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死大事之2:從「能知與被知」看生死

  

生死大事之2

  

從「能知與被知」看生死

  

梁乃崇教授

  我們知道最純粹的「能知」才是我們的真心,那麼我們要如何找真心呢?只要用「被你知道的都不是真心」這個辦法,你就可以探究真心了。「被你知道的都不是」這句話還要包括被你想到、感覺到的也不是,入定時看見了很殊勝的佛境界也不是,因爲那些都是被你知道的,只要被你知道了就不是真心,這個原則非常簡單、好用。

  很多人修行到一個程度以後,會有見光見佛等殊勝境界出現,當然覺得很得意;但是大家如果看過《楞嚴經》的五蘊魔境,就知道這些都是魔境!怎麼說是魔境呢?經文說「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把它當做是修成了,那就是魔境;如果把它看成是有進步的表征,那就是善境界。所以在修行的路上不管境界有多麼殊勝,全都是被知的,而只要是被知的就都不是「真心」。

  有了這一招,我們不但不會掉入魔境,還有一些災難也不會掉進去。像是有人很怕被下符咒等等,這些事情是不是都是被你知道的?既然都是被知的,把它丟掉就好。所以「被知的都不是」不但可以讓你找到真心,而且可以讓你把所有的災難都排除掉,真是非常有用的法寶!

  這個法寶甚至還可以解我們的生死問題。從能知與被知的結構來看「如何面對死亡」,這個狀況的深度比較深了,但原理還是一樣,既然身體是被知道的,我們面臨死亡的恐懼感也是被我們知道的,這些都不是我們的能知,也就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死亡只不過像是換身體,就像舊車換新車、舊衣換新衣一樣。

  當然,在你還沒有這樣的體會時,你就是做不到;但是當你能夠體會能知與被知的清楚區隔時,死亡對你來講就不是問題了。(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能知 被知 楞嚴經 生死 真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