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才能成熟我相
梁乃崇教授
我們修行要從自己開始做起,從四相的觀點來看,一定是從「我相」修起,把「我相」修好,就可進入「人相」;「人相」修好後,又可以修「衆生相」;「衆生相」修好後,又可以修「壽者相」;「壽者相」修好後,就可以「離四相」,能夠「離四相」,就是菩薩。
許多學佛的人對這件事都解釋錯誤,以爲「離四相」就是把四相摧毀,所以他第一個摧毀的就是「我相」。人的自尊、尊嚴,就是「我相」;而要摧毀「我相」,不就是要把自尊摧毀了嗎?所以這樣的做法是錯的!我們只能讓「我相」,也就是我們的自尊健全、成熟,而不是把它摧毀。很多人依這個錯誤的解釋去修練,以爲要修到無我,就要把我相摧毀,這樣子做下去,結果他的我相、他的自尊,就變得殘破不堪,一個殘破不堪的自尊,怎麼可能修成?
我們既然要從我相入手修行,就要把我相弄清楚,我相的內容非常複雜、非常豐富,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要對自己下工夫,這樣經過一番努力,修到最極致的時候,就是悟本來面目,這個結果是大家都一樣的。但前面到底走什麼路線、用什麼方法?那是每個人都不同的,所以你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沒有辦法幫你,只有自己去下工夫。
像我就有一個小孩,學習一定要動手做,如果不讓他動手做,只是看書,他就沒有辦法懂。我們現在學校教育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千篇一律都是看書、聽講。我的小孩看書就還可以,聽講很不靈光,怎麼聽都不知所雲;但是如果讓他動手去做,就可以很快弄懂。所以每個人特質都不一樣,至于自己的特質是什麼,你得自己去發掘,發掘用什麼方式最有效、最容易,你就用那個方式去修行。
像我自己在中學時就發現,我的特質是要被別人問,愈問就愈聰明。我自己怎麼也弄不會的東西,但別人一來問我,我居然就會了,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以我發明了自問自答的辦法,沒有人問我,我就自己問自己,與自己對話。我曉得我要被問才會聰明,所以看佛經或修行都是這樣,喜歡讓人家問我,所以我喜歡當老師,讓人家來問我,人家一問,我就懂了,我其實是被你們問聰明的。這就是每個人的特性,我們就要把握自己的特性,用在讀書、教育、生活、修行、工作,全部都可以用。
如果你的我相健全、成熟了,對自己了解得夠透徹,你才有能力去了解別人;如果你連自己都不了解,你怎麼可能了解別人?一定要自我健全以後,超越了自我,才有能力去了解別人,這樣就進入了「人相」,之後也才能再逐
進入「衆生相」、「壽者相」;當四相修好後,就可以「離四相」,能夠「離四相」,就是菩薩了。(摘錄整理自2003年6月30日共修)
關鍵字:離四相 成熟我相 人相 衆生相 壽者相 菩薩
資料整理-憶玫、滿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