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性之5:教孩子要從willing開始
梁乃崇教授
我近來把理性thinking、感性feeling、願性willing在心靈結構的層次一一厘清,也了解到願力的層次最深、力量最大。以前以爲用願力祈求是迷信、沒有智慧,比較喜歡表現出要有智慧,以爲這樣才高明、才有深度,現在才了解從心靈層次的深淺度來看,由理性表現出來的智慧是最淺的。
我能夠厘清這些概念是有很多因緣促成的,像華德福學校的教育方式,認爲要先教小孩會willing;然後再教他們會feeling;等小孩大一點、七歲以後才開始教他們如何thinking,七歲以前並不教他們thinking。我想到我們的教育正好反過來,我自己小時候也是先被教如何thinking,學到後來只會thinking,根本沒有feeling;學佛以後才發覺要有feeling;現在更體會到要用willing。而華德福學校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經懂得這麼做了!
關于願力這個部分佛經裏面講了很多,可是佛教徒卻不怎會用,這樣就可惜了。《無量壽經》裏提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當時還是法藏比丘的阿彌陀佛發願要建一個西方極樂世界,讀到這一段讓我很感動,原來願力是這麼厲害,即便是發願要建立一個佛世界也可以建成!那一個人若發願要修行成道應該更容易,一定可以成功!若沒發願只用feeling或理性智慧去進行,反而吃力,不易達成。
(摘錄整理自2005年12月26日共修)(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世界 法藏比丘 願力 華德福學校 willingfeeling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