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習的心法

  

學習的心法

  

梁乃崇教授

  

  《教育的藝術》這本書介紹「華德福」教育體系教導兒童學習外語的方法,要掌握一個要訣:幼兒是如何學會「母語」的?

  

  教幼兒語言時,絕對不教認字、寫字,而是只讓他「聽」和「說」。目的是要使他能夠將外在的「音」和他內心感受到的「feeling」連結起來。教導者每發一個「音」,其心中都要伴隨著相關feeling的散發,不能單單只有那個「音」。比如說:當他說「愛」時,內心就要有「愛的feeling」傳達出來,這時孩子就會將內心感受到的「feeling」與那個「音」對應起來。如此一來,根本亳不費力地就能記憶了。

  

  我們內心發展的過程是先有feeling,然後再形成圖像、符號、思惟。初源的基礎穩固、確立之後,才能發展後面的,就好像蓋樓房,一定得等一樓蓋好了,二樓才能繼續蓋。當兒童掌握內心feeling的基礎建設穩固後,往後的學習就能又快又好。

  

  如果提早學習「讀」和「寫」,他就會跳過基礎階段,一下子進入圖像思考,這樣的學習就會又費力又辛苦了。

  

  學習的心法是什麼?你要把外在的「被知」與內心的「feeling」連結起來,這樣的學習才會快,否則,那些與你無關的外面的東西,很快就會被你給遺忘。

  

  華德福的教法使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會數學的。雖然老師已經教會我們如何做加減乘除的計算,可是,我始終覺得那是身外之物,不曉得那是什麼意思。雖然題目都會做,但一直認爲那些很無聊。可是,不懂又很難過啊,于是就自己想。當我找到了「加」的「感覺」時,實在好高興,後來也逐一了解了「減」、「乘」和「除」。那是小學五年級的事。

  

  此後,不論多難的應用題,甚至是老師也解不出來的題目,以及考初中時刁鑽的考題,都難不倒我,因爲那些題型不管再怎麼變化花招,其實都是在考加減乘除而已。我也不是特別聰明,只是抓到了feeling,一旦能夠掌握到它,你變什麼花樣都瞞不了我。

  

feeling是每個人的本能,從小baby就有。現今的教育製度沒有重視它,反而削砍它,所以學生都是愈學愈不會、愈學愈笨。很多好學校裏的好學生會自殺,就是因爲教育違反了生命的本然,摧殘了生命,才會造成這樣的遺憾。(摘錄整理自20050307共修)(莉華、滿妹整理)

  

  關鍵字:教育的藝術 華德福 母語 feeling 感覺 加減乘除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