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願性之7:願性是什麼

  

願性之7:願性是什麼

  

梁乃崇教授

  

每個人的心靈都存有願性。

  

願性到底是什麼?就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來說,如果一個人遇事常猶疑不決,他的願性就很低;若遇事有所決斷,能做取舍,這個願性就是比較高一點。大一點的事,如做人生的大抉擇,或人生的志願,這個層次又要更高一點了。再高一個層次,那就是抉擇有關你的信仰,你的使命感,也可說是永恒生命的抉擇,這就不是一生的事,而是生生世世的事。至于最高的層次,那就是「意志所不及」,超越了理性,有大無畏的精神——「無始清淨大願」!

  

菩薩都是依「無始清淨大願」而來入世的。「無始」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這麼一個清淨的大願,沒有理由的。到了這個最高層次的願性,是既不講感情,也不講理性,純然就是「願性」。

  

「願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你達到最高層次的願性時,你就會做到孟子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任何困難都不在乎,那是非常勇猛、意志堅定、無可動搖的。

  

菩薩乘願再來,普度衆生,他是沒有理由的;不這樣做,他會不舒服。他不要錢,也不要地位、權勢,也沒有什麼愛好、不愛好,心中就只有這麼一個「願」。

  

對于「願性」,或許我們真的不太了解它,或隱隱約約的知道一點,但是,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都會受到影響。

  

你的志願是什麼?自己要去找,內心的渴望就是你的志願。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不曉得自己要什麼?也因爲自己不曉得要什麼,所以,父母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老師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或者社會鼓勵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但那些絕對不是他自己的願性。唯有自己努力去找,去發掘,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願性。每個人一定都有,不然,不會投胎來做人的。

  

有人擔心人生苦短,哪能完成那麼大的願,然而像菩薩的「無始清淨大願」,根本不只這一生,他的生命是生生世世無限的,而他的願性當然也是無限的。所以你若感歎生命短暫,限製了你的成就,那麼你就要發菩提心——喚醒真心;證「無生法忍」,達到你真正的本性,這樣一來你的「無始清淨大願」,就能夠不受時間限製了。

  

要能夠行菩薩大願,行菩薩行,是需要達到直覺的層次。(摘錄整理自2005年10月6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願性 無始清淨大願 菩提心 無生法忍 真心 本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