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大事之5:
出世間才不生不滅
梁乃崇教授
我們通常都喜歡「如來」這個名詞,卻不太喜歡「善逝」,這是不對的!你會善逝,才會如來,這兩個是相關的。我們喜歡生,但也不能夠怕死啊!如果我們喜歡生而厭惡死,那就有問題了。
「如來」和「善逝」這個部分是屬于世間的,世間的事物是生滅的——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的;而出世間是不生不滅的,也就是不生不死的,沒有生出來、也沒有滅掉,就像佛性本來如此,一直在那裏,不是從「無」當中生出來的新東西,它老早就在那裏,一直就在,從沒消失過。我們多多少少可以體會到自性、佛性這種不生不滅的部分,它有時會以願力的型態出現,有時會以本來面目的方式讓你體悟,當你體悟到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想要把它用在這個生生死死的世界,那是會有麻煩的,因爲這個世間本身就是生生死死,你不准它生,也不准它結束,那就麻煩了!世間事要讓它結束,才是好的,若因爲體會了不生不滅的性質,你就要讓世間也變成不生不滅,這樣就不能入世,是會有問題的。
不過這個問題要修行修到一個程度才會發生,一般人還不會有這種問題,如果有這樣狀況,你自己要警覺到:你體會到的不生不滅,是屬于出世間的,入世間就不是這樣子。當然大家可能會問:我們不是要從出世間回來入世間,讓自性和法性打成一片嗎?這個部分並不是要讓生滅變成不生不滅;也不是讓不生不滅變成生滅,都不是,那是另外一件事,至于怎麼做?要到那個時候才適合交換意見。所以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我們不能夠把不生不滅的原則,強加在生滅的世界,如果這樣,就等于和宇宙對抗,一定很累、很辛苦。(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死 生 自性 佛性 如來 善逝 入世 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