們那裏學來的,可能我的要求比他們還要更嚴格一點,但是中國人在這方面的要求多半是很松散的,所以我們不要跟思考沒有紀律的人混在一起。如果別人講什麼話你都聽,那是在收垃圾!別人的話是要經過檢查的,思想的垃圾很麻煩,會把你弄得昏頭轉向,那就是自己的思想沒有防禦系統!
我說凡事(包括思想)都要有紀律,所以就連紀律本身也要有紀律,紀律本身並不是至高無上的,紀律本身還是可以被檢討的,也可以被修改;而這樣的檢討、修改本身也要有紀律,所以紀律本身也要被檢討……也就是不斷的反省。反省到最深處當然就沒有紀律,就空了,所有的設定都沒了,那就是到無住的狀態,那就不能檢討了,不能被檢討但是它能檢討一切,這就是能知能覺,就是佛性。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