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被知,就有分別;能知,才無分別

  

被知,就有分別;能知,才無分別

  

梁乃崇教授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佛法所說的「無分別」是什麼意思。

  

佛法要講的無分別不是在被知的範圍,因爲只要被知的對象都是分別的。在被知的範疇裏,分別是當然的事情,你只要一進入被知的範圍就是在分別啊!所謂進入被知的範圍是指什麼?只要你一有認知,你就是在分別,你就進入被知的範圍。而認知就是認識,只要一有認識就是在分別,若沒有認識又怎麼分別啊?所以分別跟認識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情!一般人搞不懂,以爲要在他認識的東西裏,也就是在他分別的東西裏去找到無分別,你明明已經把它分成男生、女生,天花板、地板了,已經把它分成這樣子了,又要說他們沒有分別,真是弄錯了。

  

只有能夠認知的,也就是「能知能覺」這裏才是無分別的,所以是以無分別來分別的。能知這裏爲什麼是無分別的?因爲它不能夠被知,你就無法分別它,所以「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就是自性本身的功能,它的狀態就是這樣。《六組壇經》裏說:「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大家會覺得:「這是什麼?太深奧了!」——其實每個人天天都這樣子用,時時刻刻都這樣子用,只是糊塗不懂而已。

  

能知,也就是覺性、佛性,它本來的功能就是這樣子,它能夠分別,但是它自己是無法被分別的,所以它是無分別。佛法要講的無分別是這樣子的,並不是被知的香蕉與大便沒辦法分別,不應該犯這種錯誤。

  

那麼被知範圍裏面有沒有無分別呢?有,但是它的無分別跟佛法要講的不可被知的無分別是不一樣的。在我們這個森羅萬象的世界裏有很多東西是相同的,自然界裏面這種相同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相同就是被知範圍的無分別。關于這部分的科學觀察,就是李政道、楊振甯他們提出來的「對稱性原理」:只要有對稱,就有守恒律,對稱就是相同、就是無分別。

  

比如說:我們沒辦法分辨前一秒與下一秒時間性質的差異。所以才有能量不滅定律,所有這些守恒律,其來源都是有某一種無分別存在,在「對稱性原理」來講就是有某一種對稱性存在。這樣的無分別是被知世界的無分別,還不是佛法講的不可被知的無分別。守恒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不會增加不會減少。所以嚴格講起來,佛法也是合乎對稱性原理的,因爲佛性是無法分別的,佛性也是不生不滅的。

  

所以對稱性原理講的無分別、對稱性,還是屬于被知的範圍,不在能知能覺的範圍;佛法講的無分別是在能知能覺的範圍。但是有些學佛的人把佛法講的無分別亂用在被知範圍當中,這就錯了。如果學佛學了大半輩子,這個地方還搞不清楚的話,那真是白學了!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

✿ 继续阅读 ▪ 方便真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