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被知世界只有相對的真相

  

被知世界只有相對的真相

  

梁乃崇教授

  

有人看了熱門的電影「駭客任務」之後,起了很大的疑惑,來問我:「到底什麼是真相?」「駭客任務1」的內容大概是說我們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渾然不知的假相當中,有一些人清醒過來才真相大白,知道以前是生活在一個被電腦控製的假相當中;而「駭客任務2」是說那些清醒的人後來又發現原來他們認爲的真相大白,也是一個假相,並且還是生活在一個被電腦控製的假相中。如果把電影情節比擬到我們現實的生活世界,那是不是真的令人恐懼「到底什麼才是真相」?

  

世間所謂的真和假,其實都是一種相對的關系而不是絕對的。被知的世界是有相的世界,所有的真假都是相對的關系,所以我們只能追求比較真,而沒有辦法追求絕對的真。絕對的真在這個世間是永遠追求不到的,因爲找不到!就像很多事情在被知的有相世界裏只有事實,而沒有真理,我們追求不到真理!

  

那要追求的真相是什麼?到底你得到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真相,是要看你求真的努力程度而定;並不是有一個真相擺在那邊,你抓到了真相,或者別人也抓到了,不是的,大家抓到的真相都不一樣,因爲根本沒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存在。你抓到的真相與另外一個人抓到的真相,我們都可以說那是真相,但你們兩個人所抓到的真相是不同的,哪一個比較真呢?只能說追求得比較深入的人獲得的真相就比較真,如果只是泛泛來追求,他追求到的就比較沒有那麼真。而單就自己而言,也可以「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例如以前我認爲這個人不怎麼樣,後來深入了解了以後,卻又發覺他另有可觀之處。

  

就像有一些夫妻,原先也覺得他們的愛情是很真的,可是結婚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他們的愛情是假的,以前以爲真的其實是假的,爲什麼會這樣?因爲真假是比較出來的,事情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即使把它固定在某一個時間,但在不同的時間回想過去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萬曆皇帝以前就有曆史了,可是黃仁宇寫《萬曆十五年》這時候,這個萬曆皇帝和過去的曆史所記載的萬曆皇帝好像不是同一個人,看起來完全不一樣,怎會這樣子?這就顯示,即使是過去的真相,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去看的話也會不一樣,真相是會變的,這是一個相對的比較關系。

  

再舉個例子,科學家從化石看恐龍,最近這幾十年得到的看法和幾百年前對恐龍的看法也完全不一樣,恐龍曾經存在地球上,是固定的事情,但是不同世代的人類,對恐龍的認知卻會完全不一樣。

  

所以,只有相對的真相──這是被知的有相世界的特質。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

✿ 继续阅读 ▪ 要奉獻不要犧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