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性之13:「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超越假設
梁乃崇教授
人人都要理性。什麼是理性呢?
理性有高低不同的層次。你常會想東想西是吧?那「想東想西」的心就是比較低層次的理性;如果你的思維是「有系統」的,這是比較高層次的理性;更高一點的,是形而上的「邏輯論證」,就像偵探般抽絲剝繭地把真相找出來;再上一層的理性,就是「智慧」;而比智慧更高的層次是「思議所不及」,那是邏輯論證達不到的地方,是不可思議,但又清楚、明白的,到了這個境界就是「般若智」。
「般若智」是屬于一種直覺,這個直覺能生萬法。每當我講到這個層次的直覺,有人就會覺得好像不太容易懂。但是,我要提醒各位:這一層次的直覺,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但這也是需要鍛煉的。
從「想東想西」到「智慧」,這些層次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怎麼說呢?我們就以較高層次的「邏輯論證」、「智慧」來說,只有「邏輯論證」是不夠的,結論是要經過查證的;而解題的能力,包含前面論證的能力——智慧,都有它的限製,因爲其基礎必須有個假設;假設改變了,後面的結論就會跟著改變。所以,邏輯論證並不能證明那就是真的,一定要經過查證——做實驗。那個證據擺在那裏,我們常說證據會說話,其實證據不會說話,是人在說的。凡是人說的,就不一定是絕對正確!所以,查證過程還是受人的認知的影響,做查證工作的人的認知才是最大的限製!
那我們如何超越這個限製呢?就是要超越到理性之外,超越到沒有假設,到達「空、無」的層次!如果你可以超越假設,那麼,無限的潛力就會出來。套一句佛家用語就是要「無所住而生其心」,能「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超越假設;如果是「有所住而生其心」,就沒有辦法超越假設了。
(摘錄整理自2005年10月6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理性 假設 空、無 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所住而生其心 邏輯論證 智慧 般若智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