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性之23:實踐小願完成大願
梁乃崇教授
在願望中,就層次而言,有些境界比較高、比較重要,另也有許多小小的願望,但我們常說那些不算願望,可是就實踐層次來講,我們面對的其實都是這些小小的願望!即使是實踐大的願望時,做事時也是面對這些小小的、瑣瑣碎碎的、一點一點的、有好的、有壞的願望。
在實踐大願時,其實多半就是碰到一些瑣瑣碎碎的小事。有實踐經驗、執行力很強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像鴻海的老板郭臺銘就認爲事業的成功或失敗,就在細節裏。能夠將細節把握得越細,就越能夠成功。所以他說了一句名言:「魔鬼都在細節裏!」這句話很傳神!在《執行力》這本書裏也是這樣強調。面對這些無量無邊的瑣碎,要有一套有系統的方法去處理,那才叫做有執行力!不能夠處理這些事情,就是沒有執行力!
講到這裏,又是大問題了!我知道我們大部分的人這方面是非常弱的,常有人說:「唉,這是小事情啊!跟我們的大願無關啊!」以爲就可以不管它。根據我的了解,是不能這樣的!我們的大願能不能夠實踐,就是看這些小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如果這樣的問題不能解決,那就是不能實踐!就只是到「想」和「說」的層次而已,沒有到「做」和「做成」層次!所以,我們不能夠忽視這些小細節。
我們在講願時,說願的層次有高有低,雖然我們這樣分析,但實行的時候,你不能夠不面對細節!當我們只是分析願的層次時,分別這個是重要的、是核心的、要采取的,那個是不重要的、不是核心的……,這些都還只是停留在「想」和「說」的層次就好了;但一到實踐層次,就全部都是要面對的!並不會因爲小,就可以忽視;也不能夠因爲不屬于主流願望,就可以不管。這就是實踐複雜的地方!這也就是爲什麼要「六度萬行」,其實不只是萬行,根本是無量無邊!
譬如說修行時碰到泛藍、泛綠的沖突,就沒辄了,那修行就沒了!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修行人要有辦法超越,把這兩個沖突擺平!實踐時,要有這種能耐,如果沒有這能耐,那就沒辦法修了。因爲人之所以要修行就是因爲有沖突、有問題,所以必須要會面對這種沖突。
佛法修行就是化煩惱爲菩提,所有的這些細節都是煩惱,我們是不能夠逃避的!在「想」和「說」的層次是可以把煩惱撇掉,但是到了「做」和「做成」這個層次,則是無法撇掉的!(摘錄整理自2003年11月2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