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原理之1:認識間接貢獻
梁乃崇教授
「交易行爲」不僅是時下強調經濟挂帥,甚至是主導國勢強弱的重要手段,是促進人類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交易行爲」的確是主導富裕與否的關鍵,但其影響之廣絕不是表面所見龐大金錢數字的堆疊而已,其隱含的價值本質與無形的貢獻力,值得我們做更深入的探究與厘清。
「交易行爲」是由生産者、消費者與居中的商人叁方共同完成。一般鹹認爲生産者最有貢獻,而居中轉手的商人則被視爲(尤其是傳統文化觀念中,重視士農輕工商的中國人)沒有出力卻可獲利的剝削者;一向以來,我們看不見商人有什麼貢獻,而沒有貢獻的人居然可以賺那麼多錢?這令大家心中不平,所以馬克斯要反商,說他們是剝削階級,要革他們的命;而希特勒把猶太人殺掉,也是一樣的心態。
但我要替商人喊冤了,他們是有貢獻的,但他們的貢獻不是像農夫、製造商的直接貢獻,而是間接貢獻。如果商人不去運作,間接貢獻就不會出來;如果沒有間接貢獻,直接貢獻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舉個例子:譬如甲地的糧食很多,乙地的糧食不夠,鬧饑荒,于是商人把甲地的糧食搬一些到乙地來,饑民吃了之後,把命保住了,這不就是他的貢獻嗎?種稻米的農人有直接貢獻,但是如果商人不把糧食搬過來,乙地的饑民還是要餓死啊!這樣搬有運無的貢獻就是間接貢獻,所以商人不是沒有貢獻啊!
這樣的間接貢獻被我們忽視掉了!當然商人也不全然那麼好心,因爲他心裏的出發點是賺錢,並不是存有什麼慈悲心,所以大家就沒有想到要感謝他。
當然我們也知道,有間接貢獻相對也有間接損害,例如毒品交易,所以交易不一定全都是好的,也會有不好的現象。(摘錄整理自2004年1月11日公益演講)(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交易行爲 直接貢獻 間接貢獻 間接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