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入世創造「美」與「善」
梁乃崇教授
「叁摩缽提」創造了世界萬物,究竟是爲了什麼呢?是爲了追求「美」、追求「善」,而不是爲了追求「真」。要在入世中求「真」,是求不到的,因爲全部都是幻化的。有許多人在學佛的時候,一直說要脫離這個幻化的世界,回到永恒、真如本性——那個真正不會變動的世界,其實,這樣的佛法還只是「空觀」的佛法,也就是小乘的佛法,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以前我認爲自己是無上乘,現在看來,那時我的程度不過是小乘或中乘而已。了解「叁摩缽提」以後,我才知道,原來真正菩薩大乘的興趣是在修「叁摩缽提」!
菩薩爲什麼要修「叁摩缽提」?就是爲了要創造!想要創造,就一定要入世間,否則出世到了佛的空無的世界,還怎麼創造?所以菩薩即使成道了,也還是要乘願再來,還是要入世,因爲祂要創造。菩薩爲什麼這麼喜歡入世來創造?就是爲了追求「美」、爲了追求「善」。小乘佛法認爲這個世界是不好的,是假的、虛幻的,要趕快脫離;但這個世間卻是菩薩最愛來的地方,因爲只有在這裏,菩薩才可以表現祂們的「美」、表現祂們的「善」。
不過,菩薩要想表現得好,就不能把世間的萬事萬物當真;要是當真了,就不能變幻;而不能變幻,就不能創造,也沒有辦法表現「美」和「善」了。菩薩很清楚這個世界是變幻的,祂就是喜歡這個幻、善用這個幻。《圓覺經》說:「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爲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一旦知道了身心皆是幻化,修空觀的人就會離幻去求真;而菩薩不但知道這是幻,而且是「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衆。」祂還要再來製造幻,以諸幻來消除幻。祂要變化各種幻,那不就是在創造嗎?「起諸幻」和「變化諸幻」都是在創造,是用「幻」來開啓這個世界裏迷幻的衆生。「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由于菩薩在創造幻,就能激發祂內心的大悲輕安。這個「大悲輕安」是什麼?就是「美」和「善」。
菩薩是已經求真成功、已經證真的成道者,回頭再來入世行菩薩道。入世來行菩薩道做什麼?就是來求「美」和求「善」。而求得「美」和「善」這個過程,就會讓祂體悟、證入法性。菩薩要證入法性,就是用「美」和「善」來做祂的引導。菩薩不把這個世界當「真」,而把它當作「美」和「善」。
當我明白「叁摩缽提」的真谛後,曾經寫過一首偈子:
「有爲可起幻,創造美和善;如幻叁摩提,滿我菩薩願。」
意思就是說:有相的、有爲的這個世間是可以起幻的;起幻做什麼呢?來創造美和善!「如幻叁摩提」,就是指「叁摩缽提」,可以滿我菩薩的心願!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